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惠城 | 教育惠民!今年哪些学校要开建?

惠城发布
+ 订阅

开栏语

为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推进“3+2”系统工程建设,在惠城区进一步营造牢记使命、竞逐一流的浓厚发展氛围,进一步点燃主人翁激情,推动惠城区高质量发展,为国内一流城市建设贡献惠城力量,惠城区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惠州电台等媒体共同策划“高质量发展看惠城”栏目。

本栏目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惠城建设一流中心城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以及群众和社会关心关切问题,如营商环境、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交通框架、大健康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品质、社会治理、教育惠民等方面,开展主题式采访宣传,为惠城区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共同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敬请垂注。

今年秋季,惠州市第十六小学开始招生,家住市区江北海伦堡的刘先生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刘先生的儿子今秋上一年级,之前看到小区旁的十六小动工开建,就开始多方打听什么时候招生。如今,虽然因为学校还在建设中,学生只能暂借读于第三十九学校,但用刘先生的话来说“这只是暂时的,等学校建好,儿子就能在家门口上学了。”

惠城区第三十九学校开展读书活动。

孩子读书,一向是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惠城区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大力度推进学校、幼儿园建设,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位学生,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关键词:学校建设

两所新学校今秋开学

近几年来,惠城区新建学校和幼儿园,成了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在市、区网络问政平台上,关于新学校建设进度也是群众询问的热点。

惠城区第四十二学校。

随着新学年开学的临近,学校建设任务一刻也没有放松。值得欣喜的是,德威江誉诚小学于今年秋季学期按时建成开学,第十六小学也正式招生(学生暂借读于第三十九学校)。另外,第五小学、第三十一小学正在紧张施工中。

惠城区教育局局长林初明告诉记者,当前正值实现教育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将结合惠城区教育资源分布现状,着手开展惠城教育事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将结合市、区城市建设要求,以“丰”字交通轴线沿线区域、金山新城、新住宅小区、产业聚集区等片区为重点,做好教育资源布局规划与项目谋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过去6年增加公办学位43646个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

“虽然每年新建2至3所公办学校、十几所幼儿园,但学位供需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惠城区教育局局长林初明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压力不可谓不大。

近年来,惠城区的入学人口是在不断攀升。如2017、2018、2019年秋季学期比上一年同期净增约8600人、12800人、11300人。2019年单单一年级新生就比上一年增加了2930人,按照标准化班额,就需要增加66个班,按每所学校一年级6个班的设置,就需要增加11所学校。不仅如此,学校建设用地不同于商业用地,还需要提前规划、盘整划拨,耗时较长,也影响学校建设的进度。

为进一步缓解学位紧张,2014年以来,惠城区教育局结合实际,通过制定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中小学建设专项规划、新建及改扩建学校、整合资源、增班扩容,以及在民办学校设立公办班等措施,累计新建成学校16所,增加公办学位43646个。

不仅如此,惠城区教育局还坚持“公民办并举”政策,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制定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暂行办法,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民办学位给学龄儿童。2014年以来,改制民办学校2所,新开办尚书实验学校等6所民办学校,增加民办学位12180个。

林初明说:“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与区代建部门一道,加紧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保障适龄儿童的上学需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

组建幼教集团,购买1万个优质普惠学位

近年来,惠城区教育局坚持一手抓新建、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扩大公办园设点布局,扩充普惠性幼儿学位;一手抓规范,既抓好小区配套园整治,又抓紧小区配套园协商移交接收工作,并将高价收费的小区配套整改成普惠性幼儿园,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加快形成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乡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中海实验幼儿园开展实践活动。

今年秋季,东安幼儿园、凯旋城幼儿园将投入使用。同时推进惠城区第三、第四幼儿园和汝湖镇、横沥镇中心幼儿园、芦洲镇芦岚幼儿园及河南岸第二中心幼儿园等6所公办园建设,今年年底力争完成5所的建设,并收回承包期满的大湖幼儿园,办成公办园,可增加公办学位2420个。

惠城区还制定并落实《惠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方案》,接收一批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园。过去几年,完成万林湖幼儿园、佳兆业幼儿园、国华新城幼儿园等15所整改成普惠性幼儿园,同时积极引导非普惠性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过渡,鼓励创建“保教示范园”,优质普惠。今年,惠城区教育局推进改革,开拓创新,实施集团化管理,购买补充一批公办学位。组建6个幼教集团,采取“龙头幼儿园+协同发展幼儿园”的“1+6”组建方式,将36所民办幼儿园纳入集团化管理,购买1万多个优质普惠学位,较好解决了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均衡发展

让城乡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今年8月,惠城区教育系统校长换届,不少市区中心区的副校长,被派往农村学校担任校长,把城市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带到农村学校。

麦地小学大队辅导员高彩玲老师授中队旗。

城市优秀、骨干教师被派往农村学校任教,是惠城区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城区重点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齐步走”工程,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惠城区教育局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镇(街)、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民办学校之间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的差异,使惠城区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达到基本均衡的要求,让城乡孩子基本都能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将把全域均衡、优质均衡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抓住建设一流中心城区的契机,健全城乡统一、支持农村教育、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教育精准帮扶。”林初明说,同时,继续通过优质学校帮扶带动、信息化推动、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的课程、师资、管理资源“共享”,补短板和扩优质双管齐下,让城乡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关键词:文明创建

千师访万家,文明携手同行

据介绍,惠城区教育局坚持落实责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广泛宣传,创新载体,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开展“共创文明城”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共创文明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等倡议书、教师入户家访和微信群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明创建工作,提高市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同时,各校(园)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有效阵地,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创建标语,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是开展“走进万千家庭,文明携手同行”活动,通过“千师访万家”活动,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扩大家访覆盖面,发动广大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创建,使文明新风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形成浓厚氛围。

三是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加大对校园关键部位和卫生死角开展卫生整治力度,绿化美化校园。重点围绕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要求,做到校园环境整洁、秩序良好。积极配合镇(街)及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