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风华⑭|从滩涂到国际航空枢纽,深圳机场助特区腾飞

南方+ 记者

而40年前,深圳机场的原址还是一片滩涂。仅近30年时间,深圳机场便一路发展壮大,和京、沪、穗的枢纽机场一同跻身大陆空港的第一集团,实现了与深圳特区发展的“比翼齐飞”。

深圳机场T3航站楼。(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

深圳机场T3航站楼。(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

数以亿计的人通过这个交通枢纽来到深圳,亦从这里出发至全球各地。连通世界的国际航线极大便利了城市居民的商旅出行,提升了深圳的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给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时光倒流40年,特区初建时,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意识到,深圳要“建一个自己的机场”。国务院也很支持,在1981年一份文件中建议:特区的机场、海港、铁路、电信等企事业单位,应允许引进外资,由特区自营或中外合营,自负盈亏。

此后,深圳市政府采取贷款、引进外资、群众集资、争取国家支持等多渠道集资办法,解决了建设的所需资金,开创了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多渠道集资建机场的先例。1991年10月12日,丽日当空,彩旗飘扬,深圳黄田国际机场(后改名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成启用,结束了深圳没有航空港的历史。

1988年12月28日,深圳机场在深圳市宝安区黄田村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1988年12月28日,深圳机场在深圳市宝安区黄田村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鲜为人知的是,黄田机场所在的地址,当时实际上是一片滩涂,周围全是农田。为筹建机场,深圳对后海湾、黄田、长安、黄阁、内伶仃岛、同乐村等6个场址作了调查研究。经过多番考察,最终把地址定在了宝安县黄田村。

深圳首批空中管制员田合林认为,从今天深圳的城市发展看,选择黄田非常有远见。后海湾离市区近,机场如果选址后海湾,会限制附近建筑的高度,对城市长远发展不利。选择黄田,既保证了深圳的城市发展空间,又有力拉动了当时的“后发地区”的发展。

1990年,深圳机场候机楼建设情景。

1990年,深圳机场候机楼建设情景。

1996年,深圳机场跻身全国四大繁忙空港,仅次于北京、广州、上海,彼时离机场通航仅有5年。

再后来的速度可以用“几何级”来形容。2003年12月10日,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而到2007年突破2000万时,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

今年57岁的深圳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邓宏安,那时还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当时机场最初的建设者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年轻人,有的还未结婚,有的初为人父母。” 邓宏安回忆,为了赶进度,机场建设人员每天都睡在工地上,周六中午到周日才有短暂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周一又回到机场,通宵达旦地开会讨论也是常事。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式将深圳机场的定位由“干线机场”升格为“国际航空枢纽”。

全新的发展定位让深圳机场迎来了国际业务发展的黄金期。仅2016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就先后开通了深圳至东京、迪拜、悉尼、洛杉矶及法兰克福5条国际航线。2016年全年,深圳机场新开和加密国际航线达到19条,全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也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

2016年12月15日上午,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4000万人次,三年间实现了又一次客流千万级跨越。

2016年12月15日上午,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4000万人次,三年间实现了又一次客流千万级跨越。

2019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通航城市突破50个,洲际航线突破20条,实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全覆盖;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全球排名从第32位上升至第26位,迈入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

机场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深圳机场在航线网络布局中,重点瞄准与深圳产业关联度、契合度高的全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城市,与包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洛杉矶等城市实现通航,强化了深圳与全球主要经济、科技、创新中心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强了国际航线对提升深圳全面对外开放的供给水平和支撑能力。

2016年8月18日,深圳机场实施双跑道独立平行离场(向南)试验运行,标志着深圳机场从此迈入“双跑道独立运行时代”。

2016年8月18日,深圳机场实施双跑道独立平行离场(向南)试验运行,标志着深圳机场从此迈入“双跑道独立运行时代”。

一条条航线的延伸,一座座空港的崛起,为深圳经济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带来了周边区域资源、人才、创新等要素的集聚,最直接的就是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顺丰速运、联邦快递、德国汉莎等5900多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宝安集聚,辖区内不仅拥有深圳机场、大铲湾码头等交通设施运营商,还有深圳航空、东海航空、顺丰航空等注册在宝安的基地航空公司,形成了全球100强物流区域总部企业、A级物流企业、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等各类物流业态并生的企业组团结构。

如今,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深圳机场迎来了新的机遇。

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同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虽未直接提及深圳机场,但其中提出,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到本世纪中叶,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等。

深圳机场

深圳机场

一位区域经济观察人士指出,要实现这些目标,深圳首先面临的可能是国际航线不够用的问题。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强国际交流,城市功能必须要跟得上,包括机场等配套,市政府乃至国家层面都可能会加大支持力度。

随后,深圳机场集团党委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指出将加快推进新一期扩建工程、加大国际航线拓展,力争在国际航空枢纽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推动“未来机场”和“四型机场”建设,不断提升旅客智慧乘机新体验。

今年3月17日,总投资达123.3亿元的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陆域工程开工建设,这是继此前卫星厅动工后,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启动的又一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提升至8000万人次,届时深圳机场可容纳的国际航线和国际旅客将再上层楼。

“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内部城市的合作,抱团提升国际竞争水平也非常重要。”宝安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填认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外发展合作的重要基地,国际先进的技术可以通过机场最快地在深圳落地,并通过深圳强大的产业优势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9月2日,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深圳机场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连接的国际航线数量将超过100条。

当下,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陆域工程和卫星厅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随着意见的发布,深圳机场这座更为崭新宏大的城市会客厅将继续提升城市功能,助力深圳不断腾飞。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苏国锐

【策划】甘雪明 曲广宁 丰雷

【统筹】张玮

【图片】深圳机场提供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