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的菜市场,没想到成了这样!

今日斗门
+ 订阅

以往,农贸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地面湿漉漉,灯光昏暗,菜品报价牌标识不清晰。现在又整洁又明亮,每天还有专人来搞清洁,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就像走进超市一样。

——松生市场经营禽类档口的何先生

小小菜市场

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内涵

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

随着创文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通过聚焦“七乱一占”

交通秩序、农贸市场

市容环境四大专项整治

城市文明形象显著提升

大力整治脏乱差黑点盲点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总测评年,斗门需要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上实现大发展,更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建设上实现大发展。

近日,我区召开创文迎检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斗门区将以迎检为契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满意度、各类活动场所维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项内容,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生态更加宜居,社会服务更加便利,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区将对脏乱差黑点、盲点,特别是城市出入口、农贸市场及周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重点、难点地区,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生产生活秩序。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针对学校、医院、车站、公园、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加大对私设摊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整治力度,营造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点评

“创文”的过程,就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过程。小小菜市场,折射出一座文明城市的发展与内涵,让曾经“脏乱差”的集聚地,如今成了“高大上”的文明窗口。

提升农贸市场里的“幸福感”

走进松生市场,一排明亮的顶灯打在每个市民的脸上,从前脏乱差的农贸市场,现在变了个样。

去年,我区把推进8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对松生市场、新青市场等升级改造。

▲松生市场经过标准化升级改造后,重新铺设了新地砖,翻修了摊床及上下围挡,更换了排水槽、顶棚、吸顶灯等设施。

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规范监督管理股股长杨炳恩介绍,升级改造后的8个农贸市场,硬件得到了很大提升,解决了以往菜市场环境状况差的难题,为我区群众提供安全、整洁、卫生、舒适的购物环境,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形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周边居民和商家期盼已久的“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综合整治提升”也纳入了我区“十件民生实事”。在综合整体提升的过程中,我区将规范管理制度、树立诚信管理理念、创新创建诚信品牌等理念引入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创建文明诚信市场试点”之中,有效改善过去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经营的乱象。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配置统一标准的智能秤、环保透明塑料购物袋,有效杜绝个别商户在秤具上、利用厚黑袋子‘做手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并通过‘红黑榜’‘黄牌’公示制度,加大商户违规成本,规范商户文明诚信经营行为。”

点评

从之前湿漉漉的脏乱差环境,到如今整洁清爽的购物体验,脱胎换骨后的农贸市场,让斗门街坊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也进一步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

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群众素质不断提升

……

在斗门工作、生活的你

是否舒适感爆棚,幸福感满满?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

期待斗门更多变化

来源:南方日报(原文有删减,全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张练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