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区风采:韶关、茂名、潮州、清远、肇庆、河源、中山

广东扶贫
+ 订阅

8月28日上午,2020年“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开幕。本次展览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两部分:主会场“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设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A区2.1展厅,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展期为4天;分会场“广东省东西部扶贫成果展”设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与主会场同期开幕,展期为7天。

一直以来,广东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地政府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勇于当好扶贫攻坚任务排头兵。在扶贫实践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扶贫案例和典型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需要宣传并推广到更多地方,从而改变当地贫困面貌。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的举办,旨在展示扶贫成果,推广好的扶贫模式及经验,促进广东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有力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在广东省21个地市脱贫攻坚成果展区,各地市负责脱贫攻坚的部门经过前期精心筹备,以帮扶地区特色产品为主,通过多种现代展览宣传手段展示帮扶地区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旅游资源、社会文化发展等情况,充分宣传各地市在脱贫攻坚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果。

当天,广东省东西部扶贫成果展在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博园内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幕。由广东省扶贫办牵头,充分利用云贵川桂四省区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设立的固定展厅,开展如对口帮扶产品购物节、地方特色产品推介会、现场直播购物节、组织广州博览会采购商现场对接、采购活动等活动。在全面介绍东西部扶贫成果的基础上,让广大市民了解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让帮扶地区的企业更多了解广州市场,强化产销对接,形成长效机制。

韶关展区

非遗传承人现场炒米粉

阳光玫瑰葡萄、山茶油、瑶山茶、葛根面、云门柑……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韶关市展区堪称精品荟萃的“馆中馆”,来自韶关市10个县(市、区)31家企业共计250多种特色扶贫产品在这里展出,该展区成为入场市民最爱逛的展区之一。

■韶关市委副书记朱余旺在韶关市展区带货。

“‘清化粉’又叫‘宰相粉’,是用稻米和山泉水做出来的米粉,吃下去的是一种文化。”在韶关展区,非遗项目“宰相粉”代表性传承人官超城如是向观众介绍。

今年,官超城和儿子带着一整套锅碗瓢盆来参展,现场炒出来的米粉,每每一出锅就被食指大动的广州市民一抢而空。

8月28日上午,韶关市委副书记朱余旺率领韶关市脱贫攻坚展代表团参加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去年我也来了,今年是第二次。我感觉,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办得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参展的脱贫成果品质更好,档次更高,在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韶关脱贫攻坚成果展区,朱余旺热情地为韶关的高端农业产品“阳光玫瑰葡萄”“山茶油”代言。目前,阳光玫瑰葡萄在韶关市种植约有2000亩,连片种植规模之大在国内一时无两。

除了阳光玫瑰葡萄,始兴亚历亨茶叶公司首次参加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今年新采摘亮相的“瑞香”红茶上市,以果香蜜香浓郁、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泡、具有独特区域味道,得到许多广州市民的认可。该公司负责人林勋平说,茶场地处韶关始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是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之一,目前有茶园1200亩。茶山种植的红茶,以花生麸作为肥料,营养成分更高,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好山好水出好茶,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茶叶成为“广东十大好春茶”之一。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到今年4月底,韶关市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今年7月,省扶贫办批复同意韶关市列为全省首个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市,同时将韶关南雄列为全省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示范试点县。韶关开展脱贫攻坚“访贫问效”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的肯定。

茂名展区

“大果盘”吸引观众目光

“走了这么多地方,茂名展示的脱贫成果可以说是最丰富的。”昨天,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茂名市展区如是说。

■茂名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李海林向记者介绍茂名市展区。

经过茂名市展区的广州市民和游客,不约而同被一个巨大的“果盘”所吸引。黄金百香果、杨桃、菠萝蜜、香蕉、柚子………五颜六色的水果,让不少人纷纷掏出手机拍个不停。来自茂名市高新区张屋村的精准产业扶贫成果黄金百香果,被切开摆在盘子里供广州市民免费品尝,往往是一盘百香果刚切好,就被团团围住的市民分食一空。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张屋村,帮扶单位支持建成了60亩的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运营,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并保底收购,增加参与种植农户的收入,提升农户种植水平,加速形成产业规模。通过基地示范作用,带动村民种植百香果近200亩。去年,参与种植百香果的18户农户,每户平均增收3万元以上。今年,全村产值预计突破450万元。

“我们都把黄金百香果叫‘扶贫果’,它是真的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和成果,品质好,见效快,收益高。”茂名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李海林说,目前,茂名市种植百香果有4万多亩,其中仅茂名信宜市就种有3万亩。

李海林说,近年来,茂名市大力推动消费扶贫,信宜、化州、高州已经纳入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区。拿茂名的传统产业荔枝来说,今年是荔枝“大年”,茂名通过电商推动消费扶贫,实现荔枝价格保持高位,打破了荔枝“大年价低”的惯例,有效促进了广大种植户丰产又增收。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茂名做足了充分准备,在全市产业扶贫成果中,精挑细选了400多种优质农特产品集中展示。不仅如此,茂名市与广西南宁三个县、广西来宾两个县结对携手奔小康,此次也邀请他们带着脱贫成果一起参加这一盛会。

潮州展区

“潮味”受捧,珍稀茶叶惊艳

潮州卤水鹅、明炉烧响螺、反沙芋头、春饼、咸水粿、腐乳饼……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潮州市展区,等着大饱口福的市民们将美食区围得水泄不通,来自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大厨们则从上午忙到下午,手脚几乎停不下来。

■潮州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邢狄波(右)和潮州市潮安区副区长唐惠涛为潮州市展区“带货”。

“这是我们的特产佛手果,还有土蜂蜜,我们也有很多,都是很好的产品。”现场,潮州市潮安区副区长唐惠涛介绍说,参加脱贫攻坚成果展的特色扶贫产品中,茶叶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有凤凰单丛,也有登塘炒仔茶。“茶叶销路是没问题的。今年,除了内销,茶叶出口还实现了新的突破,销路比往年大约翻了一番。”

据悉,潮安区凤凰单丛茶种植主要分布在潮安北部山区丘陵地带的凤凰、归湖、赤凤、文祠等镇和万峰林场,登塘镇的炒仔茶一枝独秀,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近9.24万亩,其中凤凰镇70000多亩、登塘镇12000多亩、归湖镇4500多亩、文祠镇2900多亩、赤凤镇1900多亩、万峰林场1150多亩,年茶叶产量约0.7万吨,产值达26亿元。

“这是潮州的优稀品种柚花香(单丛茶),每年全市产量不超过1万斤”,“这种金线茶更稀少,今年的产量只有15斤!”饶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燕生说。在潮州展区,来自饶平县的各种茶叶就摆满了一张桌子。在展区一个角落,新鲜的龙眼、蜜瓜、菠萝、番石榴,更是令人惊叹饶平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

潮州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邢狄波表示,今年,潮州组织60多家企业带着300多种扶贫产品参加脱贫攻坚成果展,大力支持茶叶、生鲜、水果等富有潮州特色的产品走出去,通过消费带动产业持续发展,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清远展区

原生态扶贫农产品受到市民热捧

“我们的大米产品种类多达12种,不同的消费者,各有各的选择。”在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清远市展区,来自清远连山县民族食品公司的谭经理说,他们公司销售的优质大米,都是请当地的老百姓来种植,连大米外包装的图片,都是在种稻的梯田拍摄的实景。

■清远展区的农特产品。

谭经理说,像农户种植有机稻,都是由他们公司提供种子、肥料、生物农药和技术指导等,公司保价回购,而且比一般的收购价要高30%以上。“如果有好的梯田,我们公司会直接承包,然后请农户种植,只种有机稻,以保护好资源。”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志军说,为充分展示扶贫成果,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根据省的统一部署,清远市邀请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参加本届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清远展区以展示本地扶贫农产品为主题,通过展示清远市的名优扶贫农产品,包括清远鸡、红茶、茶籽油、腐竹、笋花、冬菇、大米和冰糖桔等原生态农产品,充分体现广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清远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据悉,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开幕首日,清远展区扶贫农产品受到了许多市民和经销商的青睐,不仅通过现场销售了一批农产品,还签下了一批意向订单,共计价值22万元。

赖志军表示,通过此次脱贫攻坚成果展,希望进一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扶贫事业,汇集各方力量推动产销合作市场对接,帮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稳定增收脱贫。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消费扶贫,让更多贫困户加入到扶贫产业链,实现长效脱贫致富。

肇庆展区

19家企业上百种产品参展

美味食品让顾客大饱口福

七甲金香蜜瓜、裹蒸粽、黑皮鸡枞菌、新疆伽师西梅……昨天,来到肇庆展区的游客最有口福,一个接一个的美味试吃产品,让游客流连忘返,试吃过后,纷纷下单订购。

肇庆市妇联驻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等3个村委会的扶贫干部刘晓林正在落力推销扶贫产品——黑皮鸡枞菌等四个产品,现场既有新鲜的产品也有干货。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平时这些扶贫产品通过网络直播和线下推介等,已经是供不应求。这次来到脱贫攻坚成果展,主要是想将这些原汁原味的扶贫农产品推到大湾区的市场,带动大家一起消费扶贫。

■肇庆展区的各种扶贫产品。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七甲金香蜜瓜摊位前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肇庆的当季水果很受欢迎,特别是这种蜜瓜,开馆一两个小时已经试吃了六七个。这种瓜香甜口感好,而且多汁,平时可以卖到15元一斤。

而最受欢迎的要算肇庆的特产裹蒸粽了,小小的摊位前被试吃和购买的顾客围得水泄不通。记者发现,这里散卖的大裹蒸粽才六元一只,下单的顾客并不少。摊位前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改进了技术后,用真空包装,保质期可以延长到120天。她说,这种真空包装的裹蒸粽,两个装的一包最便宜,才卖11元。由于受欢迎,现在产品都外销到国外去了。

据肇庆展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肇庆非常重视本次展销,一共发动了19家企业提供了上百种产品参展,这些扶贫产品都是有贫困户参与的,不少来自帮扶地区广西、新疆等地。为了打响品牌,专门给顾客试吃的品种就多达20多种,希望能通过成果展进一步推动肇庆的扶贫产品销售。

河源展区

既“卖风景”又“卖产品”

擦亮好山好水出好品名片

“哇,你们这个鸡腿真大,怎么卖?”

“鸡腿38一个,鸡翅28一对,这种双坑土鸡都是生态养殖的,来一个!”

“你们的葡萄吃起来又香又甜,一斤多少钱?”

“一斤80元,当然好吃了,这是阳光玫瑰葡萄,很好的品种。”

……

■河源的双坑土鸡很受欢迎。

昨天,新快报记者逛展发现,河源展区摆放的很多产品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扶贫农产品。如阳光玫瑰葡萄、23.5度蜜柚、茶叶、三红蜜柚、黑蒜、双坑土鸡,食叶草系列食品等等。

23.5度蜜柚摊位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这种蜜柚一般要到9月中下旬才普遍成熟,这次先摘一些成熟较快的柚子过来给大家尝尝鲜。这种柚子在当地很出名,供不应求,去年一年他们都卖掉了100多万斤。除了这个网红柚之外,到了10月份左右,一斤能卖30多元的西施柚也可以上市了。

而来自河溏农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河源盛产蛋白质丰富的食叶草,目前利用食叶草已经做出了系列食品,包括食叶草面、米排粉甚至月饼。

据河源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河源高度重视这次成果展,发动了河源消费扶贫协会的21家会员单位企业参展,比去年多了10家,而线下、线上推介产品更多达300多种。

在昨天的展销现场,河源还召开了一次简单的发布会,推荐“河源扶贫”这个区域公益品牌。据了解,注册“河源扶贫”这一公益商标,旨在突出带贫益贫功能的同时严把产品质量关,进一步擦亮“好山好水出好品”的名片,提升本地扶贫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河源全市已授权78家企业(合作社)、133个扶贫产品使用“河源扶贫”商标,已接入广深等地商超及政府采购扶贫馆、“圳扶贫”等网上销售平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

发布会上,河源还郑重向大家推介了一批“游+购”旅游扶贫线路,希望利用乡村旅游带来大量客流,引导贫困村既“卖风景”又“卖产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中山展区

爽口脆鲩鱼大吸人气

消费扶贫专柜好智能

“来,尝一口脆鲩鱼,这是中山最正宗的产品。”

“脆鲩鱼不是有季节性的吗?怎么这时候也有?”

“其实给鱼喂食蚕豆后 ,一年四季都会有脆鲩鱼卖的。”

“不错,这种凉拌的脆鲩真的香,来两包吧!”

在中山展区,来自东升的脆鲩鱼非常受欢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脆鲩鱼已经深加工成十几种产品,市民随时都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鱼肉了。记者看到,一斤切好、打好包装的脆鲩鱼片才卖35元,也不贵。

■中山展区的消费扶贫专柜。

除了脆鲩鱼,在这里,生态花生油、初生蛋、红枣等都非常受欢迎。

据介绍,中山展区这次有两家企业参加广博会,很多产品都来自对口帮扶地区潮州、肇庆和云南昭通等地。新快报记者看到,一盒60只的白鹤咀土鸡初生蛋卖到了86元,还可以扫码看检测证明,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而吸引新快报记者注意的是,这里还摆放了三个消费扶贫专柜。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销售终端是中山市的首创,主要安装在政府机关大院等地,方便售卖扶贫产品,目前已在中山安装了50个。“运作了几个月,销售情况不错,平均每天一台机约有100元的销售额。”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专柜里出售的有百香果汁、大米和矿泉水等扶贫产品。记者体验发现,这种无人销售专柜非常作方便,只要扫一扫二维码,进入销售平台,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专柜里的产品,买多少件就会自动计费。而为了保鲜,专柜将温度控制在0℃-8℃。

据介绍,中山高度重视消费扶贫,今年计划推广100个扶贫专柜进机关、进社区、进商场、进高校、进车站等公共场所,引导广大爱心人士就近购买扶贫产品。目前全市已完成150个扶贫专柜的进驻布放工作。

编辑:欧文恒

审校:胡海

来源:广东省扶贫办

新快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