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东莞丨白露恰逢9月开学季,去厚街领略东莞的“岳麓书院”

文化莞家
+ 订阅

今年白露时间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庚子年农历七月二十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秋属金,金色白

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孟秋时节的结束

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白茫茫,秋分莳死塘。

——东莞方言节气农谚白露篇

此时的天气

如《礼记》中所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饮茶酿酒、祭禹王、采十白、吃番薯

是民间过白露的传统习俗

东莞虎门人陈益

是中国引种番薯的第一人

每年的9月过后

是番薯的收成时节

东莞人便开始吃番薯

或制作番薯干

草木染露,仲秋伊始。 秋高气爽风轻扬,如此美好的旅游季节,跟着小莞家共游东莞厚街,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南粤名镇。厚街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其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相传福建莆田王泰宦游至此定居,因选址“军铺”(随军眷属圩场)后面,故名“后街”,后因子孙富裕,更名“厚街”。

厚街自古商贸繁荣、物产丰富、经济活跃,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鱼米之乡”。其先后获得珠三角工业重点卫星镇”   “全国乡镇企业百强镇”  “乡镇企业先进镇” “中国钻石餐饮名镇” “中国明星镇” 等称号。

作为莞邑四大名乡之一,厚街的文化底蕴深厚,其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先后涌现了陈琏、王恪、王缜、王应遇等书法名家。同时,厚街拥有诸多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如方氏宗祠、鳌台书院、八角亭、海月岩、神仙水等,还拥有海逸高尔夫球场、大岭山森林公园、福神岗公园等一大批休闲娱乐场地,景色宜人,环境优美。

而今天,小莞家就带大家走进厚街的重要文脉所在——鳌台书院,感受昔日最高学府的新风采。鳌台书院位于厚街社区菊塘坊,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春,距今已有540多年历史。

据《厚街镇志》记载,书院是是曾任宝庆知府的王恪,在回到家乡厚街后,为勤宣德教,扶植士气,在乡族中呼吁捐资助学、建设书院,在凤林长生庙侧创建了鳌台书院。清乾隆年间,书院因日久失修而坍塌,族人又合力移建于厚街村菊塘坊菊山之侧。

王恪画像

鳌台书院是东莞市唯一一家曾有状元、 榜眼、探花留墨的书院,曾为明清两代东莞著名学府,是东莞最早的乡立书院之一,亦是明代东莞九大书院之一,唯一原址尚存的书院。2017年3月,鳌台书院被评为了"东莞新十景"之一。

刚到书院门口,静谧幽深的文化古韵扑面而来,抬头可见“鳌台书院”四个大字的石匾,由清末探花布政使陈伯陶亲手书写。相传清末民初,书院曾进行重修,陈伯陶为此欣然题字。两旁青花岗石刻成的对联“鳌海澄波看锦鳞而跃浪,彭峰耸翠兆文笔之生花”,据说由清末民初厚街乡贤王麟生所撰,寄托了厚街乃至东莞学子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亦彰显出了鳌台书院的文化内涵和职责。

书院外部青砖黛瓦,彩廊飞檐,雕刻着各种神兽,正门屋顶上的雕刻最为丰富,各种工艺精美绝伦。屋脊被分为了上下两层,布满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和山水景色的砖雕及灰雕,最顶部是一轮如旭日般的石雕。在绿色瓦片下方,是一块长长的红底金箔木雕,木雕上演绎的是一个古代的战争故事。

走进书院,地势东低西高,三进式格局,建筑分为主体建筑、两翼建筑和活动广场三部分,鳌台书院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建造过程中没有使用钉子和水泥,是东莞市首例完全按照古建筑方法进行建造的建筑,其一砖一瓦,石柱、木梁均遵循古代建筑方法,通过石雕、灰雕、砖雕、木雕、彩绘等“四雕一绘”的工艺,突出展现了岭南风格独有的建筑文化。

书院进门左侧是文物展览室,里面保存着古石匾、柱础石以及已断损成两截的大门青石对联,柱础石是2008年书院重建时发现挖掘出来的,从其外形观察,别具明清时期岭南建筑柱础石的特色。

书院两侧是回廊厢房,拾阶而上,每个厢房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厢房的走廊扶栏上都刻有石雕,是书院内的四雕之一,雕刻的内容有岭南佳果、花卉和芭蕉扇等。目前的厢房常用于布置各种展览,如书法、摄影、美术等等,还有一些已用作书画创作室。在厢房里,可以欣赏到“鳌台书院杯”厚街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的作品。

据记载,自解放后书院便被改为厚街中心小学,一直到1958年都是厚街的最高学府。小莞家在展览室还能看见当年从鳌台书院毕业的师生合照。

走进书院中堂,“师古圣贤”的木匾高悬其上,字体雄健,笔力浑厚,堪称珍贵墨宝。该木匾是清乾隆四年己末科状元庄有恭为书院移建落成而手书的。木匾之下两旁巨大的立柱上则刻有明崇祯十六年榜眼冯愿手书的对联:“学贵因时,通古今之谓士;地原毓秀,树梁栋以成材”。中堂内还摆放了一张书桌以及文房四宝,供游客书写体验和拍照。

穿过中堂,便是整座书院最高的建筑奎星楼,位于书院最后方。奎星楼是全国首例木石榫卯结构的二层仿古建筑,突出展现了能工巧匠们的独特技艺,为岭南风格古建筑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树立了标杆。这在仿古建筑中是十分难得的,鳌台书院不仅竭力还原了历史风貌,连建筑工艺都与古代一脉相承。

进入奎星楼,首先入眼帘的是矗立于楼内的孔子像。进入二楼,可以俯瞰整个书院。古时候,读书人都会在奎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鳌台书院人才辈出,书院学子誉满天下。明清时期,鳌台书院曾培育出了王缜尚书等2名进士和20多名举人,学风蔚然。近代以来,更是走出了王作尧、王永华、王荻、 王永等一大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

漫步书院, “奎星点斗”、“鳌台挹秀”、“鳌台飞檐”、“独占鳌头”、“回廊深深”、“释孔朝圣”、“厢房叠韵”、“鳌台夜色”的“书院八景”映入眼帘,“石雕、灰雕、砖雕、木雕、彩绘” “四雕一绘”的独特工艺展现其中,让人陶醉于书院美景之余,惊讶于巧夺天工之时,仿佛听到昔日学子朗朗书声……

五百春秋的风雨飘摇,鳌台书院始终坚守着崇文重教、传道授业、培育人才的赤忱初心。鳌台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以传承文化、教书育人为己任,严谨的教学培育出大批社会人才。在历经重建后,仍然遵循“弘扬书院文化,铸造厚街精神”的理念,如今已是厚街历史文化的传承基地和集展览、创作和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不仅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还举办书法、美术、摄影等文化展览、讲座,还打造了鳌台书院杯”厚街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鳌台书院杯”全国征文大赛、鳌台之夜、鳌台讲坛等多个活动品牌,使得一度断裂的文脉、记忆和精神,得以在现实中重新被接续与抚慰。

近年来,鳌台书院以其浓厚传统文化创作氛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广东省楹联文化创作基地、东莞市硬笔书法创作基地、东莞市书法协会厚街创作基地等都陆续落户在这里,“鳌台书院奖”还被指定为市书法篆刻大赛最高奖。鳌台书院现已成为厚街镇弘扬传统文化,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场所。

地址 : 东莞市厚街镇鳌台书院

自驾可在导航上搜鳌台书院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30-17:30(节假日正常开放)

飒飒秋风至,袅袅炊烟香

微凉的秋风吹来了

秋季最美的颜色

四处金黄斑驳

正是出游赏景的好时节

踏着白露迎教师节

在此,小莞家祝愿

天下所有的老师

教师节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