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就得,唔得返顺德”“识做、搞掂、坚嘢”“转得快,好世界”……顺德本地人将当地的方言俚语称为“德语”。改革开放40多年,善于赚钱的顺德人向来“多做少讲”,十分低调。但是,回顾改革开放每一个关键阶段,总有经典“德语”产生。
如实施“工业立县”的“五子登科”,支持乡镇骨干企业的“船大抗风浪”,形容产权改革的“靓女先嫁”“转得快,好世界”,比喻行政体制改革的“拆庙搬神”,坚定改革决心的“不争论、不埋怨、不停步”,还有顺德最引以为傲的“识做、搞掂、坚嘢”和“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
“奋进之路——顺德发展成就展览”。戴嘉信 摄
日前,“奋进之路——顺德发展成就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走进该展览的第三展区,一面烙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一些经典的“德语”金句的改革烙印墙气势恢宏,令人十分震撼,充分展示了顺德人敢为天下先的精气神。这些经典的“德语”金句你都懂吗?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吗?下面我们挑选其中一部分,来重温顺德发展的光辉岁月。
“奋进之路——顺德发展成就展览”第三展区。戴嘉信 摄
1、五子登科
——1983年,时任顺德县委书记欧广源到苏州、杭州等地考察后提出“五子登科”策略,下决心要在顺德发展乡镇企业。所谓“五子登科”即:路子、班子、才子、票子、点子,这是对顺德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形象比喻。“路子”,即找准顺德“工业为主,集体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班子”,是选一批年富力强的人做镇委书记;“才子”即吸引和重用人才,以才求财,以才生财;“票子”,就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点子”,就是用足用活政策,拿出具体措施。
2、四套马车一齐上
——20世纪80年代,顺德实施“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实行集体个体并举方针,“四套马车(县、区、乡、个体)”一齐上,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
3、船小好掉头,船大抗风浪
——指的是顺德乡镇企业从以小型为主走向扩大企业规模办骨干企业,建立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转移。
4、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20世纪90年代初,黎子流担任广州市副市长、代市长,“当时广州人口有七八百万,困难很多,矛盾也不少,听得我头脑发晕”。在千头万绪中,他找到一个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民生用电,并要求一年之内解决,“如果这个没解决,我自动返顺德”,就有了这句流传至今的金句“得就得,唔得就翻顺德”。这体现了顺德敢闯敢拼的精神,还有即使出外闯不出名堂,身后的这片热土照样能让敢干的英才有用武之地的自信。
5、识做、搞掂、坚嘢
——“识做”意思是“会干、灵活”,“搞掂”指善于执行,“坚嘢”是说产品质量过硬,信得过。1994年1月3日,《羊城晚报》刊登“可怕的顺德人”广告,第一次公开刊登这句话。
6、敢饮头啖汤
——“啖”在粤语中是“口”的意思,“头啖汤”即“第一口汤”。改革开放初期,顺德不畏困难,冲破禁锢,大胆探索,这种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被当地人贴切地比喻为敢饮“头啖汤”。
7、转得快,好世界
——1996年底,顺德市镇两级的1001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转制完毕,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政企关系,成为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转得快,好世界”从此成为当地流行语。
8、可怕的顺德人
——1992年5月10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北人南行记”栏目刊发题为《“可怕”的顺德人》的报道,“可怕”是指顺德人勇于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质。之后,“可怕的顺德人”成为顺德最广为人知的精神标签,被不断引用和传播。
9、拆庙搬神 乌纱帽革命
——1992年,顺德获批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率先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场“自我革命”历时10个月零8天,从1992年5月5日开始到1993年3月13日,将全市51个党政机构精简至29个,部门内设机构减少了125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由1200多人减到900多人。
10、靓女先嫁
——1993年,顺德决定通过政府独资、控股、参股经营等方式,对公有、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当时,顺德市委领导把质优盈利首先转制形象比喻为“靓女先嫁”,鼓励、引导企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敢于突破。
11、搞得好起楼,搞不好跳楼
——1993年11月5日,顺德市政府召开市属工业转换机制工作会议。11月16日,市转换机制工作现场会在美的集团召开。11月22日,包括华宝集团、顺德糖厂等在内的顺德市第一批转换经营机制的市属企业签约。签约仪式现场,顺德电机厂法人代表谢建雄代表企业发言中留下了一句经典语录:“搞得好起楼、搞不好跳楼!”
12、不争论、不埋怨、不停步
——20世纪90年代,顺德改革面临巨大压力,顺德人将邓小平提出的“不争论”引申为“不争论、不埋怨、不停步”,进一步坚定攻坚克难、推进改革的决心。
13、放水养鱼
——20世纪90年代后,顺德家电、家具等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后,政府采取“放水养鱼”思路,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在环保、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规范引导,减少行政力量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更多地用市场的手来推动产业发展。
14、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要用全世界的人才
——这是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在2003年提出的金句,精炼总结了美的海纳百川、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人才观。正是这种的开放重才的理念,让美的在国内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5、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
——2005年,顺德举行顺德区域形象推介语全国征集活动,由顺德民营企业家黎伟瑜创造的“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入选,从此成为顺德响彻全国的品牌标识。
16、重燃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2018年7月30日中共顺德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发言时领读了《经济日报》以“顺德当年”为题的报道文章编者按和结语,让大家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焕发那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可怕的顺德人”的精气神,抓改革、促发展,这是顺德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献礼。
17、村改攻坚战
——2018年4月16日,顺德区召开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千人动员大会。大会提出,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对顺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一场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由此拉开了全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大幕。
上面的这些“德语”金句,你pick哪一句? 1、五子登科 2、四套马车一齐上 3、船小好掉头,船大抗风浪 4、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5、识做、搞掂、坚嘢 6、敢饮头啖汤 7、转得快,好世界 8、可怕的顺德人 9、拆庙搬神 乌纱帽革命 10、靓女先嫁 11、搞得好起楼,搞不好跳楼 12、不争论、不埋怨、不停步 13、放水养鱼 14、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 15、重燃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16、村改攻坚战 提交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