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西樵 | 新增优质学位1000个!十大工作重点优化教育资源

南海西樵
+ 订阅

美丽的西樵山孕育了一座城。走进新时代,西樵正紧抓新机遇,实现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全面优化,依靠扩大医疗、教育、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擘画“幸福西樵”新景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区务实基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既是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关键指标。西樵坚持办特色教育,不断扩增基础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西樵中小学“4+6”新改扩建设项目

均衡教育资源分配

8月21日,西樵镇教育局发布《西樵镇教育发展中心2020-2021学年教育工作意见》,其中十大工作重点,有新学年必须达到的硬指标,也有实实在在的“民生惠樵”新举措。而大家关心的“4+6”新改扩建设项目便是十大工作重点之一。

现时,西樵共有中小学21所,其中公办学校14所,民办学校7所。

目前,西樵镇中小学学位足以解决现有学生入读需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带来了新的生育潮,城区学校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如何建立起与城镇承载能力、人口结构变化、入学需求等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机制?西樵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不断发展西樵镇教育事业,平衡教育资源分配,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西樵镇政府持续推进西樵中小学“4+6”新改扩建设项目,逐步增加优质学位,均衡资源配置。

2018年已投入使用

☞ 成人学校综合楼改造成第一小学教学楼,增加800个优质学位;

☞ 第四小学新教学楼,增加800个学位;

☞ 第二小学教学楼C及饭堂,增加800个优质学位;

2019年已投入使用

☞ 西樵中学综合楼增加900个学位;

☞ 第六小学教学楼,增加600个优质学学校;

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

☞ 大桐堡小学综合楼正在室内贴砖阶段,计划11月投入使用,届时可增加500个优质学位;

计划2021年投入使用

☞ 第五小学爱国校区扩建工程已完成门卫室基础承台以及地梁的捣混泥土施工,现进行消防水池的开挖,计划2021年投入使用,届时可增加800个优质学位;

☞ 翰林小学建设工程(原上金瓯校区),可增加400个优质学位;

计划2022年投入使用

☞ 樵北小学建设工程规划初审意见已出,正着手解决规划退让等问题,计划2020年完工,届时可增加约2420个学位。

樵北小学鸟瞰效果图

西樵中小学“4+6”新改扩建设项目力争2021年实现民生工程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000个”的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升西樵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实现“樵山教育,有为品质”和“品质教育,学在南海”的教育内涵发展愿景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中小学建设,西樵多举并措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努力完成并保持学前教育“50-80-80”目标,确保公办(含集体办)幼儿园占比达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及在园人数达80%。

据了解,目前西樵新建普惠性幼儿园1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2所,听音湖公办幼儿园即将交付使用。

西樵还通过探索集体办园升级改造增学位。大岸幼儿园通过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参与,与中心幼儿园合作,更名为西樵镇中心幼儿园大岸分园,预计9月重新开园,比原来增加一半学位。

西樵正逐步优化学校布局,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更加公平。

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一校一品”提升育人质量

不久前,佛山市中考成绩公布,西樵发布喜讯,600分以上高分人层数达到729人。

近年来,西樵教育持续实施“三创工程”,在“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品质教育领先”等六大方面开启教育新篇章,通过精品课程推进、指挥课堂时间、家庭教育探索,积极寻求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突破。

如今西樵镇各中小学的特色教育百花齐放。其中,西樵第一小学“情韵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该校以粤剧推广为切入点,形成粤剧教学校本课程体系,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把粤剧特色教育与 学校音乐科课题研究整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西樵第一小学“情韵教育”

日前,西樵第五小学以传承“经典国学”为办学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荣获“佛山市文明校园”称号。西樵各大中小学,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创新培育新时代接班人。西樵第二小学的篆刻版面艺术、西樵中学高效课堂特色、樵北中学生本课堂等,都彰显了西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课程建设的相融相生,是全镇中小学课程整体设计能力的体现。

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指明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也是关键。西樵通过“党建+ 教育”融合行动、开展“师德、安全、规矩”主题教育、搭建教育管理干部成长展示平台等,重视教师职业素养建设,加快提升队伍素质。

文翰樵山最岭南

品质教育在西樵

四大书院的创建与兴盛,人文荟萃,群贤闪耀,为西樵山赢得了“理学名山”美誉。西樵,千万年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深厚,优秀的教育理念传承至今,充分发挥“文翰樵山最岭南”文化与地理资源的教育功能。

每年初春,西樵山上传来书声朗朗,那是一年一度的西樵山开笔礼。学龄儿童穿戴整齐划一的传统汉服,在奎光楼开始人生第一大礼。聆听圣贤故事,点朱砂“开智”,在三湖书院牌坊前敲状元鼓明志,经过一系列的仪式 ,孩子们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除了感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对孩子进行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能对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日前,西樵镇举办幼小衔接交流活动,以实际的教学活动展示,共谋为幼儿入读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的策略。

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教师是家长。家庭教育伴随孩子一生,同样重要!

2018年,西樵成立了西樵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有组织、有阵地、有专人、有制度、有计划、有服务、有平台、有经费”为理念,积极实践探索“教育主导、学校执行、社区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有效模式,推动构建覆盖全镇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西樵探索出“四轮驱动”家庭教育工作路径,实现了“教育一个家长,影响一个家庭,提升一个教师,带动一个班级,辐射一个社区”的效应,擦亮了西樵镇家庭教育的新亮点。今年5月,西樵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命名,是佛山市唯一一个获得认定的国家级实践基地。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西樵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朝着“樵山教育,有为品质”挺进,奏响优质均衡发展最强音!


资料 | 西樵镇教育局

编辑丨念响新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