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汕头的海货、手打牛肉丸,来自湛江的“扶贫明星产品”,来自江门的月饼、新会陈皮,来自揭阳的鲍鱼、鲜虾及茶叶,来自惠州的腊肉、盐焗鸡……8月30日,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进入第三天,络绎不绝的广州市民涌入现场,饱尝美食之余,用实际行动参与消费扶贫,满载而归。
汕头展区
元贝蚝干抢手商家忙补货
潮汕人家必备佳果到羊城
“这两天,紫菜、元贝、蚝干都卖得比较好。”8月30日上午9时许,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汕头市展区,一家参展企业的员工进入展馆就开始忙着补货,随着一袋袋紫菜、一箱箱海产品陆续打开,“干货”满满的展位迅速被购物的市民们团团围住。
■8月28日,汕头市副市长陈武南(左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曾锡洪(左三)在广东脱贫攻坚成果展汕头展区。
“这是林檎,又叫番荔枝,29.9元不卖,9.9元拿走。”带着潮汕地区优质水果林檎参展的陈泽君,一边将新鲜水果分装到垫着绿叶的果篮里,一边向驻足围观的市民介绍,“每年中秋,林檎都是我们潮汕人家必备的佳果。剥开就可以吃,很甜的!”
现煮现吃的潮汕头号美食手打牛肉丸深受市民游客喜爱;包装上标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潮南“西瓜红”甘薯分外醒目……在汕头展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汕头展区面积比去年大了一倍,集中展示了汕头7个县(区)20家企业共200种扶贫产品,规模上更胜往年。
来自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的黄金百香果、功能稻、优质大米、林下走地鸡蛋等“汕金桥”系列精准扶贫产品,已成为许多人家餐桌上的 “健康组合”。“蛋鸡场建成后,贫困户积极性并不高。”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讲述了扶贫鸡蛋背后的故事,经过动员,贫困户分组进行投标,中标的贫困户通过经营蛋鸡场,开展林下养殖实现增收脱贫,同时定期分红给其他贫困户,有效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近年来,汕头市积极探索消费扶贫的“汕头样本”,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的汕头市消费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广东省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汕头),在12家生鲜超市和25家供销社农村电商驿站设立消费扶贫专柜,实现扶贫产品从基地直接进入市场,引导更多市民“认购促销”参与消费扶贫,带动5000多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惠州展区
古法酿制蜂蜜酒酒香醉人
生态放养胡须鸡皮爽肉滑
“来,试一杯我们的祖传蜂蜜酒。”
“哇,有股蜂蜜的味道,口感很特别哦。”在惠州展区,一位声称平时不喝酒的胡先生,忍不住多试了一杯。
“快来买,原价128元的盐焗鸡,今天卖68元一只,还送一盒初生蛋。”
据惠州展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惠州动员了16家企业参展,参展农产品达100多种。比较受欢迎的,有龙门丝苗米、罗浮山百草油、龟苓膏、蜂蜜酒、多祝腊味、生态鸡等特色农产品。
■市民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惠州展区选购腊味
新快报记者逛展发现,惠州展区最受欢迎的要算多祝腊味的摊位,不时围满了来试吃、购买腊肠的人,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老广州。腊肠本来就是老广最爱,加上销售人员介绍说,这些腊肠都是用供港猪肉、低钠盐制成的,因此很多人争相尝鲜。新快报记者看到,很多人试吃后,感觉口感不错,就直接下单购买了。据介绍,散装的腊肠一斤卖到了62元,300克包装的则卖到了48元一袋。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参展第一天就卖了1000多元,第二天更多人光顾。
胡须皇的摊位前,也不时有人驻足。工作人员推销道,他们在惠州龙门养的胡须鸡都是生态放养的,脂肪少、肉滑,吃起来不油腻。现场售卖的鸡有包装冻鸡、冰皮白切鸡,也有东江古法做的盐焗鸡等。现场不时有人试吃盐焗鸡。“原价128元的盐焗鸡,今天卖68元了,还送一盒初生蛋。”听到优惠,不时有人扫码下单。两位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来自贵州的美女也好奇地咨询了起来。
来自惠州惠城区的蜂蜜酒摊位也有很多人过来试喝、购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蜂蜜酒做法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一支酒卖到了168元,参展第一天就卖出去2000多元。销售人员说,来参展的目的也不在乎销量,更注重于产品推广。新快报记者看到,展区里还有来自龙门扶贫基地带来的蝴蝶兰等花卉。整个惠州展区的产品非常丰富。
湛江展区
扶贫明星产品一个都不少
独创海味薯粉新奇又好吃
“以前我经常在广交会做翻译,现在变成了参展的客商。”在湛江市脱贫攻坚成果展区,参展的廉江市橙乡人家农业公司副总经理麦丹说,今年她带来了火龙果、蜜薯、冰糖木瓜等湛江优质扶贫农产品。
■琳琅满目的湛江扶贫产品
参展期间,有时错过饭点,麦丹索性就吃点蜜薯。“饿一顿算什么,我在村里碰到的扶贫干部,他们才是真的能吃苦。”她说,通过采取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公司在廉江市垭坭塘村和龙飞村两条贫困村一共种植了200多亩火龙果及燕窝果,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教会他们种植技术。此外,公司还分别在遂溪县、雷州市大规模种植冰糖木瓜和蜜薯,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那毛番薯、廉江红橙、安铺老马木薯、红心火龙果、海红飘香米……走进湛江展区,一份扶贫产品目录公开了湛江市评选出的104个扶贫明星产品。“这些明星产品基本上都参展了。”湛江市享爱食品公司总经理杨富民说,今年,湛江市有52家扶贫企业及合作社,共166种扶贫产品参加脱贫攻坚成果展。
来到湛江展区,不走一圈有点可惜,参展企业摆出了糖醋蒜头、酱脆萝卜、鱿鱼丝、海味粉丝等扶贫产品,热情招待广州市民。其中,现场煮好的海味薯粉令人回味无穷。在众多扶贫产品中属于“新丁”的它,却是集当地优势于一体的创新扶贫产品。在脱贫攻坚成果展上,海味薯粉受到广州市民欢迎,也增强了扶贫企业的信心。
杨富民说,海味薯粉的出现,源自湛江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李建艺的创意。湛江盛产番薯,又是滨海城市,海产品丰富,能不能把番薯和海产品结合在一起,打造一款新的扶贫产品?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迅速研发了海味薯粉这一新品,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海味、番薯粉丝、配菜及酱料均可在湛江实现就地取材,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提质增效。
江门展区
中秋尚早江门月饼抢鲜尝
最美小镇冬蜜香甜不愁卖
刻着 “脱贫奔小康 共筑中国梦”十个大字的蔬果,整整齐齐摆放在江门市脱贫攻坚成果展区,吸引了前来观展的广州市民。来自台山市技工学校的学子们,以他们精湛的刀功和厨艺,赢得了市民们的一致称赞:“太棒了!”
■“粤菜师傅”们展示精湛刀功。
新会陈皮、柑普茶,台山丝苗米,恩平柠檬干,广西旱藕粉、糯米饭,东北山珍……走进形似“开平碉楼”的江门市脱贫攻坚成果展区,来自江门市及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与合作地区的优质农特产品令人流连忘返。中秋节将至,亮相展区的江门月饼,受到许多市民的追捧,参展企业员工不停地切开月饼,试吃的市民纷纷在现场提货。
“我是第一次来参加脱贫攻坚展。”江门市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建鸿说,合作社位于“全国最美小镇”恩平市那吉镇牛塘山。2018年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精准扶贫产业养蜂采蜜基地,占地70亩,养殖蜜蜂现有160多箱。采取“合作社+扶贫户+基地”模式,当地38户贫困户都有参与,既可以掌握技术又能获得分红。去年,合作社保价收购蜂蜜,贫困户获得分红共3.5万余元。
“往年这个时候,冬蜜早就卖完了,开始卖荔枝蜜、龙眼蜜。”梁建鸿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冬蜜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去年,合作社收购贫困户以及自产的冬蜜共有3000多斤,现在还有1000多斤冬蜜待售,“销路我不愁,顶多卖得慢一点。”他说,进入五六月以来,蜂蜜销售逐渐恢复,目前主要对接饮品店。
“讲好脱贫故事有很多方式。广东脱贫攻坚展选在广博会这个世界级的窗口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今年,江门展区共有150多款扶贫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销,比去年更丰富。在推广帮扶地区特色产品的同时,通过图片文字、影像资料等各种方式,介绍帮扶地区优势产业、旅游资源、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全面展示了江门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揭阳展区
鲍鱼鲜虾青橄榄琳琅满目
16家企业带来百余种产品
逛展逛累了,到揭阳展区的前台,喝上一杯香浓的热茶,顿感心旷神怡。
乌龙春茶、金花茶、青橄榄、各类果脯、鲍鱼罐头、鲜虾、新鲜蔬菜……走进揭阳展区,各种潮汕特色农产品摆满了各个专柜,令人目不暇接。
■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揭阳展区工作人员推荐优质农产品。
揭阳市农业农村局扶贫规划与老区建设科科长黄宇钊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展会情况非常不错,首先是企业参展非常踊跃,很多企业一听到广州参展就报名。考虑到场地原因,后来减少了几家。最终有16家企业带来了100多种产品参展。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参与扶贫的企业,比如参展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安大集团,就注入了几千万元的扶贫资金。其次,一些特色农产品很受追捧,比如刘氏蜂蜜摆出来当天就销售一空。这些蜂蜜都是揭西当地的农户、贫困户自己生产的,有质量保证,也方便携带,因此很受欢迎。
揭阳市惠来县的鲍鱼在全国都很出名,惠来宏大水产养殖公司这次带来了多款鲍鱼产品。现场销售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对于鲍鱼销售,他们很讲究创新。特别是做成的鲍鱼罐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可以更快地被消费者接受。他指着一个160克装的鲍鱼罐头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样一盒罐头在网上可以卖到48元。中秋前,他们还精心策划,把鲍鱼罐头装进礼品盒,用鲍鱼代替传统月饼, 以供送礼之用。一盒六个装的鲍鱼礼品,可以卖到298元。展销以来,已有一些有意向的订单。
公道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销售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在惠来县的仙庵村承包了100多亩的水域,绿色养殖南美白对虾,基地还带动了5个贫困户务工。这次带来的产品既有新鲜的白对虾,也有虾干等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刚煮熟的虾吸引了不少人过来试吃。
揭西县乡姆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林丽琴则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公司生产的茶叶以前主要靠出口。因为疫情,目前主攻国内市场。最近,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直播等方式已经被预订了1万多斤茶叶,希望通过广博会多接一些订单。
黄宇钊表示,这次组织揭阳扶贫企业参展,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推广。希望通过这次展销,进一步擦亮揭阳扶贫产品的品牌,实现产销对接,带动贫困户增收。
编辑:欧文恒
审校:胡海
来源:广东省扶贫办
新快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