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宸:能让观众笑出来,我的使命就达到了

南都娱乐
+ 订阅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脸谱”,微信号:ndentface

提起吴昊宸,大多数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应勤和萧元启。他并不避讳这一点,认为“这是客观事实”,也坦承自己在尽量避免同类型的角色,不希望被“禁锢”住。此次吴昊宸一改此前形象,在新剧《旗袍美探》中演绎了憨厚老实的沈晓安,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喜剧能力。

采写_本刊记者 陆茜

反差演绎憨厚警官

“大多数人对我的认知还是应勤”

“拜托弹幕都发得客气点儿!”《旗袍美探》开播日,吴昊宸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他对弹幕有些阴影。大多数观众对吴昊宸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欢乐颂》中的应勤,或是《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萧元启,因为这两个角色挨的骂,让吴昊宸心有余悸,“弹幕这个东西确实太可怕了。”

《旗袍美探》是一部大女主戏,女主角身边有个帅气探长,探长有个小跟班,就是沈晓安。“他有一个使命叫做陪伴和递话,很多时候他就在探长身边陪着,对案情做个总结汇报,很多词其实是说给观众听的。”沈晓安的人物性格其实在剧本中体现得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吴昊宸自己去琢磨,“你把他处理成什么性格都成立。”有不少选择,憨的、鸡贼的,或者闷葫芦,最后吴昊宸将他演绎成了现在观众看到的样子:老实呆萌又不失喜感的“铁憨憨”警官。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饰演女主角苏雯丽的马伊琍采用风格化表演,将整部戏的基调定为摩登新喜剧,严肃的人物性格显然不适合剧集本身欢快活泼的气质;另一个原因则带了点吴昊宸的“私心”,他不太想重复,“知道我的人本身就不多,在这不多的知道我的观众朋友里,大多数人对我的认知还是应勤,这是客观事实。我再演一个闷的性格,也没什么太大意思。”吴昊宸坦承在应勤之后自己有刻意避免同类型的角色,并不是因为担心观众会将对角色的不满情绪转移到他个人,“你一出现,别人骂你也好或者怎么着也好,这个都正常,你是演员。”但他不希望自己的表演事业被禁锢,“作为演员,很难去说服自己总演一类角色。”

在旁观者看来,还未毕业就能接连出演正午阳光的两部大剧,吴昊宸无疑是“高起点”的。但他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接到《欢乐颂》剧本时也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大的反响和讨论,当时的他只想认真应对眼前的工作,完成好自己的创作。那年吴昊宸大四,临近毕业,《欢乐颂2》刚杀青就飞往横店开始《琅琊榜2》的拍摄,他把这当成社会实践,预想着未来的生活,“我就要辗转于各个剧组,开始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去磨练,有一天成为自己心目当中的那个人。”

然而现实并不像他所期待的那样,两部戏播完之后,他发现没人来找自己演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吴昊宸就在家待着,“你发现你的生活是每天煮面条。”那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出道那会儿挺顺的,“那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坐标点,可能在这个坐标点趋于下滑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参照物,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觉得那是原点,是0,你的行动轨迹才刚开始。”但吴昊宸并不愿过多回忆那段“煮面条”的日子,他觉得没有必要,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轮不到我在这儿忆苦思甜。”

从不懂到“懂了一点”

“表演没有尽头”

吴昊宸将自己考中戏概括为“宿命,拿棍扒拉扒拉,你就到那儿去了。”他说,这是一个烂俗的“陪朋友”的故事,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他起初甚至不知道中戏是什么,只是抱着玩的心态想要出去看看,“倒不是说我陪他去考,是我跟人家说,我都16岁了,没离开过家门,我能不能跟你去玩?”到了北京之后,他发现一切都挺顺利的,“我们教室连个课桌都没有,简直太幸福了。”吴昊宸想留下来,在北京生活,他正处叛逆期,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是个“完全不听话的淘气的混蛋”,父母也拗不过他。

“这条路的路径通往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你要走就走到这儿,反正你就去走。”那时吴昊宸对未来还没有概念和规划,同学报名他跟着报,考试也跟着考。接着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刘天池老师。这个故事在吴昊宸过往的采访中也数次被提及,他是入学之后才听师哥师姐说的,“我感觉其他前辈不太喜欢我,可能池妈觉得这小孩有一点成为演员的潜力,就给招进去了。”

在进入中戏学习之前,吴昊宸对表演谈不上喜欢,“你除了认识表演两字,剩下的什么都不知道。”在他看来,之前在艺考培训班的自信也不值一提,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都觉得自己天纵英才,其实就是井底之蛙。”真正学习之后,在老师和前辈的引领下,他才慢慢明白表演是怎么回事,“一个新的世界向你打开了,你就在这里面徜徉。”大学头两年吴昊宸一直泡在排练厅,交了很多作业,“我没有统计过我是不是我们班交最多作业的人,但应该是。”大三上学期他刚拍完《欢乐颂》,下学期就有一些剧本找到吴昊宸,他也没答应,“池妈说要在学校待着演大戏”,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在学校里排练。

吴昊宸自认现在对表演的认知只能说“从不懂,到懂了一点”,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刚开始很容易很简单,站那儿就说话,笑就笑,哭就哭,后来发现还要明白是为什么哭,为什么笑。再然后,原来这里面还有点技术,节奏、重音、语调、停顿……好像还跟我的灵魂和情感有关系。再后来,你会发现它跟哲学、跟心理学、跟行为逻辑学也产生了联系。这东西哪儿有头呀?没有尽头。”

南都娱乐×吴昊宸

“我们在的地方叫名利场,

怎么会不想红呢?”

“我可能天生不太需要睡觉,

两年三部戏还是太轻松了”

南都娱乐:我觉得沈晓安比较难的点在于如果演不好的话,会让人觉得他有点呆,甚至是有点傻,怎么去把握这个度?

吴昊宸:演成呆和傻,其实可能也不叫演得不好。就是除了呆和傻,他可能有另外的(优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这个人可爱,任何角色其实都要演得可爱。可爱,不单是说咱们理解的小孩的那种可爱,或者说是一个性格上好的可爱,什么样的角色在表演当中会说可爱?对于角色的可爱范围在我看来比较宽泛,就是演这个角色只要能让人家喜欢,让人家觉得有共情,或者说让人家觉得角色再也无法产生更多共情了。其实就是让大家觉得能笑得出来、能轻松一点,我觉得我的使命就达到了。

南都娱乐:你有自己特别想念但一直没遇到的角色吗?

吴昊宸:特想演的就是“侠”,我很多采访都说,特想演一侠客,特想演江湖人,特想演英雄。但是其实也就这么说,要说什么(角色)想不想演?都想演,只要是好的就想演。哪个演员不是说我想演一个好的(角色)?每个演员看剧本的时候都有一个自己内心的评价,这种评价大部分时候是趋同的,因为大家审美几乎保持一致,就是这个剧本,十个人(里)九个半看了都觉得好,你说谁不想演呢?可能是(等到)演一辈子戏了,说有一个角色,我这辈子没碰过,可能那是一个夙愿,职业生涯的一个缺憾和梦想,我就想演。刚刚开始的时候,谈不上说我非得想演什么,这东西就有点多余了。

南都娱乐:你会在意“红”这件事情吗?

吴昊宸:谁会不在意?我们在的地方叫名利场,怎么会不想红呢?

南都娱乐:你怎么理解红?

吴昊宸:红,就是你有工作。你说你的职业叫演员,你得有戏拍才叫演员,对吧?你不能待在家,待了一年,待了五年,然后说,我是演员。(如果)我是个程序员,得编码;我是个律师,得打官司;我是个医生,得瞧病,对吧?我是个演员,那就得演戏。有戏演,我觉得就很好了。你以为这很容易做到吗?

南都娱乐:你现在觉得自己红吗?

吴昊宸:当然不红了,当然不红了。(记者:但是你也一直有戏拍。)也没有一直有戏,其实我基本上是两年三部的量。(记者:自己算过是一个什么节奏吗?)两年三部其实还是太轻松了,就是20多岁要知道体力是很好的,不太会感觉到累的,尤其我又是不太需要睡觉的一个人。你看我现在这部戏,每天就睡两个小时,有的时候可能一夜不睡,第二天继续拍十几、二十个小时,这种情况经常有。但是我也不会感觉到特别疲劳,我可能天生不太需要睡觉,所以身体里有非常多的力量需要去释放。算一个电影一个月,一个剧最长也就四个月,两年三部代表着有将近小一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肯定是要自己去打发时间的,力量无处去宣泄。

“创作者的宿命就是创作出作品,

不需要告诉大家背后经历了什么”

南都娱乐:怎么想到去导演话剧?

吴昊宸:我的答案可能不会是你想象的那种说我热爱戏剧。你大学专业就是学这个的,戏剧就是你该干的事儿。至于导演戏剧(是因为)我不需要睡觉,我的力量消解不出去,然后我就说服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伙伴陪我一起玩,陪我一起耍。作为一个发起人和组织人,很草率地组织了一个剧团,然后排,排完之后就导了这样一部话剧,跟观众见面了。

南都娱乐:听起来感觉这个事情还挺顺其自然的。

吴昊宸:也不叫顺其自然,过程还挺艰辛的,可能听起来好像是一切很顺遂,水到渠成。其实还不是自己找的(事)?主动克服了很多(困难),甚至是看起来不可能克服的难关,忍了、吞了很多看似不太可能完成和忍耐的坎坷和磨砺,组成了这样一个在别人看来很小的东西。那不叫顺其自然,(但)不能把自己所有这些东西都分享给人家。我觉得作为职业演员来讲,或者我个人来讲,我还是更多地希望你看(作品)就好了,(要是)觉得心里喜欢,我就挺高兴的。要是不喜欢,我给你解释说,你知道我做这事有多不容易吗?没有这个必要,不需要告诉大家背后经历了什么。就是做出了一个东西,创作者的宿命和使命就是创作出作品给大家看,然后供大家去选择。你喜爱(的话),咱们是朋友了,你欣赏我的作品;你不喜爱的话,OK,那我下一步能不能征服你?征服不了的话,也要继续创作,不能因为你的不喜爱我就停下了,或者是质疑自己。所以这不是一种顺其自然,我觉得要叫顺理成章,应该这样做,也没什么选择,还能干吗呢?

南都娱乐:这段当导演的经历有没有给你一些启发?

吴昊宸:当然给了我一些启发,就是要努力工作,更努力地工作,更努力地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实在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的,(只有)你更加努力,做得更好,获得了更多的资源,获得了更多的条件和手段,手里的牌子越多,你才越有机会和条件去完成你想完成的、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