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你知道新丰这些抗战史吗?

秀美新丰
+ 订阅

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是每个中国人民

乃至世界人民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75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万众瞩目之下

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这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

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新丰的小伙伴们

你是否知道

新丰这片红色热土

也发生过许多抗战往事

怀着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热爱

快跟团团一起来学习

新丰的红色历史故事吧!

早在1938年初以来,中共地下党员周冷、李光中和中共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就在新丰开展宣传抗日,尤其是梁泗源、张雪斋、梁云康在梁坝举办抗战学校,成立了抗日宣传队,取得了一定的宣传影响。后来,当日本鬼子屡次进犯新丰的时候,新丰军民齐心协力,敢于亮剑,敢于牺牲,展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梁坝抗战学校

为了唤醒群众,团结抗日,培养抗日救国人才,1939年1月,梁泗源、梁云康和张雪斋等几位进步青年在梁坝犁头围办起了抗战学校,首期招收学生40多人。学员通过学习,做到能读、能出墙报、能唱能说,能下乡宣传。并通过纸马宣传队形式在翁源周陂、新丰回龙、沙田、梅坑、丰城等地村庄表演宣传,吸引和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唤醒了新丰抗日民众,也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新丰发展打下了基础。

(▲梁坝抗战学校遗址)

教导团血战梅坑张田

1939年12月,占据广州的日本侵略者,为打通粤汉线,命驻守在广州近郊的近卫师团及第18师团日军,经从化、龙门进犯新丰。24日,日军派出7000余人,由龙门永汉、吕田进逼到达梅坑。国民党新丰县县长葛天贪生怕死向东逃窜。受中共党组织推动和影响的驻翁源南浦国民党军第十二集团军教导团,奉命到新丰梅坑阻击日军。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人,教导团阵亡营长1人,连长3人,学员130多人,受伤数百人。

(▲张田猪屎岭,教导团战斗遗址)

天堂村抗日根据地

天堂村,是新丰县沙田镇天中村的一个自然村,与从化、遥田交界,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

1944年冬,当日军进犯沙田时,中共领导的沙田民众抗日武装力量,会同国军154师在相公祠后背山挖掘战壕,构筑工事,与钳颈岭互为犄角,截击由从化吕田来犯的日寇。经过训练的天堂村自卫队员,在天中村水口钳颈庙参加了抗击日军的战斗。此战毙伤敌人17人,缴获弹药一批,击毙战马五匹。

1945年4、5月间,北江支队长邬强带领队伍在天堂村召开会议,组织策划抗日活动和训练队伍。1945年夏,西北支队长蔡国梁带领一个连队在天堂村隐蔽了一个多月,得到当地群众和进步人士潘家杰的大力支持,渡过了难关。

(▲天堂村集训旧址)

鸭卵塘抗日阻击战

1945年6月10日前后,日军第三次进犯新丰,也是从广州经从化进入新丰,国民党新丰县县长邓煜华弃土潜逃。时值夏荒,粮食短缺,百姓纷纷避居深山。日寇找不到粮食,便巡山搜刮,均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从梅坑到新丰县城一带已经被日军占领,并在此驻扎。12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向翁源进犯;一路向连平方向进犯,企图夹击江西赣南。进犯连平这一路日军有一千多人,排除先头部队数百人,从新丰县城出发,以便衣队先行,中午到达马头附近,此外道路沿江而下,左边有乌石岗和老马头后背山,山上易于观察和发现敌情。

此时,刚成立不久的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派郑培绍、谭何梅率领一个班,从驻地向新丰方向侦察敌情。刚到一个鸭卵塘的地方,即与日军相遇,于是侦察班立即投入战斗,阻击日军。战斗中郑培绍、谭何梅两位战士英勇牺牲。鸭卵塘战斗打响后,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队长郑大东即率队登上乌石岗后山,配合侦察班阻击日军。在敌我力量悬殊,武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游击队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正气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显示了新丰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精神。

(▲鸭卵塘抗战旧址)

民众自发抗战

蒲昌大刀队:

1939年12月25日,日寇在新丰梅坑与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教导团激战,日军侵占梅坑以后,在张田村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抢掠物资,大开杀戒,之后,沿着广韶公路继续北上,进犯粤北。

12月27日,日寇进攻回龙蒲昌,开明人士罗子谦,见日本鬼子突然到来,他鸣锣通知全村壮丁,拿起武器,英勇抵抗,即被日军杀害。1939年的早些时候,当梁泗源带领抗日纸马队来到蒲昌进行抗日宣传时,罗子谦就提出,要联合起来,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成立义勇队抵抗日军入侵。于是蒲昌成立了大刀队,当日军进犯时罗杰灵等10多名农民大刀队员,组织起来,拿起大刀,英勇迎战,冲向日军。日军用机枪扫射,大刀队员牺牲7人。

四天后,蒲昌许屋当地群众继续支持在此截击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63军部队,为抗日军队送水送饭。此间,当地群众和大刀队员牺牲11人,被烧毁民房400多间,烧毁山林上万亩,被杀生猪100多头。

(▲回龙蒲昌战斗阵亡将士墓)

来石刀枪队:

距离蒲昌村不远的回龙来石村,原名雷石村,来石村人素有血性和家国情怀。村民陈子奎很早就接触到先进思想并参加了革命,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连长,参加过“一·二八”上海松沪会战。

因不满当时国民党消极抗日主张,1939年冬,陈子奎回到了家乡,并在家乡组织训练农民抗日武装。当得知日本鬼子从广韶公路北上要经过来石村的消息后,他带领十二名抗日队员依据途中有利地形进行设伏。在日本鬼子到达时,陈子奎率队突然实施袭击,并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战斗,但终因武器过于落后和寡不敌众,十二名抗日队员最后全体壮烈牺牲。

(▲抗日英雄陈子奎曾参加一二八抗战,此为一二八抗战烈士陵园)

梅坑大刀队:

在1940年,梅坑、张田、大岭等村的青年农民,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大刀队。

这个大刀队骨干信奉“仙公”,自称有“法”,能“封刀封枪”“刀枪不入”,开展训练,随时对付来犯之敌。1945年4月4日,日军又再次进犯新丰梅坑,为了保卫家乡,大刀队又迅速组织起来,在队长朱远华带领下,队员个个摩拳擦掌,誓死杀敌,集中在梅坑龙皇宫附近的坳头塘共同起誓齐呼“坚决杀敌,保卫家乡”。

当日军到达梅坑圩时,队员成群结队,向敌人冲去。最终大刀队因寡不敌众,立即撤退,撤往深山。

在敌我力量悬殊、

武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

新丰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杀敌

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

正气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

彰显了新丰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敢于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

和爱国主义精神

他们的事迹不会被遗忘

这份理想信念的火种

和红色传统的基因会一代代传下去

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缅怀先辈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中华儿女,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吾辈,当自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