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你对京剧的第一印象,是否也是来自这首京歌《说唱脸谱》?
五色的油彩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即便唱的说的听不出门道,也为这“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拍手叫好。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的面部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颜色,在人物的脸上勾画出特定的图案,描绘出不同角色的面部特征。
脸谱是戏曲人物性格图案化的直接表达,对于真戏迷来说,一看脸谱就能知道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
所以,京剧欣赏入门第一步,宜从看脸谱开始。
看 ·颜色
京剧脸谱集我国戏曲脸谱艺术之大成,据有人统计,我国京剧的脸谱多达几千种。
最早的京剧脸谱,主要采用黑、红、白三种颜色。后来,根据不同需要,脸膛主色又细分出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褐、金、银等脸谱颜色。
// 红脸
多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以正面形象示人,所以生活中遇到争端,正面而友善一方我们俗称“唱红脸”,而负面凶狠角色称为“唱白脸”。
《华容道》关羽
// 黑脸
一般表示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铁面无私的形象特征。武人居多,如为人直率、勇猛又有些莽撞的武将张飞,就是黑脸;而文人中,铁面无私的包拯,也以黑脸月牙额头示人。
// 紫脸
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二进宫》的徐延昭,《鱼肠剑》的专诸等。
// 黄脸
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如典韦;也表示文士工于心计,如姬僚。
《战宛城》典韦
// 白脸
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等;油白脸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如高登、马谡等。
《空城计》司马懿
// 蓝脸
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夏侯惇等。
《盗御马》窦尔敦
// 绿脸
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贾家楼》程咬金
//金银脸
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闹天宫》里的二郎神,也用于一些英勇无敌的将帅,如李元霸。
《闹天宫》如来
辨 ·画法
舞台化妆一般分“俊扮”和“勾脸”。“俊扮”主要用于生角和旦角,“勾脸”主要用于净行和丑角。“勾脸”即画脸谱,不同的角色,画法各有区别,具体笔触变化万千、各显奇妙。
不过,根据脸谱的构图,可以归纳为十余种固定类型,以下简单列举其中几种:
整脸
在整个脸部涂抹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窝和纹理表现人物的神态。
三块瓦脸
也称为“三块窝脸”,最基本的谱式。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
左为整脸,右为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用抽象的手法减去两颊主色,仅以自鼻端至脑门的色条表示人物面部主色,再夸张的勾画人物的眉毛、眼窝,以刻画人物特殊性格。
六分脸
由“整脸”变化而来,它保留脸颊主色,把脑门的主色缩为窄窄一条,使面部主色占面部的十分之六而得名。
左为十字门脸,右为六分脸
歪脸
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一种面孔歪斜的感觉。
太监脸
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上多使用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这种脸的形式跟“整脸”和“三块瓦脸”非常相似,只是将角色的特点夸张化。
神仙脸
主要用来表现神佛面貌,多用金、银色,其格局取法塑像,代替面具。
红的黑的蓝的金的银的
各种图案各种样式应接不暇
国粹京剧世界缤纷多彩
好玩有趣的脸谱先为你打开
一扇兴趣的大门
最后,附上
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
总结的记忆口诀——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凶绿躁;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END—
素材来源:广东艺术剧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