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亲历者说丨黄广平:“下田科研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1987年,时年23岁的黄广平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汕头市农科所”)工作。在他印象中,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普遍过着温饱不保的穷日子,粮食高产便成了政府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

黄广平。

黄广平。

水稻育种一直是汕头市农科所的传统优势项目,特别是自1986年立项开展杂交水稻选育种研究工作以来,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示范及推广等研究工作中成绩更为显著,为汕头成为全国首个‘吨谷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他回忆说。

其实,黄广平是从1990年才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汕头成为全国首个“吨谷市”,这个消息对他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谈及此,他欣喜地说:“我当时觉得特别振奋,也是从那时起我坚信这份工作能够让我实现更多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从那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黄广平还清晰记得,1996年11月,他和8名技术员及10多名职工到鮀莲街道赖厝村平整土地,一共开垦30亩田地作为水稻育种试验田。后来,他与其他技术骨干一直在试验田里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创新,并致力于杂交稻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育成了典型的高产型组合特优524、特优721。

“第一代高产抗病水稻品种解决群众温饱需求后,市农科所又育成了第二代高产优质新组合博优691等,让人们吃得好。”他说,近年来,又育成了达省级以上优质标准的新组合天丰优316、天优697、振优1993等,同时引进黑糯、红糯等新优特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满足群众吃出健康的需求。

时至今日,黄广平仍对自己下田科研的种种经历怀念不已。他坦言自己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尤其喜欢与农民交流、做朋友,“与农民群众相比,我只是比他们多了一张大学文凭而已,我也是一名普通农民”。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张伟炜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