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龙岗:一个企业与一个城区的共生共荣

南方+ 记者

驱车行驶于深圳东郊的宝龙工业园,排排厂房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的LOGO很是抢眼。

如今的比亚迪,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实力被人们熟知。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也是IT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比亚迪正式在龙岗成立比亚迪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精密),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成品、手机零配件制造、机器人无人机、车联网系统等。

十七年前,比亚迪精密从龙岗宝龙工业园的一片空地上起步;如今,伴随这家行业巨头的成长壮大,龙岗这座深圳东部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高地,也已然崛起成为一座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

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而城市,则承担着为企业成长营造“生态”、输送“养分”的重任。

在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比亚迪与龙岗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诸多领域的共生共荣,成为了龙岗以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一个生动案例。

做一名企业家,要将自己研究的技术进行产业化,把它变成商品,为人类做出贡献。”这是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梦想。而龙岗恰恰给了他圆梦的机遇。

1994年11月18日,王传福带领20多人的创业团队南下深圳,在龙岗布吉冶金大院租来的房子里开始了自己的梦想。1995年2月,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以下统称“比亚迪”)。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s,意即“成就梦想”

瞅准了移动电源在今后的巨大使市场潜力,比亚迪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在深圳开启了逐梦之旅。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成立之初,缺土地、缺技术、缺人员,“连厂房都是租来的。”随着电池业务的发展,公司在资金上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王传福表示,当时公司去银行贷款,贷款的抵押物只认不动产,像技术设备一律都无法作为抵押物。一时之间,借不到钱,成了当时比亚迪发展的燃眉之急。

据王传福回忆,艰难时刻,龙岗政府向公司伸出了援手。龙岗有关部门本着服务中小企业的原则,知道比亚迪没有不动产,为公司提供了担保方面的支持。这次担保的援助成了比亚迪的及时雨。

就在这时,龙岗政府伸出了援手。龙岗有关部门知道我们没有不动产,专门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为我们这些企业做担保。有了担保,银行就愿意借款给我们。”王传福说,这家担保公司成了比亚迪的及时雨,也成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巨大转折点。

数据显示,1995到1997年的3年间,比亚迪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长率。1997年底,比亚迪已经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近1亿元人民币的中型企业。到2002年,比亚迪已在全球市场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分列全球第二、三、四位。

现如今的比亚迪,已经和无数个“深圳奇迹”一样,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全球员工22万人、市值过千亿、年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国际高新技术企业。

自诩是“老比亚迪人”,张先生已经在比亚迪宝龙园区工作了十多年。2006年,他从老家湖南来到深圳,选择在成本较低的龙岗落户,随后便来到了比亚迪宝龙园区,成为了一名技术人员。

追溯那段“峥嵘岁月”,张先生颇有感慨:当时在园区上班,吃饭都是要排几十米长的队伍;园区附近工厂远不及现在密集,很多都是空地;现在每到下班高峰期,工业园里到处都是比亚迪的员工。

坚守了10多年,从年轻小伙到中年大叔,张先生的青春履历与比亚迪、龙岗水乳交融,也相互见证。

事实上,尽管与龙岗的“缘分”开启得很早,但正式在现龙岗境内设立厂区,却是在比亚迪成立八年之后。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1月,比亚迪精密正式在龙岗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成品、手机零配件、模具生产等诸多领域。


短短四年后,2007年12月20日,比亚迪精密正式在香港上市。

成立十七年来,比亚迪在龙岗深耕电子元件制造、手机制作等核心业务,其合作伙伴也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

比亚迪口罩工厂

比亚迪口罩工厂

事实上,作为亚太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龙岗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突出。数据显示,2018 年区内企业的ICT业务收入总额达 7200亿元,是亚太地区 ICT 产业第二、第三集聚地的1.8倍和2倍。此外,ICT 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产业链配套率极高,每个细分行业都有至少两家规模以上企业在龙岗经营。

“龙岗的ICT产业起步虽晚,但专业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相关观察人士分析道。事实上,无论是比亚迪精密的发展壮大,还是龙岗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的蓄势崛起,也都印证了这座创新之城的蓬勃活力。

今年2月,一天可生产50万台高端手机的龙岗比亚迪宝龙工业园里,却建起了一个与电子设备毫不相干的“特殊”车间。在这里,上百个工人每天两班倒、机器24小时昼夜不停,只为生产一种“特殊”的产品——口罩。

年初,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了最紧缺的防护物资之一,除此之外,消毒液、防护服等也出现了全国多地短缺的局面。比亚迪应抗疫所需,于2020年2月8日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

比亚迪口罩工厂

比亚迪口罩工厂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在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的亲自带领下,比亚迪仅用3天时间画出了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并且实现了每天500万只口罩的产能,相当于当时国内产能的四分之一。

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据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介绍,日产500万口罩背后的支撑,是比亚迪从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装备研发和制造团队,一直从事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复杂生产线及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整个集团有几万个加工中心,更有各种各样的磨床、模具等高精设备。强大的硬件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让比亚迪在过去多年形成了开展大批量精密制造的能力和丰富经验。

这个“奇迹”的诞生地,就是正加速迈向创新驱动发展高地的龙岗。

一家龙头企业,总能和一座城区共生共荣。比亚迪精密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也正是龙岗多年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0年起,龙岗开启了全面产业转型之路。那一年,龙岗以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明确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方向和重点。此后10年中,龙岗不断出台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近几年,产业升级“打法”更成体系、更具章法。

  比亚迪新能源大巴在哥伦比亚启用。

比亚迪新能源大巴在哥伦比亚启用。

统计数据显示,建区27年来,龙岗地区生产总值从52亿元增至2019年的4850亿元,在全市各区中稳居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形成ICT(信息通信技术)、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元器件、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和创意生活六大产业集群。

无论是比亚迪还是龙岗,如今发展取得的成绩都与其骨子里的创新基因密不可分。“创新是深圳骨子里的基因,也是龙岗的基因,更是比亚迪这样的一批龙岗企业的基因。正是因为龙岗开放、创新、包容的土壤,才使得一批引领世界的龙岗企业茁壮成长。”龙岗相关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徐烜和

【统筹】崔璨

【部分图片】来自于比亚迪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