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吃小龙虾的季节,油焖大虾、蒜蓉大虾、清蒸虾、香辣小龙虾……吃货们恐怕已深陷在小龙虾的美食世界里无可自拔而且也不想自拔了吧。不过很不好意思,疾控君要来打破一下吃货们的美好世界,因为近期广东省多地出现了进食小龙虾后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以下称RM)的病例。
是不是让你欢喜又让你忧,别急,且听疾控君跟你们说道说道。
关于哈夫病
说到哈夫病,疾控君先要带你们忆一下往昔。192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因食用水产品导致不明原因的RM病例,因病例发生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哈夫地区,所以称为哈夫病(发病前24 h内进食过鱼类等水产品引起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RM病例),其典型临床表现就是RM,即突然发生的肌肉疼痛、僵硬,伴随酱油色尿等。此后该地区仍有出现RM病例,并发现与进食鱼类(如淡水鳕鱼、鳝鱼、梭子鱼等)有关。1934年开始瑞典、苏联、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出现类似病例。
那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2000年北京发现了进食蝲蛄相关的RM病例;
2009年广东省出现了进食淡水鲳鱼相关的RM病例;
2010年和2012年,南京发现了进食小龙虾相关的RM病例……
而在珠海,2016年、2017年和2020年均出现了进食小龙虾相关的RM病例。
因此,RM并不仅仅与小龙虾相关,进食鱼、蟹等其他水产品也可能出现RM。
RM到底是啥?临床表现有哪些?
RM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受损, 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等细胞内容物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说人话:一些原因让人体的肌肉细胞溶解和破坏,细胞里面的东西跑到了外面,对人体造成了损害。需要注意的是过量运动、创伤、饮酒、某些药物或疾病、感染等也可引起RM,因此患者在就诊和医生在诊断时要说清楚、问清楚。
RM病例一般会表现为乏力,全身或局部肌肉疼痛(如胸痛、劲痛、背部痛、四肢痛等)、僵硬,酱油色尿,可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RM到底是不是进食小龙虾等水产品引起的呢?
自从1924年首次报道哈夫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哈夫病的病因,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明确的致病因子。我国相关部门对小龙虾样本进行多种化学物质检测,但在小龙虾中都没有发现已知可致RM的物质。也就是说国内外的案例都表明虽然进食小龙虾、某些鱼类等水产品后会出现RM,但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RM就是由进食小龙虾等水产品引起的,具体的致病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我国多地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食用小龙虾后发生RM与小龙虾的批次、食用部位(特别是虾黄)、食用量、个人体质等有关联。不过有临床数据显示因为食用小龙虾而发生RM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只要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恢复。
吃小龙虾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1.小龙虾属于高蛋白食物,相比于其他食物细菌繁殖更快;
2.小龙虾中蛋白质和嘌呤含量均较高,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进食后容易出现痛风;
3.小龙虾体内可能有寄生虫,如进食前未煮熟煮透,可能感染寄生虫;
4.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重金属,不过大多集中在鳃、内脏等脂肪含量丰富的部位。
龙虾虽美味,进食需谨慎
虽然说现在尚不能明确RM到底是不是小龙虾等水产品引起的,被小龙虾放倒的人数比例也不高,但是在食用小龙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几点:
1.去正规场所购买新鲜小龙虾,买回来后可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以吐净泥沙等杂质。
2.彻底清洗小龙虾,可将小龙虾的鳃、细爪的根部、虾线等较脏的部位去除,刷洗干净。
3.将小龙虾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而且一次不要吃太多,如为过敏性体质或痛风患者,更应少吃,不要贪图美味。
4.最好不要吃小龙虾的虾黄、内脏等,即食用时最好丢弃虾头。
5.进食小龙虾后如出现类似RM的症状,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进食史。
撰文:朱婷婷
美编:谈嗣彦
专业审核:陈琦 张秋平
初审:龚鉴
审核:黄利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