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东莞食品企业徐福记启动了质量节活动。
沿着地面上的二维码,一台台AGV无人搬运车闪烁着蓝色信号灯,将流水线上打包好的徐福记糖果运送到指定地点,等待车辆前来运送到全国各地。经过自动化改造后,科技让食品制作过程减少了人为干扰,降低了人员和转运过程带入的异物风险,更进一步守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9月3日上午,东莞食品企业徐福记启动了质量节活动,近8000人次员工踊跃参加,形成质量管理闭环。徐福记总裁苏强介绍,近五年来,徐福记客诉和异物客诉下降累计超过55%和60%,其他各项质量指标也都稳步向好发展。他希望,通过活动让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成为质量官,为消费者负责。
引入新技术,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对于食品企业来说,确保食品安全质量至关重要。
在徐福记的橡皮糖生产车间,经过自动化改造,昔日人力搬运过程已经变为AGV无人搬运。在运送过程中,不需要人手操作,彻底解决了此前遇到的毛发吸附风险。车间主管告诉记者,橡皮糖制作工艺需要食用油,分装的塑料盆上带油容易吸附毛发,这个难题以前一直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就不用担心了。
而在沙琪玛生产车间,尽管工艺需求让车间不能做到彻底“无人”,但通过改造风淋室、使用色选机等措施,微小的毛发异物、过度油炸的面条“火眼金睛”一一挑出去除,降低了此前的手工误差,让生产出来的沙琪玛质量更高。
无纸化控制、无人车间、检验管理……通过引入多项新技术,食品的每一项环节都更安全可控,徐福记严守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以及验证等三条食品安全防御线。
以危害分析和良好生产规范为例,食品生产中设备异物、虫害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消除异物,企业开展调查,从设计上降低或消除设备异物风险;对于虫害,则将日常监控的虫害数据进行分析,识别风险点,制定改善措施。
此外,在原材料供应上,通过建立起供应商审核制度,徐福记确保原材料供应链清晰、透明、可追溯,供应商审核一次批准率也从50%提高到89%,现场发现的原材料质量投诉下降了70%。
如今,在徐福记的食品生产车间里,已经没有QC(质量控制)人员,生产一线的员工对质量负责,原有的QC人员职能转为发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缺陷。
5年内产品客诉下降累计超过55%
质量控制过程细致又复杂,正是通过持续改进,使用先进技术,企业筑起了食品安全的防御线。徐福记营运总经理虞湛介绍,5年来,企业除了产品箱码的追溯,还主动收集消费者反馈,分析建立减缺陷项目进行改善。
“最开始的一年,我们收集到900多条客诉,加班加点进行排查,分成五大类20多项进行改善。”虞湛说,经过5年多的持续改进,徐福记客诉和异物客诉下降累计超过55%和60%,其他各项质量指标也都稳步向好发展,企业正向“零缺陷”的目标奋进。
除了严控生产环节的质量,食品出厂后的储存销售环节也都可追溯。如在货架上可能面临的虫咬等问题,徐福记不仅加强封口包装质量,还鼓励销售人员在卖场进行现场维护,降低了质量安全风险。
为了吸引更多员工参与,此次徐福记质量节活动设计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快闪答题、优秀示范线评比、线上答题等,吸引了近8000人次的员工踊跃参加。
“徐记扎根东莞,致力于东莞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强大的质量安全模块,并且追求高质量的产品控制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活动开幕式上,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少华说,食品行业是东莞市的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他对徐福记的食品质量安全寄以厚望,“质量和安全互为一体,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才是最好的产品。”
【记者】欧雅琴
【摄影/视频】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