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东|“南狮活化石”——松岗七星狮舞

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 订阅

“七星狮”舞是南派狮子中的一种,成名于民国初年,为区别于“三星狮”而取名“七星狮”。“七星狮”舞在松岗约70多年历史,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松岗地处珠江三角洲。七星狮舞在松岗等地流传的历史,自清末民初起,至少已有百余年,与当地民众怀念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有关。

松岗的原住民多为文氏后代,每年的七星狮舞表演必定要在文氏大宗祠前举行,蕴含了对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尚武精神的推崇和传承之意。

松岗七星狮与其他狮舞表演的主要区别,在于伴奏的锣鼓乐节奏为“七拍半”,且有“骝马步”、“彪步”等多种舞蹈步法,有“狗型”、“伏虎型”等数种造型。

它保留了传统“七星狮”的完整套路舞法,具有文武双全的特点,分为文狮和武狮。

文狮和武狮主要以颜色和服饰区别,同时也代表着三国时期不同人物。黄色醒狮是文狮,代表刘备,其舞步以轻柔慢为主,俗称“举头不留面”。

武狮穿黑、红、白服饰,分别代表张飞、关羽和关平。黑色醒狮的舞步有力起劲,红色和白色的醒狮舞步稳健、扎实、有力。

文狮的主要舞法为“写书法”,武狮的主要舞法有“斗蛇”、“斗蜈蚣”、“斗螃蟹”、“斗鲤鱼”、“踩砂锅”等,极具沿海岭南鲜活的特色。

“斗蛇”、“斗蜈蚣”、“斗螃蟹”、“斗鲤鱼”这四种醒狮玩法共同特征是有醒狮同动物玩耍、“吃东西”等生动活泼的动作。

其中,“斗蛇”最具特色,亦最为惊险。与其他几种玩法的动物是以道具摆放或制作而成不同,“斗蛇”所斗的是活生生的眼镜蛇,表演者需长时间以狮舞形态与活眼镜蛇缠斗,并将蛇吃进狮嘴里,再扔出。表演惊险刺激,考验舞狮者的能力,为狮舞表演中所罕见。

松岗七星狮特色鲜明,是当地村民精神信仰的传承和寄托,这对研究松岗当地村民民风、民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保留了传统“七星狮”的完整套路,特别是“斗蛇”技艺更是一绝,是研究我国南狮舞蹈流变过程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很历史文化价值。

松岗七星狮舞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