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国工匠”的老师,是什么体验?|立德树人 筑梦育人②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近日,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名单公示,高等职业教育组共评选出一等奖72件、二等奖137件、三等奖209件。这是全省中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拼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们展现教学能力和课堂风采的大舞台。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大国工匠”。

目前,广东职业教育驶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进一步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总决赛。

高起点

让优秀的人成为“工匠之师”

近日,2020年广东省专科批次投档情况公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深圳市外文理科投档线分别为448分、444分,在全省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一。平安、比亚迪、阿里巴巴……深职院有一批来自产业最前沿的师资力量,吸引考生报考。

广东产业发达、市场化程度高,职业教育成为学生眼中的“香饽饽”。

去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公办职业院校自主设置招聘条件,探索通过先面试后笔试、直接面试、技能测试、考察聘用等方式招收高素质教师。

“要让真正符合职教需要、能承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的‘双师型’教师在职教讲台上唱主角。”深职院党委书记、校长杨欣斌说。近年来,深职院扩大招聘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引进具有绝技绝艺的大师、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工匠及传统技艺传承人到学校任职任教。

技术人才不会凭空出现,“大国工匠”不是天生而成。要为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上升通道,关键看教师。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院院长汪小根入选了2019年“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该院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跻身“国家队”行列。

过去两年,广东新增“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职业教育)10人、高职院校珠江学者17人,共有8所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设立职业教育“双师型”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培训专家工作室30个,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学校以课程、项目为依托,推动实施基于职业过程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吸引教师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打造了一批‘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复合型实践教学创新团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员在学习面点制作。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员在学习面点制作。

严要求

高质量“金课”培养大国工匠

“拆装成功!”在广东省第五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决赛现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教师覃卓庚在5分钟内蒙眼完成了汽车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拆装。这手“教学绝活”让他从138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去年起,该校启动“挤水课、育金课”,定下教师自评、教研室同行评、校内外教授评、行业企业专家评、学生评和教学督导评6个评定环节,如果均不过关,课程即被评定为“水课”。该校还主动培育一批理念正确、含金量高、考核要求严、学生好学的“金课”,目标建成300门左右。

要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高质量的“金课”不可少,教学理念、教学设备的升级换代是关键。

“这是现代冷库技术综合实训设备,注意它的管路系统原理……”为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至最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冷藏专业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言生变身“主播”,用镜头带领工作室学员走进实训室,生动地介绍设备配置、实操流程等情况。一堂课下来,学员感触颇深:“徐老师总是能把前沿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各种疑难杂症在他的课堂上总能迎刃而解。”

从曾经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到如今的全国优秀教师、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十多年间,徐言生已实现从“高工”到“高师”的华丽转身。

今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给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倒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线上教学组织能力,适应全新的课堂形式。

3月的一个清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喻甜香背起电脑,来到山坡上的一间信号较好的房子,开始网络直播上课。今年春季学期,该校上万名学生开启线上学习模式。身处湖北的多名教师克服各种困难,以直播、录播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保障停课不停学。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该校有关负责人认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色印记墙绘队在清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深扎根

产教融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师傅,请喝茶!” 精准扶贫“粤菜师傅”凉山布拖班开班仪式上, 22名“徒弟”向中国烹饪大师、中华金爵奖获得者罗福南郑重地行拜师礼。罗福南向徒弟们送上了用自己毕生经验整理而成的“粤菜宝典”,托起近3000名凉山州精准扶贫班学员“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梦想。

要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两张皮”,就要求职业教育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双师制”正是一剂良药。

在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的比赛现场, 面对复杂的维修难题,参赛学生们挥洒汗水、临危不乱、各显神通,诠释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通过实训实践,为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每年就业率均达99%以上,求人倍率达3:1,就业质量位居省内相关专业前列。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满足度高,岗位晋升时间平均缩短1至1.5年,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职业院校、本科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健全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

创新的教师培养机制,鼓励院校主动联系企业,将大师“请进来”。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自2016年起实施“双导师制”,每个专业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兼职“校外导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指导和培养人才。广东省非遗剪纸传承人、佛山市大城工匠饶宝莲,佛山市大城工匠、技术能手岑翠芹,全国技术能手、佛山大城工匠胡建武……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督促,构建起课程质量的双重保障机制。

服务地方发展,院校也乐于让教师“走下去”,积累一线经验。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农工商职业学院教师刘文在山区种植猕猴桃12年,帮助农民增收800万。该校还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技能提升等社会服务与培训,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不是闭门造车,教师必须扎根广东土地、践行产教融合。”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责任人表示,广东将继续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打开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业教育新局面。

延伸阅读:

广东每年投5亿元,只为做好这件事|立德树人 筑梦育人①

【记者】钟哲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