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金湾教师,我骄傲,我自豪,我幸福。”上周末,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金湾区召开全区教育大会,20名多年耕耘在金湾区教育一线的优秀个人和教育先进工作者被授予“金湾教育突出贡献奖”。作为上台发言的代表,虹晖小学校长李彩芳有感而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金湾区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全方位加大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力度。2016年至2019年,金湾区教育投入从5.2亿元/年增长到11.65亿元/年,4年内翻了一番。到今年底,累计5年时间,金湾区将新增公办类幼儿园、小学、初中学位近1.4万个。
按照目标,金湾区将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让一个优质、均衡、开放、创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
在金湾区教育大会上,20名多年耕耘在金湾教育一线的优秀个人和教育先进工作者被授予“金湾教育突出贡献奖”。
壮大成长▶▷
补短板强基础5年新增学位近1.4万个
“白天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会发出影响录课的声响,为了确保录课的质量,我通常要等到深夜,邻居们都睡下了,周围一片寂静才开始录课的工作,一干就到凌晨三四点。”回想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课录制的过程,李彩芳说,这是一段极其难忘又异常艰难的日子。
疫情期间,为了全面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部署,金湾区教育工作者把工作战线转向线上,全区教师完成了2220节教学微课视频的录制,并承担了省教育厅“粤课堂”初中数学课程的录制。
这是对金湾教育的一次考验。由于历史原因,金湾教育的欠账不少,经过近几年的奋起直追,补短板强基础,金湾区已从过去“缺师少校”的落后地区发展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和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去年,省政府首次对全省地级市政府、县(区)政府开展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金湾区位列珠海第2名。
近年来,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据统计,“十三五”以来,金湾区共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小学4所、中学1所,目前在建的公办幼儿园5所、小学1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到“十三五”末,也就是今年底,将累计新增公办类幼儿园学位3805个、小学学位6930个、初中学位3000个,极大缓解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
截至今年底,累计5年时间,金湾区新增公办类幼儿园、小学、初中学位将达到近1.4万个。图为虹晖小学的老师在迎接学生返校。
此外,金湾区的教学设施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也走在全市前列。比如,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空调、紫外线消毒灯和校园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还为学校一线教师人手配备了一台教学平板电脑等。
值得关注的是,近3年来,金湾区积极回应企业关切,100%保障区内人才子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人才和技术骨干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区内公办学校比例超过八成,占在校学生比例超过六成。金湾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均低于0.3,保持高位均衡状态。
凝聚合力▶▷
调动社会力量成立首个教育发展慈善会
营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绝非只是教育部门的“家事”,更需要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共同进步。打造教育强区,需要举全区之力协同作战。
“金湾是一个年轻的新区,没有主城区那样重的教育负担和历史包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充裕的教育预留用地和相对有保障的财力支撑,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建设出一批高标准优质校园,招引一流教育资源,在金湾办出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智慧型的特色教育。”全区教育大会上,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如是说。
据了解,近年来,教育经费投入始终作为全区优先保障的财政支出。2016年至2019年,金湾区教育投入从5.2亿元/年增长到11.65亿元/年。
图为虹晖小学的学生们在上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金湾区近5年来面向全国招聘正副校长(园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聘教师215名。引进985、211大学毕业的教师83名。同时,金湾区还深入研判目前存在的编制少、教职员工流动性大等实际问题,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金湾区公办中小学编制外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推动落实编制外教师与编制内教师“同岗同酬”,破解了这一长期困扰学校管理、影响教育质量的难题。
合作办学的新路探索也在稳步推进中。目前,金湾区正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兴办特色、高端的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探索集团化办学、跨学段联合、同学段联盟等方式办学。比如,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开办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附属初级中学,并以“双核学区”管理方式对区内其他初中进行指导和带动。此外,还将两所公办幼儿园委托给市内优质幼儿园,有效提升了金湾学前教育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全区教育大会上还成立了金湾区首个教育发展慈善会。据悉,该慈善会由20家金湾区企业自发组建,目前已募集到1000万元资金,将在支教奖教、济困助学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金湾区教育强区战略。“目前,金湾仍是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部分父母只顾得了务工奔波,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被忽视,或者背井离乡家庭负担较重、家庭条件比较贫困,希望能通过基金会的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帮助他们的小孩更好地完成学业。”作为发起人的金湾区迈科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克良认为,金湾企业有责任为教育出一份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这也是为落地金湾的企业做好人才储备”。
育人引才▶▷
打造教育强区促产业人才落地生根
阳化冰表示,当前,金湾已经进入了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到了实现后发超车的发展“弯道”,教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必须凝心聚力打造教育强区,构建与珠海城市新中心相匹配的教育发展新格局。“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变化,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会只增不减。”
在金湾区看来,打造教育强区,不仅仅是教育事业的成长,更能以优质教育的无形大手吸引人才聚集。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他们的孩子吸引过来读书,把他们的孩子留下来上学。“小手会拉着大手走,人才就会跟着孩子走。”金湾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形象地比喻道。
“各位老师不但肩负着育德树人的重任,还肩负着为金湾聚才引才、提升发展软环境的隐形重任,同时你们自己就是教育人才、是金湾打造珠海城市新中心最需要的人才。”阳化冰表示,奋力打造教育强区,就是要塑造金湾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最硬的金名片和最亮眼的营商环境。
耕耘带来收获,汗水浇出硕果。近年来,金湾教育实现高考上线率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总上线率84.6%,提升至2020年的100%。中考成绩稳步提升,考取国家示范性高中的比例从12%提升至17%。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来自金湾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71人次,省级奖励130人次,市级奖励206人次。以优质教育凝聚人才的新城效应正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
对照建设“珠海西部教育高地”的目标任务,金湾区提出,接下来,将结合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做好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规划。在安排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土地等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按照目标,未来3到5年,金湾区将有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建设。一些有影响、有实力的教育品牌和教育资源加速聚集,一系列有活力、有效力的教育改革项目初见成效,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家型的校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个优质、均衡、开放、创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董谦君
【摄影】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