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中俄语教师张晓楠: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走出迷茫

香山学堂
2020-09-09 18:27
+ 订阅

9月新学期,中山市小榄中学教师张晓楠和她新一届的俄语生们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故事演绎。面对新的教室,新的面孔,上两届俄语班毕业生的点点滴滴瞬间浮现在她眼前,一路走来,榄中俄语教室里留下了他们太多故事,太多回忆。

1

从无到有,成绩斐然

来小榄中学的五年,张晓楠亲身经历了小榄中学俄语学生的从无到有再到突破百人。从2016年开设俄语课程至今,已有两届毕业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总数共170人。2019年全校参加俄语高考11人,俄语平均分120分,俄语最高分142分,其中两名毕业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俄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资助,公费赴俄罗斯留学五年。2020年全校参加俄语高考24人,文理科平均分116分,其中文科最高分144分,理科最高分141分。

对于张晓楠带班的两届(2019届、2020届)俄语学生,除了全身心教授他们俄语知识外,张晓楠也积极鼓励和辅导他们参与各项俄语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017年,2019届 7名俄语班学生入围国际奥林匹克俄语竞赛决赛。2019年,2020届俄语生邓智友同学进入全国中学生俄语大赛决赛并获优秀奖。与此同时,鉴于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市外国语学校)优异的俄语高考成绩,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市外国语学校)被俄罗斯大使馆评为中国境内俄语教学最优秀的十所学校之一。

俄语丰硕教学成果的取得,可以说是来之不易。记得在学校开班之初,作为唯一的俄语老师,摆在张晓楠眼前的是一切从零开始的重重困难。张晓楠至今都很感谢学校对她的信任,初出茅庐,委以重任;各学科老师,不吝赐教;五年时间,教学和育人方面成长迅速,俄语学科建设日趋完善。

1

激发潜能,重拾梦想

“在最迷茫的年纪,遇见最好的老师。”这是今年毕业班学生写给张晓楠的信里的一句话。高中生大多是对憧憬未来却又方向尚不清晰的。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课堂上讲授知识外,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思想。每当接手一个班级,张晓楠都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困惑。张晓楠总结:如果学生厌学,有时候那只是一种表象,老师需要探究它背后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家庭原因,或许是没有目标,或许是对改变不了现状的自暴自弃。老师是帮助他们走出困惑的领路人。当学生真正认清了自我价值和奋斗的意义,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斗志昂扬,充满阳光的少年。

当学生真正有了理想,有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得到改变,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很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成绩在本科线左右,到最后过了优投线,几乎所有的俄语生总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位毕业生的留言打动了张晓楠:“初中的我只信读书无用论,但是当我选择了俄语,选择了您,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无限可能。”

一般选择俄语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对英语有一些抵触情绪。如何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张晓楠会寻求各式各样的机会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第一届学生而言,那次参加国际俄语大赛的宝贵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东西;至今都让第二届学生记忆深刻的是一节动词课,在一节课上学生们实现了一周都不能实现的背诵目标。无论是一次大型比赛,还是普普通通的一节课,都可以是一次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的契机。张晓楠始终相信,当一个人认清自我,重拾信心后,他的潜能会无限释放,可以做好一切的事情。

虽然高三升学备考压力比较大,但是张晓楠和俄语班仍然坚持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俄语班每天都会有两个小时大声朗读的时间,同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还会进行演讲、歌曲欣赏、专题文化活动等课外活动,在高考前一周依然进行命题演讲,让学生用俄语畅谈高中三年生活,展望未来,为高考加油。

课上授课,课下送情

小榄中学的俄语课堂是以教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在五年的教学过程中,张晓楠不断地探索,如何让课堂既高效又不失外语课堂的活跃。张晓楠的俄语课堂从来都是轻松活跃的,从第一天开始,她就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大胆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问题和困惑。老师的讲解仅仅是课堂的一小部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腼腆内敛到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的鼓励、知识储备的增加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

回首与两届学生的点点滴滴,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功夫同样也在课下。“以爱育人”是张晓楠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俗话说的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高三的每一个外语早读,她都会过来和他们一起朗读;当发现他们早上不到6点就会开始学习时,她也会过来悄悄看一眼,送上她给予的学霸早餐;在毕业生和张晓楠的心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晚读,虽然不是她值班,但是她每天都会过来陪他们晚读,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亲妈式的陪伴”,哪一天不见面彼此都会惦念。作为老师答疑已经成为次要,而更多的是想给那些才十六七岁却努力追梦的少年们一点心灵上的支持与鼓励。

师生共进,成就彼此

中学俄语教学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且俄语高考在我国已经非常的成熟。2016年中山市外国语学校(中山市小榄中学)正式设立俄语学科,如何将六年的课程在三年内完成,如何实现学生外语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张晓楠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问题。

教学相长。当张晓楠成为俄语老师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她的俄语学习经历是从初中开始,至今也学习十多年的时间了。但是当她真正面对学生时才发现,教好学生需要老师不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张晓楠不仅仅局限于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还将她在俄罗斯留学时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学生;一起学习俄语口笔译知识与技巧,让学生感受翻译的乐趣。当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传时,张晓楠看到了学生眼中的惊喜;当学生沉醉于俄罗斯文学之中时,张晓楠感受到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在毕业的最后一天,作为临别赠言张晓楠送给学生了四个字:志存高远。张晓楠希望他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纵览广阔世界,拥有一个为全社会服务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会受教育者对待真理和世界的态度。2016年刚毕业的张晓楠,有很多种职业选择,但是她坚定地选择了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因为热爱这份职业。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南方日报记者】廖冰莹

【实习生】童林婧

【通讯员】李显刚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 卢子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