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时“光”40年,40年沧桑岁月
光明从农场变身科学城
在发展巨变的背后
是无数拓荒者、建设者、奋斗者的精彩故事
“点亮光明40人”系列报道
精选光明发展历程中
具有代表性的40位人物
以“点亮光明”为主题
通过他们背后的奋斗历程
讲述特区四十年中的光明故事
20多年前,福建人黄诗华和大多数怀揣着梦想的人一样,来到深圳,白手起家。如今,他一手创立的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圣达”),已跻身国内拉链十大品牌。
从几十个人的初创团队
到如今拥有800多名员工
年生产量超过3.6亿条
黄诗华的秘诀是:脚踏实地
提高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战略转型 破茧重生
事实上
发展过程中
华圣达也并非一帆风顺
而是经历了两次意义重大、
生死攸关的战略转型
创业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圣达主要做的是箱包码链,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准入门槛低,导致市场出现恶性竞争,产品利润越来越低。
2007年,公司转向生产难度更大、产品净值更高的条装市场,专注做服装拉链。“产品供应链更长,更能凸显公司的品牌效益。”黄诗华介绍说。
进军条装市场后,华圣达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拉链市场分淡旺季,冬天外套大衣销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夏季需求则显著下降。这也导致不少客户的货款拖欠时间长,公司流动资金不足。
如何盘活资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2013年
黄诗华和他的团队决定采取“走出去”战略
——到国外做推广,接触国际品牌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
完整的加工链条
强大的生产能力
华圣达很快赢得了众多国际品牌的青睐
创新求变,成了华圣达的基因。为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决定到海外设厂。2014年9月,华圣达在柬埔寨开设的工厂正式投产,成为了第一家在海外设厂的中国拉链企业。
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企业
依靠科技创新与管理进步
做世界级拉链企业
是公司的发展愿景
创业初期,黄诗华就考取了中山大学的MBA。对于人才培养,华圣达更是不遗余力。华圣达拥有一套自己的培训体系,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设立了业务标准。2014年,华圣达作为广东唯一入选的企业,成为我国《拉链术语》这一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此外
公司重视打造核心技术
拥有诸多产品研发专利
2016年投产的轻柔塑钢拉链
是业界首创
目前
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多合一产线自动设备
正在研发的智能检测设备
染整自动化标准对色系统等
“今年初,在市场大幅度萎缩的背景下,我们坚持不减员、不减薪,和800多名员工共进退。拉链行业的技术专业性很强,员工是华圣达最宝贵的资源。”黄诗华说。
放眼未来
黄诗华说
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华圣达能成为更加知名和
畅销的全球拉链品牌
内容来源 |宝安日报 绿色光明网
编辑 |李可
校审 |赖飞扬 陈圆圆 洪俊佳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