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深蝉鸣,阡陌尽头,高墙之下,是“前门临水,后门临巷”的悠然农居。自上月惠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曾经村头巷尾的垃圾废料被一扫而空,还美丽乡村、宁静庭院本初面貌。
“家乡变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脚下的每一寸水土都是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守护。”9月初,是芦洲镇香园村志愿者刘振强今年第10次参与美丽乡村志愿活动了,握着铲子的手浸满汗水,内心却是甜滋滋的,毕竟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乡变美,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文明是美丽乡村最亮眼的底色。记者了解到,在“百日攻坚”行动中,越来越多村民穿上了红马甲,成为“环境整治、文明先行”的志愿者、倡导人和监督员,让全社会重视公共卫生、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惠城乡村成为一种文明新风尚。
芦洲镇:
党员干部带头干,“红黑榜”来监督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老乡。落实“门前三包”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大抓手。
记者走进芦洲镇青塘各条村道旁,各村小组设有垃圾堆放点,集中收集村民的垃圾。墙壁上“创建文明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标语清晰可见,村民习惯了自行提着家里的垃圾前来倾倒,并没有“顺手一丢”“一甩了之”的现象,整洁新农村气息迎面扑来……
芦洲党员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为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这项工作,青塘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村民一起建设洁净家园。”青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小峰告诉记者,村里开启“门前三包”环境评比制度,采取不定时拍照检查等形式,引入“红黑榜”监督模式,率先将党员干部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公布于民。
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从自家门前做起、带动邻里乡亲、辐射“挂点户”,有效激发全村互学互比与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效果。
为将推动“美丽乡村”“门前三包”政策深入人心,青塘村还通过移动小喇叭,不断加强思想宣传,通过文化渗透,让“文明素养”深入人心。把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美丽乡村等相关知识编进移动小喇叭中入户宣传,通过喜闻乐见的客家本地话,给群众带来接地气的家庭清洁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家园环境,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搭乱建等文明习惯。
“党员带头,大家齐心干。现在道路上那么干净,谁也不好意思往地上扔东西。”村民林永华还争当环境整改志愿者。
“同时,村里加强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微信群‘随手拍’促整改。”林小峰说,村干部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发现村道或村居旁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现象,便随手拍下“脏乱差”照片发到工作群,督促各村小组组长牵头、具体责任人落实整改,并要求将整改后的照片发回群里。
如今,青塘村正计划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和“门前三包”评比,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汝湖镇:
专职工作队入户美化庭院
“公共区域禁止散养家禽,一经发现,立马处置……”在汝湖镇下围村,一个针对乡村卫生环境的“最严”村规——《下围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定》。村规出台后,在村里引起热议。
“我们村离市区就十分钟车程,村里这样的规定不过分。”村民陈文忠成为新村规的“拥趸”。他翻看村规,发现村规在房前屋后卫生保洁、畜禽养殖、垃圾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针对大家都诟病的家禽乱散养行为,更是出台了严格规定,着力规范村民畜禽养殖,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卫生污染。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汝湖下围村“美丽庭院”的创建,就从陈文忠家的院子里开始。夏日炎炎,陈文忠和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等10余人在院子里忙个不停:大家接过扫除工具,迅速让村道庭院、房前屋后立马热闹了起来。
“整治小组”充分发挥了因地制宜、废物利用的精神。利用满院废弃的红砖,为院子里的瓜苗和小树砌起了一圈圈的花坛。把一个个小“盆景”变成了一整个“园景”,让陈文忠的院子变得干净整洁,却又不失美感。
“想不到最美的风景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虽然干出一身汗水,陈文忠对成果竖起了大拇指,忍不住拿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下围村还组建了包括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驻村成员、社工和保洁员等在内的专职工作队伍,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除了整治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外,专职工作队还按照美丽庭院标准,进入到每户村民家中,协助他们清洁院落、美化院落。截止目前,已有75户家庭实现了庭院清洁与美化,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村两委更有信心和决心把下围建成干净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下围村党支部书记黄康辉表示,通过“四个一”(召开一场思想统一会、派发一份共建倡议书、制定一套管理新民约和组建一支专职工作队)举措,村里环境卫生正发生明显改变,环境整治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村民对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相较以往,有了极大地提高。
横沥镇:
乡村卫生整治来了支“娘子军”
在横沥镇,新荣村位于北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小组,共549户2498人。乡村面积大、人口多、居住分散,如何整合力量做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最近,一支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娘子军”就出现在一线上,身穿红衣的她们,不怕炎热,用双手和汗水美化家园,成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中最靓丽的人;同时,也用她们的行动,吹响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先锋号”。
乡村卫生整治“娘子军”如何发挥作用?
新荣村从每个村小组中选出一名妇女代表,成立了一支十一人组成的巾帼红旗宣传队,制定了为期四周的工作计划,挨家挨户进行宣传:
第一周重点宣传自家房前屋后的三包责任,指导如何归类放置生活用品和农用设施;第二周重点宣传家畜圈养的做法;第三周重点宣传动员主动进行危旧房拆除;第四周重点宣传督导村民形成长期整治习惯。
“做卫生,还是我们女人做得来。我们跟每家每户的女主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家三下五除二就把门前屋外的卫生搞起来了。”在新荣村党总支妇女委员黄晓琼带领下,巾帼红旗宣传队挨家挨户做宣传,手把手地跟村民一起搬砖泥、捡树枝、整牲圈……忙得不可开交。
“在巾帼红旗宣传队的努力下,村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总支书记吴贵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中,横沥镇43个村(社区)“两委”干部不仅积极开展实施监督考评、奖惩机制等措施,还每天及时上报整治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来源:惠州头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