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病,其实就是慢性镉中毒。
镉,是一种重金属,是作物生长和人体发育的非必需元素,环境中的镉不能生物降解。
食物和饮水是居民镉暴露的主要来源
由于某些地区使用含镉磷肥及污水灌溉等,使得土壤中镉含量增加,继而被某些植物取而进入食物链。
如我国上海市郊的川沙污灌区、松江炼锌厂地区,吴口工业区等地土填中的含量已超过背景值100倍左右,最高的酸溶性含量达130mg/kg已直接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
植物极易吸收土壤中的,使作物体内含量增高。水稻对的富集作用很强,其含量可为水的800倍。
镉对人体的影响
镉可引起肾、肺、肝、睾丸、脑、骨及血液系统毒性,被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ATSDR)列为第6位对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73处,身长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重症患者难以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
“痛痛病”的来由
慢性镉中毒最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两岸地区,由于神通川上游某铅锌矿的含镉选矿废水和尾矿渣污染了河水,使下游用河水灌溉的稻田受到镉污染,而造成稻米中的镉含量大大增加。当地居民因长期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使镉在体内大量蓄积而引起慢中毒。因得病后日夜全身剧烈疼痛,故又称为痛痛病。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痛痛病的临床表现
痛痛病病人多为40~60岁以上多胎生育妇女,男性病例较少。病人先是劳累时腰背疼痛、继而发展至肩、脚、膝、髋关节等部位疼痛,休息后消失。随病情加重,可发展至全身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重者四肢弯曲变形,脊柱受压也缩短变形,全身多发性骨折等。该病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最后病人多因极度衰弱及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镉在机体的蓄积作用很强
此病发病缓慢,镉经过长期的蓄积达到一定程度才发病,最短潜伏期为2~4年。由于镉蓄积性很强,镉在体内的半减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毒物。本病无特效疗法,死亡率很高。预防措施除保证土壤中镉不超过1.0mg/kg外,世卫组织建议成人每周摄入的镉不用超过500ug。
痛痛病不只在日本发生过,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现,我国广西某些地区,曾有人患有痛痛病。痛痛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体内积蓄的镉也没有安全有效的排除方法。因此,消除镉对环境的污染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防止痛痛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精彩好文
“霉”有好也“霉”有坏
新居住户都有的甲醛烦恼,到底该怎么解决?
扎心了!睡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同床共枕最久的竟然是——
断头还能活一周以上!怎么才能彻底除尽你——蟑螂!
作者:林贤雪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手机/微信/QQ:15815537077,谢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