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几种食物,在我们的餐桌上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像土豆丝和米饭、咸菜和白粥、方便面和火腿肠……然而,这些我们所认为的“经典搭配”,在营养学家眼中却存在着严重健康问题,血压升高、血糖紊乱、减肥困难等都与这样吃脱不开关系!
01
米饭+土豆丝
碳水化合物超标
一碗米饭搭配炒土豆丝、小炒藕片、肉末粉条等,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
米饭、馒头、大饼等主食,以及土豆、藕片、山药等蔬菜,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搭配食用时淀粉比例过大,而蛋白质、维生素等严重不足,属于错误的高碳水化合物吃法。
类似搭配还有凉皮配馄饨、酸辣粉配烧饼。长期这么吃,极易导致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02
大米粥+咸菜
营养素极低
一些消化不好、食欲不佳的老人或病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大米粥就咸菜或腐乳。
咸菜不仅毫无营养,还含致癌物亚硝胺;腐乳属于高盐食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少吃;大米既不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也很低。
这样搭配虽能饱腹,但营养密度太低,长期食用极易诱发营养不良。
03
方便面+火腿肠
咸上加咸
方便面加火腿肠是很多懒人和加班族的日常饮食,既好吃又方便。
两者都是高盐食品,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就能达到推荐量(每人每天不超6克)的1.8倍,而火腿肠、午餐肉、腊肉、腊肠等加工肉制品也是含盐大户。
两类食物搭配食用可谓“咸上加咸”,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常见高盐搭配还有加盐主食(花卷、葱花饼等)搭配腌制食品(咸鸭蛋、腌黄瓜等)。
04
蛋糕+奶茶
高糖饮食
忙碌的早上,很多上班族来不及在家吃顿舒服的早餐,往往买些蛋糕、奶茶等加工食品凑合充饥。
一般来说,为使口感香郁,蛋糕中往往大量添加糖和油,奶茶中也少不了糖和香精,两者搭配食用就像吃下“糖罐”,属于错误的高糖吃法,建议少吃为好。
因为过多摄入糖分,不仅带来饱腹感,影响正餐进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类似搭配还有夹心饼干配奶味饮料、甜吐司配果酱等。
05
炸鸡+汉堡
高热量
一个汉堡加一对炸鸡翅是最常见的吃法。然而,汉堡加炸鸡可谓“高热量食物之王”,类似搭配还有煎饼配油条、薯条配三明治等。
长期食用的直接后果就是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病也有可能找上门来。
06
烤肉+烤馍
高致癌物的搭配
当下,烤串店、烤肉店开遍大街小巷,生意非常红火,烤肉、烤菜、烤馍几乎成为人们的必点美食。
食物在烤制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致癌物,一顿饭吃下太多烧烤食品,不注意搭配,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因此,应尽量少吃烧烤食品,即使吃最好搭配大量蔬菜,以降低致癌风险。
07
垃圾食品+酒
最容易吃撑
英国利物浦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饮酒后,人们更渴望吃油炸、腌制、熏烤等所谓的“垃圾食品”,且容易吃撑。
究其原因,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酒精能刺激食欲,使自我控制力降低,从而难以拒绝垃圾食品的诱惑;另一方面,饮酒后,人体饱腹信号减弱,容易暴饮暴食。
专家指出,过量饮酒和摄入垃圾食品,对健康极为不利,最好避免如此搭配。
还有这6个饮食搭配可能毁掉你的健康...
红茶+柠檬
不可以喝柠檬红茶!?感到讶异的人是不是很多呢?问题在于多数进口的柠檬中使用的防腐剂OPP这个成分,其与咖啡因结合后,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
国产柠檬几乎不会使用OPP,所以做柠檬红茶时要留意柠檬的产地。
番茄+小黄瓜
这两者都是加在沙拉里的常见食材,但是小黄瓜里含有一种叫做抗坏血酸的酵素,会破坏番茄里的维他命C。
若要避免上述的效果,可以将小黄瓜加热或是腌渍。
啤酒+炸薯条
即使自己在家里吃饭也有可能做这样的食物搭配吧!但其实肝脏在分解酒精时,会产生促进脂肪吸收的酵素。
要记住!不仅是啤酒,酒类与炸薯条或是炸鸡等高油脂的食物一起摄取时,都会加速脂肪的吸收。
红萝卜+白萝卜
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红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它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一旦红白萝卜配合,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就会丧失殆尽。
不仅如此,在与含维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调时,红萝卜都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还有胡瓜、南瓜等也含有类似红萝卜的分解酵素。
吃肉+喝茶
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后,不久就喝茶,以为能帮助消化。
殊不知,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十字科蔬果+水果
科学家们发现,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进入人体后,经代谢很快就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该物质产生的多少与摄入量成正比。
此时,如果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苹果、葡萄等,这些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它们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专家建议,生活中人们最好尽量避免上述错误搭配,偶尔吃一次问题不大,长期这样必将自食苦果。
注:
2. 再点“阅读原文”,积攒商城积分,可兑换礼品!
您的每一次鼓励,都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中山市妇联编辑
来源:人民网健康、家庭医生在线、养身参考、今日女报
编辑:陈日升
一审:向小容
二审:高亚男
三审:张家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