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曝光台追踪|雷州迅速全面开展违法经营野生动物大排查

南方曝光台
+ 订阅

最新消息:

雷州市迅速强力打击

整治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

9月1日早上6时,南方曝光台曝光雷州市乌石镇港区个别餐馆非法买卖并作为食材,吃鲎成风,涉及大天然饭店、海首佳海鲜大排档、328大排档、金哥海鲜大排档、兄弟煲城、一品香菜馆等餐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对此,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查处。市委书记张仁建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分管副市长陈玉虹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展地毯式排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并请市纪委介入,严查有关责任问题。”

9月1日上午,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从9月1日起,全市各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全面开展违法经营野生动物大排查。当天,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236人次,车辆62台,检查全市范围内的餐饮店843间,农贸市场51间。

微信图片_20200902100100.jpg

在大排查过程中,发现6间餐饮店非法经营野生鲎25只。我市组织强大的力量着重对媒体曝光的乌石镇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当天,在乌石镇共排查餐馆、渔排餐厅和海产品交易点37间,发现当地有餐饮店六仔大排档、一品香菜馆、金哥大排档、海首佳海鲜大排档、新港海鲜大排档等存在非法经营野生鲎的行为。在全市的行动中,还在覃斗镇流沙圩查获非法经营野生鲎1只。目前,我市对上述非法经营野生鲎行为进行依法严肃查处,公安部门也迅速介入,并带回1人进行调查。

微信图片_20200902100056.jpg

9月1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保护野生动物专题部署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深入剖析原因,对当前全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议强调,防源头、截流径、抓市场、控餐桌,重拳出击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绝不手软。全市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刻汲取教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举一反三、常抓不懈,全面整治坚决打击。下一步,一是全面再部署,切实抓好野生动物的保护,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清理清查,抓好源头排查;二是全面再行动,加强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与镇(街)协作,强化联动,通过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严厉打击各类保护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要加紧侦查取证,一旦涉及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三是全面大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镇村和各种媒体要大力宣传如何保护野生动物,拓宽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文明习惯渐成风尚;四是启动强问责,雷州市纪委监委已成立调查组全面介入,并由市纪委副书记率队专班跟进,对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存在失职行为进行追责问责,绝不姑息。处理结果将第一时间向新华社及省级有关媒体公布。

【记者】朱红鲜

早前报道:

9月1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最严“禁野令”下,清远湛江江门仍有人卖野味》报道。针对该报道,清远市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该局已依法对违规经营的商家进行查处,对涉事档口立案调查,并将针对辖区重点市场进行全面巡查,对违规违法售卖野生动物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江门市蓬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牵头相关部门采取行动,对报道提及的商家进行检查,对1家店铺进行立案调查,2家店铺进行查封,暂扣疑似“黄喉拟水龟”(俗称“石金钱”)16只。

违规贩卖野味 

清远迅速查处相关档口

1日上午,记者在清远农批市场 2号楼37-39档看到,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已经对档口进行查处。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了解到相关新闻报道后,联合清城区公安分局、森林公安、林业局、洲心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发现市场47档、37-39档有蛇类储存。目前涉事档口已经进行查处,所有蛇类已经交由清城区林业部门负责进行处理。

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清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加大巡查次数和频率,重点关注重点市场,“将落实市场主体责任,禁止各类野生动物贩卖,加大巡查力度,针对违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呼吁广大群众,不要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发现有违规售卖野生动物的现象,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外,清城区针对辖区大型市场,安装了171个摄像头,弥补巡查空隙,针对重点市场、人流密集的市场,计划实现监控全覆盖。

江门市蓬江区展开联合执法 

暂扣耙冲市场16只疑似“黄喉拟水龟”

9月1日上午,耙冲市场已于今年1月30日终止运营,并停水停电。9月1日早上8时半,蓬江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耙冲市场工作专班,对耙冲市场实地检查。经检查,耙冲市场内仍有2家售卖龟类等水生动物的店铺开门营业。执法人员进入每家档口,逐一详细检查,对可以确定为可食用的水生动物的,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其停止销售,并作清场处理;对暂时不能确定为可食用、涉嫌为禁止食用的水生动物的,采取查封扣押处理,并委托专业部门鉴定。

金钱龟

金钱龟

在一家店铺内,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疑似“黄喉拟水龟”(俗称“石金钱”)16只。经初步调查,经营者称该批疑似“黄喉拟水龟”是其今年8月中旬从广西桂平市江口镇富甲龟鳖养殖场采购、违规私自偷运进场的。由于现场不能确定该批产品是否“黄喉拟水龟”,蓬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批水产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并委托省级鉴定机构鉴定。下一步,将根据鉴定结果依法处理。

执法人员对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曝光的涉嫌可以订购竹鼠的经营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店铺目前仍经营甲鱼、鳄鱼龟等水产品,未发现竹鼠、蛇等陆生动物。经询问,该店经营者称近期没有售卖过竹鼠、蛇。行动中,媒体曝光的涉嫌售卖疑似“黄喉拟水龟”的水产店未开门营业。目前,蓬江区市场监管局已查封该店铺,并通知经营者限期协助调查。

下一步,蓬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大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对耙冲市场实施封闭管理,做好督促搬离和检查工作。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行为进行大排查”的专项行动,对集贸市场、餐饮企业实施排查,发现经营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立即查处。

此外,结合当前开展的“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公益活动,蓬江区将通过张贴海报、公益大屏幕宣传片等形式加大 “禁售野生动物”的宣传力度,同时呼吁广大群众,不要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记者】黄玉熹 戴惠甜 曾亮超 梁文悦 朱红鲜 

【通讯员】梁永超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谢日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