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介入换瓣”手术——TAVR,让患者张姨重获健康。8月26日上午,73岁的张姨在前一天接受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在ICU病床上愉悦地吹着气球,还让护士帮她拍下了下面的这张照片。
“老人家年龄那么大了,又有高血压、肺部感染等毛病,无法进行大手术,虽然一开始比较担心,但感谢熊斌主任,手术非常成功,也非常感谢厚街医院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为她进行的这次心脏微创手术,让她重拾健康。”张姨的家人高兴地说到。张姨的快速康复也宣告了我院开展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圆满成功!
据了解,张姨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10年,伴双下肢水肿5天”入院,入院诊断:1.退行性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2.冠心病待排;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肺部感染。后收入心血管内科,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熊斌查房后表示,患者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考虑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可能性大,结合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同时考虑患者年龄大、有明显狭窄后冠脉缺血症状,最佳治疗方案应行根治性瓣膜治疗。
熊主任马上上报医务科,院领导知悉后高度重视,决定组织院内多学科讨论,并指定完善的手术方案。8月21日,由医务科牵头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我院副院长廖伟强参加了讨论,护理部、心内科、脑血管科、ICU、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介入科、超声科等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与了讨论,会上决定成立TAVR手术团队。
由于张姨的家人担心其年龄较大、手术的风险高,犹豫不决,熊斌主任“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家属的担忧,他与患者家属耐心讲解病情和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存活期一般为2年左右,张姨已经胸闷、气促10年了,如果不手术,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熊主任说到。经过充分沟通和解释病情,患者最终选择了手术,“我相信医生,相信熊主任,他是东莞名医,应该值得信赖。”患者家属说到。
为确保手术的成功,我院心内科为患者完善了各项检查,做好了手术的充分准备。8月25日下午15点,在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的指导下,以及在院领导的现场指挥和其它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小时,熊斌主任医师带领的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植入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随后转至ICU进行监护。
术中
患者术前、术后心脏彩超示意图
“TAVR,简单来说就是不开胸的微创介入心脏手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TAVR在目前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属于最高难度的IV级,但由于技术门槛高、需多学科协作,目前省内只有少数医院可以开展该项手术,我院是东莞第三家成功开展TAVR手术的医院,这也是我院首例TAVR手术。”术后熊主任介绍到。
【相关链接】关于TAVR的相关知识知多少?
TAVR是经股动脉穿刺后,在输送系统的辅助下,将人工主动脉瓣置入到患者的原瓣膜结构处,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该技术采用微创方法,避免了传统开胸以及体外循环手术的风险,特别适合治疗高危手术风险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绝对适应症:(1)重度AS:超声心动图示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 m/s,或跨主动脉瓣压力差≥4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口面积<1.0 cm2,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指数<0.5cm2/m2;低流速、低压差者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多普勒超声评价或者其他影像学手段评估判断为重度AS者。(2)患者有症状:如气促、胸痛、晕厥,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级以上,且该症状明确为AS所致。(3)解剖学上适合TAVR:包括瓣膜钙化程度、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内径及高度、冠状动脉开口高度、入径血管内径等。(4)纠治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2个月。(5)TAV。(6)外科手术极高危(无年龄要求),或中、高危且年龄≥70岁。
自2002年法国完成世界第一例TAVR手术以来,至今全球已有65 个以上的国家完成了25 万余例TAVR。目前,全球每年完成TAVR超10 万例,并且每年以超过20% 的速度增长,在美国和德国,每年完成的TAVR 手术量甚至已经超过传统外科手术。我国从2010年10月开展首例TAVR手术至今,已积累了数百例临床经验。此项技术的开展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并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所以在中国只有少数心脏中心可以独立开展。
东莞市厚街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地址:
东莞市厚街镇河田大道21号
咨询 / 预约挂号电话:
0769-85984222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