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新认识的外国友人突然寄来礼物,还有这等好事?

广东公安
+ 订阅

在社交平台上交友,可以快速找到喜欢的人,还可以拓宽人脉圈子。但是人心隔肚皮,网络交友时也要谨慎,以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近期,深圳罗湖警方接到多起“国外朋友”寄礼物回国从而实施诈骗的案件。

“美国籍”男子假寄包裹进行诈骗

8月22日,深圳罗湖清水河派出所接到一受害人报案称,自己6月份在交友网站上认识一名自称是美国籍的男子,并于8月13日主动添加对方的微信,在聊天中确立男女朋友关系。

8月20日,对方在微信中说给自己邮寄了一个礼物,邮费已经支付,但礼物包裹的清关费和税费需要到付,对方还告知受害人,到付的清关费和税费已经装在包裹里一并邮寄。

之后便发送一个邮箱给受害人,让其通过邮箱发送邮件说明自己是这个包裹的接收人,紧接着,对方再次通过邮件发送一个银行卡号码,让受害人把钱打到这个账户中。受害人转账后,对方告知其24小时之后就会收到该包裹。

不久后,受害人再一次收到对方发送的文件,称包裹内含有大量现金,被移民局扣留对方还称受害人涉嫌非法洗钱,需要在24小时内支付4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受害人这才意识到被骗,便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无独有偶,三日后,清水河派出所再次接到一宗类似的案件。

“英国籍”男子假邮寄真诈骗

受害人称自己在网上认识一名自称是英国籍的男子,在微信聊天中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8月20日受害人向对方借5000英镑,对方没有拒绝但声称自己一时周转不过来,同时告知受害人,其将于10月来中国办事,现在将一些生活用品和新买的手机邮寄给受害人,顺便把这5000英镑放在行李箱内一起邮寄。

第二天,受害人收到对方发来的邮件,称邮寄的包裹内因含有大量现金被海关扣押,需要缴纳罚款才可以取回。

受害人分三次给对方转账,但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对方任何的回应。

相信大家看完这两宗案件,大家应该能看懂骗子的套路,看不懂的来来来,厅哥再为大家剖析一下。

“外国人交友”的诈骗套路

1不法分子通过在聊天平台上发布虚假交友信息,诱导受害人添加自己的联系方式,结识受害人。

2不法分子与受害人聊天,迎合受害人爱好、习惯,嘘寒问暖,让感情迅速升温,骗取受害人信任。

3建立友谊、恋爱关系后,不法分子会说给受害人邮寄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内含有大量的现金,用来支付清关费和税费,但受害人需要提前付清这些税务费用,才能收到包裹,拿到这些现金。

4接着,对方以邮件的形式告知受害人,该包裹因含有大量的现金被海关扣留,需要支付罚款才能取回包裹,迫使受害人转账,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厅哥提醒大家

来源 | 罗湖公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