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金丝!龙门县发现唐鱼并成功人工繁殖

龙门发布
2020-09-08 10:00
+ 订阅

唐鱼

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白云山鱼

亦称白云金丝

一种著名的观赏鱼类

一种濒危灭绝的种群

近日,

这种美丽的鱼儿在龙门县发现后并人工繁殖成功,

为大自然保留着美丽的音符。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生物教师黄伟胜牵头成立的黄伟胜工作室课题组于2019年7月在龙门县龙华镇横槎村洞尾村民小组附近山溪首次发现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今年6月,时隔1年,课题组再次在原地点对唐鱼种群进行二次考察,结果发现该种群是数量稳定、状态良好。据此,课题组得出结论:唐鱼在龙门县水域有稳定的野生种群分布。

龙门县水域发现的雄性唐鱼。

黄伟胜工作室课题组在龙门水域发现唐鱼,有段小故事。原来,龙门县与广州同属于珠江水系,唐鱼在龙门县水域有野生分布存有理论上的可能。黄伟胜工作室课题组自2018年起就开始有意识寻找此鱼,踏遍了龙门水域30多个采点,走访了无数的渔家,未果。2019年7月的一天傍晚,一位朋友,转来一段视频,是一个矿泉水瓶养着几尾小鱼,课题组几位成员一对眼,立马就确定这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唐鱼。几经周折,追踪到了小鱼的出处,课题组成员顾不上吃饭,直扑而去,当晚在上述地点就采集到了唐鱼样品。因为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当时,课题组未发布此成果。

唐鱼属于鲤科唐鱼属,本属仅有1种,为我国特有种。唐鱼体型小巧(成体约3—5cm),体态优美,身体散发着各种色彩和光芒,异常的美丽,是国内外非常受欢迎的小型观赏鱼。

1932年,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先生在广州白云山溪流中首次发现这种美丽的小鱼,故名为白云山鱼。其后,这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小鱼辗转流传到国外,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唐鱼”,也称“白云金丝”。

广州是唐鱼的原产地,上世纪80年代,科学界已宣告其野外灭绝。1988 年《中国动物红皮书》 确定该鱼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等级为绝迹(野生);《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列为濒危等级:绝迹(野生)。

唐鱼在野外对水质要求颇高,一般出现在山区清澈的溪流中,并且水流动速度不能太快。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及水文条件改变是唐鱼致命的威胁。尽管后来相继在广东的清远、花都、深圳及香港等被发现,实际上在保护区以外生存的野生唐鱼还是处于危境之中。目前,唐鱼除观赏价值外,还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转基因研究、药物毒性试验等科研工作的良好材料。

唐鱼亲鱼(大)与孵出的幼鱼(小)。

龙门县水域发现唐鱼,是该县自然环境优越,水体质素良好的又一佐证。黄伟胜表示,“这是龙门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为龙门县丰富的鱼类资源记载再添一员。”

2020年3月起,课题组开始探索唐鱼的人工繁殖,经几个月的奋战,克服了道道难关,于同年的7月,唐鱼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这一成果,为唐鱼在龙门县的种群保育、增殖奠定了技术基础。

黄伟胜介绍,唐鱼是带有中国印记的美艳精灵,涅槃重生,可谓命运多舛。“它们如此娇丽,应点缀我们美好的生活,更应畅游于山野溪流,这才是大自然美妙的生命乐章。”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龙门宣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270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