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亲历者说丨李运兴:大桥让海湾南北联系更加紧密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走上汕头海湾大桥观景台,今年76岁的李运兴感慨:“1995年底,汕头海湾大桥通车了,广梅汕铁路也通车了,那时候我有一种感觉——汕头要发展起来了!”

时间回溯到1991年12月,时任饶平县公路局局长的李运兴接到调令,到汕头海湾大桥原建设公司担任工程技术部经理。“当时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协调解决施工过程遇到的各种难题。”李运兴说。

据李运兴回忆,在海湾大桥建设之前,一次台风灾害中,位于妈屿岛的气象站点测得15级左右风力,因此,从大桥设计之初,就必须把台风的影响考虑在内,让大桥拥有足够的重量抗风。为此,由当时国内20多名顶尖的桥梁专家组成技术顾问组,负责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建设中的汕头海湾大桥。

建设中的汕头海湾大桥。

大桥动工建设后,为了赶工期,工人们顶着海风,分几班倒,24小时全天候不停歇地建桥,仅在遇到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才会暂停。而李运兴本人则频频地往返于海湾两岸,早出晚归,施工过程中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他立刻奔赴现场协调解决。

当时往返南北两岸需要乘坐轮渡,平常人需要排队5个小时才能坐到一趟,李运兴因为工作原因可以快些,但也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才能通行。“所以那时候,汕头人迫切需要这样一座桥。社会各界都非常支持政府建桥,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也比较顺利。”他说。

1995年12月28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

1995年12月28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于1995年12月28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至此,天堑变通途。据李运兴回忆,起初通车的头几天,因为可以免费通行,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人都涌向了这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悬索桥,一度导致桥面发生大塞车,持续了四五个小时。当时汕头市还专门组织了公交车,供市民群众上桥观光。

1996年1月1日起,汕头海湾大桥开始收费,日均车流量达到7521辆,之后数字一直上升,到2019年时,日均车流量已达到了近3万辆。

李运兴说,汕头海湾大桥建成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使南北两岸的联系更加紧密,带动了汕头东部沿海区域乃至全市的快速发展。对他而言,自己能够参与汕头海湾大桥的建设,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文/图:黄嘉锋 庄衔涛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