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风华⑮|用“炒鱿鱼”打破“铁饭碗”,竹园宾馆和第一份劳动用工合同

南方+ 记者

1

作为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的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竹园宾馆于1980年诞生了内地第一份劳动用工合同。

1983年,深圳市根据竹园宾馆的经验,出台了《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1980年11月深圳市第一份雇用合同制工人合同表

1980年11月深圳市第一份雇用合同制工人合同表

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深圳不断先行先试,一项项创新举措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让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6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4万人。

image.png

甫一开业,当时按照香港酒店标准管理的竹园宾馆,客似云来,生意火爆。“基本都满房状态,香港和外地投资人首选我们。”当年在宾馆总服务台工作的赖莉说道。

但几个月后,由于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不好,住客越来越少。“企业在用人方面没有太多自由权,员工没有被辞退的顾虑。”时任深圳市劳动局办公室主任的孔庆萍回忆道,员工“出勤不出力”的现象严重,导致经营亏损,宾馆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1980年,在深港合资企业竹园宾馆,试行劳动合同制,建立企业自主选择用工形式。

1980年,在深港合资企业竹园宾馆,试行劳动合同制,建立企业自主选择用工形式。

竹园宾馆投资人、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意识到企业要活下去,就必须改变了。1980年3月,在广东省市劳动部门联合召开的外商座谈会上,刘天就提出:“我们来投资,用工可不可以由自己定?干得不好,我可不可以炒鱿鱼?干得好,我可不可以提他当部长、经理?”

刘天就表示,深圳实行固定工制度,工人捧着“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他建议实行合同制,让员工能进能出,称职就留下,否则就走人,打破“铁饭碗”。

当时深圳的首任市长听取汇报后,决定支持这个想法,同时提出两个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既要保证外商的权利,也要保护工人的权利。

1980年11月,竹园宾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试行“职务工资加浮动工资”的新工资制度,第一次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新中国第一份劳动合同就此诞生。

 1980年11月深圳市第一份雇用合同制工人合同表

1980年11月深圳市第一份雇用合同制工人合同表

试行新制度后,竹园宾馆员工工资与酒店经济效益挂钩。一年下来,1982年宾馆纯利比1981年翻一番。“虽然考核细了,但工资水平上去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赖莉说,在八十年代员工月薪能有两三百元,“收入比我父母的工资都高”。

1982年7月,深圳市宣布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向国营、集体所有制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新招员工推广,企业拥有用工及管理人员任免的自主权,政府雇员取消内招,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取。

1983年8月,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将劳动合同制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使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由此开始,竹园宾馆的人事制度改革对全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起了探路作用。

image.png

劳动力、人才只有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才能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率先对劳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也与当时深圳用工荒有关。

历史数据显示,从1983年到1987年,深圳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7倍,外商投资企业增加近5倍。平均每年要求供给5万新劳动力,而当时特区常住人口中能供给的不到1/10。当时劳动力还主要靠国家调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速度。

不依靠调配,新增劳动力从哪儿来?

时任深圳市劳动局局长的张文超向有关领导请示后,决定允许“三来一补”企业和基建企业雇用各地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招工的闸门一开,1984年前后的深圳“一下子就来了20万人”。随着人员流动起来,深圳的劳动派遣用工模式也渐显雏形。企业开始主动和各地劳动管理站联系,提出招工要求,劳动管理站有针对性得为企业输送劳动力。

1986年8月,国家总结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经验和做法,由国务院发布了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定了劳动合同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首届劳务交流大会上,劳务工的用工模式正式合法化。从此,深圳综合性劳务市场开办,先以港商工厂为试点,深圳开始放手招收劳务工。

此后,深圳相继成立了全国首家劳动监察机构,保护劳动者权益;深圳人才大市场开业,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解开束缚人才的“绳子”,大批人才从各地涌入深圳打拼,这一现象被喻为“孔雀东南飞”。

 1990年,深圳一家电子厂生产线上女工们正在组装双卡录音机。

1990年,深圳一家电子厂生产线上女工们正在组装双卡录音机。

如今,深圳已然是一座人才汇聚的“乐园”。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就业人口规模达1170.35万人,全市外来劳动力954.45万人,占就业人口规模的82%,实际吸纳外来劳动力突破1000万人。

image.png

作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创新之城,深圳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圳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制造端的“工厂招工潮”到重点吸纳高层次人才,引才方式也由等待人才上门转向主动引才、招才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深圳便组织了国内首个以政府名义的海外招聘团,奔赴美国招聘境外专才,由此掀起了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热潮。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归国留学人员超过14万名。

2002年,深圳开始实施《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标志引才重点转向了高层次人才。

2016年以来,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深圳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同时制定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博士后科研资助、人才安居、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鹏城优才卡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深圳从人才政策到人才立法,逐步建立起一个开放、包容、合理的人才政策体系。

为进一步做好引才工作,2018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改革。数据显示,仅2019年深圳新引进人才28万人。此外,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职称评定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由直接人才评价转变为制度设计、优化服务、加强监管,评价人才让“市场和行业说了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飞”入鹏城,成为了深圳发展的强劲引擎。

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之初,全市只有两名技术员,发展到科技大军人数超过200万,全市高层次人才总数超过1.7万人,留学回国人数超过14万人,全职院士46人。

大量人才的涌入,与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相辅相成。数据显示,深圳GDP由1979年的1.96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26927.09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三,人均GDP全国第一。

深圳人才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人才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image.png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定

【策划】甘雪明 曲广宁 丰雷

【统筹】张玮





编辑 胡佩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