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强,则小学强;小学强,则成绩好。不少家长苦恼于没有好办法指导孩子的语文,我们精选了三位表演艺术家,小学1-6年级家长请他们独家“陪读”,孩子成绩肯定好!点击收藏,把名师免费请回家>>>
区别于第一期的课文,这次“上新”的内容是小学一到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也就是说,“跟着表演艺术家读课文”系列作品,已涵盖部编版小学语文所有的课文。至此,全省小学生都将可以跟着表演艺术家一起预习课文,演绎角色,诵读经典。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表演艺术家为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效率都支了哪些招吧……
能说会道声情并茂!“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
据活动发起人、著名教育专家、国家二级演员姜迪武介绍,区别于传统的播音朗诵方式,本次上线的音频系列均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著名演员倾情演绎,通过戏剧化的语言表达,在诵读中展现戏剧张力,达到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的效果,从而培育孩子的语感,加强艺术的熏陶。
国家一级演员王钰涵认为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解放天性”很重要,“在好的语言作品的熏陶下,释放孩子的天性,激发他们的表演欲,引导孩子们去模仿、去感悟、去演绎、去声情并茂地表达。”王钰涵说,“小学语文的学习,首先是要求会看图说话,能够表达,学会说话是语文基础学习的启蒙知识点。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文字转化为声音,伴之以节奏、韵律、情感,令人融入美的艺术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孩子们对文章内容的感性直觉;心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优劣,下笔更有章法,让孩子终身受益。”
Q1 南方+:不少家长认为,学好语文考试会写就行?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能否说说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王钰涵:小学语文的学习,首先是要求会看图说话,能够表达,学会说话是语文基础学习的启蒙知识点。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意识,让他们的孩子在各种开放的舞台、电视节目或是音频平台上展示自我。他们都非常重视孩子语言艺术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如果我们从小不打好语言的基础,长大以后就会非常吃亏。这是大白话,但也是实在的理。借着这次录制的机会,我重温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课文,仿佛又回到了我小时候。我参加过不少故事大赛、朗诵比赛,算是把握住了每一个能够锻炼自我的机会。现在,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非常重视自己孩子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能切身感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它对我个人工作、对我孩子的成长都是颇有助益的。
口头表达能力强,能够让我在工作、交际中充满信心,也能让别人清晰、准确地接收到我所要传达的信息点。你可能觉得这种较强的表达能力、语言技能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它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帮助到你,让你事半功倍。我想告诉所有孩子们的父母,可以多带你们的孩子去参加社会活动、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积极地与人交流,多张口、多思考,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Q2 南方+:很多孩子会比较胆怯在公众场合展现自我,需要如何克服,让孩子们变得自信起来?
王钰涵:其实不止孩子,很多的成年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时间都会感到胆怯,甚至可能会有一点小自卑和内向,但这不是大的问题。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都可以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孩提时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时间。
怎么解决呢?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接受好的语言作品的熏陶,给他们讲故事,引导他们更好地在大众面前展示,并通过语言艺术来带动孩子整体能量的提升。让孩子感觉到:我在你们面前讲故事也好,表达也好,你们是认可我的,你们是真的在倾听。绝对不要敷衍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的天性是解放的,但是在后天的一些教育或者环境的影响下,束缚了他们的天性和表达欲。在一些戏剧表演的训练当中,我们会被要求着去解放天性。这其中很多的练习,都可以帮孩子去训练这个能力,让他们变得勇敢。像第二课堂,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戏剧弹琴,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当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的时候,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Q3南方+:作为配音演员,您认为“声声入耳”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助力?课文录音和演员配音有什么区别呢?
王钰涵:借着这次录制课文音频的机会,我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小学课文。我想说的是,经过艺术的二次创造、加工出来的这个作品跟我们常规录制的音频是不一样的。我们加入了一些强化音频戏剧感和人物感的元素,引导孩子们去模仿、去感悟、去演绎、去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声情并茂”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这一次我们组织的“跟着表演艺术家读课文”,目的是要让孩子在我们创作的音频中感受饱满的情感,去深入领会课文的文本中所要传达、迸发的能量。回想起我小时候学语言艺术,长大后担任话剧演员,我们在给观众呈现的时候,导演也好,老师也好,前辈也好,都会跟我们强调,任何的表达,一定要“声情并茂”,把自己放到作品中去领会它的情感。所以,带着孩子好好听一听,一定会有所收获。
Q4 南方+:让小学生跟着表演艺术家读课文,会不会在无形中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
姜迪武: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的。我们希望通过角色扮演、诗歌朗诵、课文剧演绎等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对语感的把握、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都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和认识。而不是强迫孩子,逼着他们去学、去考高分。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来,语言表达也是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他们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Q5 南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姜迪武:引用这句话或许能够比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要写好,就要多观察。多观察社会、多观察自己的内心,多看多思考;想要说好,就要多听、多张口,学着如何声情并茂、如何完整表达。
【导师简介】
姜迪武,国家二级演员,现就职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戏剧教育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外聘教授。从艺27年,曾演出多部戏曲、话剧、影视剧作品;从教20年,培养学生数万人。曾导演过诸多经典诵读作品、艺术节展演作品、情景剧,其导演的经典朗诵作品《梦江南》曾获少儿艺术表演全国一等奖。
王钰涵,国家一级演员,现就职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广东省文旅厅入库专家,广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获广东省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山东省小剧场戏剧节最佳男演员奖,著有舞台戏剧作品《再走万水千山》《圣人孔子》等,语言配音作品包括曾为《犬夜叉》《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网球王子》《武战道》《奇迹》等动画片配音。
崔冰,国家二级演员,现就职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2011年,在《春雪润之》中饰演刘思齐,获国家级奖项——首届学院奖(戏剧表演)最佳配角奖。自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共创作20余部舞台作品。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作品配音,曾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红太狼配音,为《哆啦A梦》的哆啦A梦和静香配音等,其主要创作剧目有《麦克白》(饰演麦克白夫人)、《春雪润之》(饰演刘思齐)等。
【统筹】谢苗枫 张盛良 曹斯
【策划】陈峥 王勇幸
【撰文】古嘉莹
【运营】陈诗琳 实习生 李菁瑶
【设计】崔澄碧
【视频】洪燕文 陈峥
指导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单位:南方+客户端
支持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广州市德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