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深圳!好兄弟河源有话要对你说…

河源发布
+ 订阅

40年前的中国开启了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破冰航程

1980年8月26日

深圳、珠海、汕头

广东3个经济特区应势而生

40年波澜壮阔

40年砥砺奋进

经济特区不辱使命

让世界看到中国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承诺

掷地有声

40年,鹏城振翅高飞,昔日小渔村变身“科创城”。同饮一江水,深河一家亲,深圳同河源有着特别的感情牵系。多年来,在深圳的全面对口帮扶下,河源快速发展,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如今,河源这匹粤北“黑马”,正以逐日追风般的速度,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

1、深情扶贫“圳”当红

四十年,深圳经济特区逐浪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全世界惊艳的辉煌业绩。而河源的很多乡村,却因为诸多因素而戴上“贫困村”的帽子,数万河源人生活在贫困线上。让经济发展的红利反哺社会,一场精准扶贫的战役悄然打响。

深圳河源同饮东江水,亲如一家人。据了解,河源是深圳帮扶时间最长、支持力度最大、投资项目最多、派出干部最多,也是关系最为密切、感情最为深厚的地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市就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河源市部分县发展。2013年,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深圳市开始跨区域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市,并将其作为"份内事”和”家里事”摆上重要位置,定点帮扶河源83个镇214个省定贫困村精准脱贫。

▲深圳扶贫干部王佑灵(左)正在走访调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河源市连平县贵塘村村民张衍坤在家门口开起了薯粉加工厂,成为了该村在新时期精准扶贫中顺利脱贫的贫困户,日子越过越“红火”,终于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笑开了颜。

帮扶七年,坚持不懈,战果累累。扶贫干部换了一轮又一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深圳、河源两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强调政治担当,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提升深河帮扶质量,打造产业共建品牌,逐步推进从"输血”到”造血”、从 ” 单向扶贫" 到“合作共赢"的转变,全力打造振兴粤东西北对口帮扶的“深圳样本”和“深圳质量”,促进河源全面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和“深圳都市圈”新格局,助力河源率先振兴、全面小康、同步现代化。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深圳在河源各县区不断深化“一对一”精准帮扶、探索特色脱贫产业、搭建消费扶贫平台、实施劳务协作等扶贫举措,以市场运作将消费与生产、流通结合,用消费扶贫强化贫困地区“造血”机能,形成了龙川油茶、东源板栗、源城小坑土鸡等一批特色品牌。

▲在深圳扶贫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推动下,河源市紫金县瓦溪镇茶岗村推广应用“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经营,以优质枇杷产业基地为依托,逐渐打造成一村一品,实实在在带动当地贫困户、村民增收致富。

➤截至2020年7月15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83个镇214个省定贫困村11381户36411名贫困人口,现已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脱贫率和退出率达100%;

➤有劳动能力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4元,比帮扶前增加上万元;

➤214个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5元,村集体平均收入约26万元,全部完成出列手续。

2、产业促发展,共建谋新篇

2020年6月,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推进“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建设。

融入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进一步接受大湾区产业辐射,有效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不仅能助力河源形成大交通格局,实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无缝对接,更能借势助推河源经济社会的全面高速发展。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谋新篇。近年来,深圳牵线搭桥,帮助筑巢引凤,不断强化与河源的产业共建力度,以精准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采取代融代建代管、服务平台搭建、经贸交流以及软件帮扶等新模式新手段,搭建起了深河创谷等一批深河共建示范性项目,高效推动园区建设运营,推动河源产业升级转型和集群发展。

▲河源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深河金地创谷孵化基地

在深河产业共建的快速推进下,目前深河两地已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孵化”“创新+产业化”“产能扩大+产业承接”产业协作模式,同时两地还积极探索打造“飞地经济”深河产业共建版本,推动连平南山园一期建成以及河源高新区南山园、紫金省企园、源城大鹏科技城等建设,致力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河源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

▲河源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

3、聚焦民生暖民心

关注民情,抓好民生。一直以来,深圳以“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深圳速度”,帮助河源全力推进了一批重点社会民生项目。

总投资16亿元的深河人民医院位于江东新区迎客大道南侧、东环路东侧,定位为三级综合医院,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深圳对外援建的最大单体项目之一。该工程采用“深圳建设,整体移交”模式,由深圳全额投资帮扶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河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提高河源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中的深河人民医院

医疗领域倾情援助,帮扶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亦是不遗余力。位于河源市区东城东江河畔的深圳中学河源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深河中学”),就是深圳帮扶建设的项目之一。该中学依托全省重点中学——深圳中学进行管理办学,深圳中学输出学校品牌、管理团队、办学模式,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校长、副校长,通过名校办学,高起点配备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依托深圳中学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努力将深河中学办成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质量优胜的全市示范性窗口学校,以点带面带动河源其他学校发展。

▲深圳中学河源实验学校:深圳帮扶河源建设的一所硬件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强的优质公办初级中学。

赣深高铁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河源全域全面“融湾”“融深”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赣深高铁计划于2021年建成通车,将结束河源不通高铁的历史,河源到深圳时间也将压缩至1小时内,对河源融入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促进河源市经济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赣深高铁河源东站效果图。

深河人民医院、深河中学都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缩影。近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还公示了2020年第一批拟帮扶社会民生项目,项目涉及医疗、教育、公共文化事业、生产生活设施等等,这意味着深圳将在提升河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又一次精准发力。

4、患难见真情,彰显“圳能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河源市出现确诊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指挥部一声号召,扶贫干部闻令而行。驻村第一书记们纷纷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返回驻点村,动员全村的党员干部,冲锋到疫情防控一线,通过与当地镇、村干部及本村党员分区协作,每家每户上门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手册,同时利用乡村广播不间断进行播报,利用宣传栏张贴疫情宣告,帮助村民提高防范意识。扶贫干部们勇当“逆行者”,在贫困村中筑起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强防线,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

罗浩民是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益田社康中心派驻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立即从老家赶回二六村,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入户排查,对近期返乡人员进行登记,要求他们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及时向村委报告;在进村的主干道上设立临时检疫点,与镇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

检疫点的夜班值守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尤其是降温、降雨天,尽管有雨棚,仍然非常湿冷。但二六村各个村干部、村小组长都相互体谅,争着值夜班。

▲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罗浩民(中)与镇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在村口临时检疫点值守。

“圳能量”不仅展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上,还体现在抢险救灾复产重建上。

2019年6月,河源接连经受了“6•10”“6•12”两次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洪涝灾害。患难见真情,在抢险救灾及复产重建工作中,对口帮扶河源的深圳市第一时间介入,扶贫干部们始终坚持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积极配合当地做好转移安置等各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灾后重建阶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募集救援物资,全力支持受灾地区的灾后复产工作。

▲2019年6月20日,深圳市南山区派驻连平县工作组联合27个省定贫困村的60多名帮扶干部,到上坪镇布联村帮助受灾群众清扫道路上的淤泥、杂物,冲洗道路。

深圳、河源已牵系数十载的情缘

就像绿叶与根

点滴相报、脉脉相传

未来

伴随着河源融入

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

和深河特别合作区的谋划推进

这份情缘也将在

共同的发展中深化、延伸


来源: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官网、河源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永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