走进惠阳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干净靓丽的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窗明几净、绿草如茵,同学们书声朗朗,朝气蓬勃。据悉,该校正通过“养成教育”来打造“文明校园”,目前成果显著。
惠阳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是十二年一贯制的区直属公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按国家级示范学校高标准设计建设,办学规模为90个教学班,预计可容纳学生5000人。学校已于2019年秋季正式开学,目前在校师生1370多人。
细微之处见真章。初入校园,记者发现,每间课室里,只有打扫卫生的工具,却没有收纳垃圾的工具,放眼整个校园,也看不到一个垃圾桶,连厕所都干净得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
该校校长付军表示,学校以“办有情怀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筑好根基”为办学宗旨,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新学期伊始,学校发出了“开展全校不见垃圾整治行动、建设美丽和谐校园的倡议”,呼吁全体师生主动维护良好的公共环境,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全力支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该校正多措并举,全方位打造文明校园。
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校长 付军:我校以厕所革命、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以及创造无垃圾校园为抓手,促进学生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打造文明校园。
该校总务处、办公室负责人杨兆应介绍说,其实学校从2019年9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建设“不见垃圾校园”,此次再发倡议书,是为了提醒新入学的同学们尽快适应这一制度。
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 杨兆应:我们其实已经运作了一年了,效果非常好。具体是在学校任何公共区域内,只要你进到校园,我们不设置垃圾桶,课室里面没有垃圾桶、办公室里面也没有,那产生垃圾怎么办呢?班里面有一个生活委员,然后他们会把垃圾收集到一个袋子里面,然后在放学的时间或者是指定时间段带到校门口去。我们在小学部跟高中部两个地方分别设置了垃圾投放点,学生回家的时候就把垃圾带出去。
创建不见垃圾校园,不仅学校环境更美了,同学们的生活习惯也变好了。
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 杨兆应:我们尽量让学生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我们现在学校里面有饮水机,学生自己带一个杯来,然后装直饮水喝,对身体健康各方面都好。
杨兆应说,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一定先做到。除了尽量不在校园产生垃圾,还有文明用语、文明用餐和文明如厕等方面都以身作则。
杨兆应:我们上个学期就已经在推行三节教育,所谓三节就是节水、节电、节粮;这个我们是落在实处的,我们要求学生吃多少就打多少啊,不能够浪费。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们不断地给学生灌输这种节约的理念,人离开一定要关水、关电、关空调。
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 学生:我是自己带个垃圾袋,然后把垃圾装进去,打包出校园。
记者:你的同学都能像你这样子做吗?
同学:都能。
区第五中学及附属小学 学生:开始不是很熟悉,但是看到学校确实挺干净的,学习环境也挺好,同学们互帮互助,互相监督。
惠阳区广播电视台
记者:罗宇、徐阳
编辑:包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