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1号公路(南北轴线)工程先行动工段项目及惠河高速惠州互通连接线工程项目启动房屋征收工作。这意味着,作为“丰”字交通主框架的主战场——惠城,将这一立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惠州十年发展之计的高标准谋划从蓝图落到现实。
再将目光转到农村。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惠城广大农村道路正聚焦硬底化建设,破解“畅返不畅”难题,力争成为农村的景观路、致富路。
一手抓交通路网,秉承“市区一体、共赢未来”的发展理念,惠城正推动“丰”字交通由“丰”到“满”;一手抓农村道路,惠城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以加速跑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惠城,正加速建设匹配国内一流中心城区的交通路网。
当好“丰”字交通轴线建设主力军
交通基础设施的畅通与否决定着一个地区内外通达便捷程度,也影响着它的经济发展水平。
“丰”字交通主框架正是惠州正立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惠州十年发展之计,以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为目标而进行的高标准谋划,以期充分发挥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辐射带动粤东北发展的枢纽作用。
这其中,“丰”字状布局路网作为惠州交通主框架,“五横五纵”构建骨干快速路,覆盖了惠城区辖区总里程约212公里,总投资约386亿元。“惠城区交通轴线主要为南北、中部、国道G324北上,轴线部分里程74.3公里,投资约174亿元,涉及快速路主要为H1、H2、Z3、Z4、Z5,里程约138公里,投资约212亿元。”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惠城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炯说,启动第一阶段(2019—2022年)的南北交通轴线建设中,全市先行启动7个施工点建设,其中4个点在惠城区境内,可以说,惠城是“丰”字交通主框架的主战场,也是建设的主力军。
“丰”字交通主框架的规划建设,将实现城市发展区各组团内部15分钟内上高速,各组团之间30分钟互通,中心城区30分钟之内可通达,形成1小时内通达广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基本可实现惠州城市中心区、空港经济区40至50分钟对接深圳莲塘口岸,这为惠城区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重大利好条件。
市区一体,共赢未来!惠城区委、区政府迅速作出相应部署,积极与市交通运输局对接工作,并要求全区全力配合“丰”字交通主框架的规划建设,经过与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有效对接,累计向市交通运输局提出了9条意见和建议,大部分得到采纳,为“丰”字交通主框架在惠城区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目前,“丰”字交通主框架1号公路(南北轴线)惠城段先行动工建设小金白石互通立交至惠州大道段,全长约5.8公里。惠城区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工作,共征收小金口相关村组土地约900亩,涉及房屋(棚房)784栋(间)。朱炯介绍,小金口段已交地334.27亩,涉及可施工道路长度2144米;清点青苗、鱼塘水面及附着物约431.2亩;完成红线内所有土地的证据保全、航拍航测工作;完成房屋(棚房)编号测绘759栋(间),并于日前召开了项目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听证会。“接下来我们还将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宣传、征拆、管控等工作,全力配合‘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在惠城区的顺利实施。”朱炯说。
推动“毛细血管”融入交通“大动脉”
在“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过程中,惠州将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
为此,惠城区编制的《惠城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中明确,惠城将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布局产业,构建“一带一轴一圈”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就是环东江经济产业带、“一轴”指产业功能发展轴,“一圈”指总部经济及商务服务圈;搭建“三大产业平台”,主要包括金山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国际生物健康谷;主攻三大产业,包括总部经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
“随着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惠城区中心交通路网布局相对完善,小金口、汝湖、水口、马安等镇街交通发展将实现由‘丰’到‘满’,但横沥镇、芦洲镇处于惠城区东北部,是惠城区连接博罗、惠东、紫金的重要商贸集散地,该区域交通布局及路网建设标准相对落后。”朱炯说。
为此,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惠城区分局组织编制完成《惠城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20-2035年)》初稿,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
在加快推进北部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例如规划建设惠州市生态环境园进场路东延线,将横沥镇省道S120 对接芦洲镇县道X203,自东向西(横向)布线,途经芦洲镇墩子林场,道路建成后将成为该区域重要的东西向通道,使区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增长。“交通的便利将拉动黄沙洞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健康生物谷建设奠定基础。”朱炯说。
又如推进东江湾产业园北部与横沥工业园区的交通对接。“该片区主要通道为省道S120双向四车道,目前已无法满足交通量及出行需求。”为此,惠城拟规划一条快速通道,1号公路东延线(荔枝城至S120段),自东向西(横向)布线,主要连接1号公路与惠大高速,实现东江湾产业园与横沥工业园区的快速联通。
还有推进交通轴线H1线惠泽大道段升级改造工程。该道路东江工业园段项目正在建设中,三环路至东江工业园段正在积极协调加快启动,该道路的升级改造将有效缓解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
规划建设合生大道,打通东江湾产业园南部至三环路的道路,建设东江湾产业园“两横两纵”与横沥工业园区“一横一纵”主次干路。“推动产业园道路融入‘丰’字型交通主框架,推动实现由‘丰’变‘满’,加快‘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惠城区落地生根。”朱炯说。
“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惠州的农村地区正在奔向乡村振兴的路上,农村公路建得好不好,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条件。
惠城区汝湖镇房村村位于东江河畔,辖三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村民们却为了出行而发愁。原来,房村村道于2005年实现硬底化,但水泥地面只有3.5米宽,现在村里每家至少都有一台车,遇到会车时,原来的路面就通行不了。
为此,区里和镇里都对村道拓宽给予大力支持,村民们也积极配合,有一户村民甚至拆除了自家120米多长的围墙,让出了3米宽的地,还将自家的鱼塘填了一部分,提供给村道拓宽。最终,村道在原先的基础上,两边各加宽了1.5米,拓至6.5米宽。
交通便利了,不仅村民出行方便了,来游玩的游客也多了。在房村村东江边,有一片数十亩的油菜花地,今年初春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接下来,房村村还计划种植番薯、无公害蔬菜等,发展亲子活动中心、拓展训练基地以及各种露营野外活动等。
“惠城正积极落实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报告》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朱炯说。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惠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区镇通行政村公路窄路面拓宽改造已完成70.8公里,今年计划再完成41.828公里;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底化已完成11公里;“畅返不畅”农村公路修复现已完成17.7公里,今年计划再完成10.1公里;危桥改造现已完成4座。在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方面,近三年,惠城区不断扩大农村公路通达深度,2018—2019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现已完成74.6公里,今年结合乡村振兴加大投入,计划完成145公里的任务,目前,即将全面动工。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区交通分局辖区管养的农村公路里程共计1302.602公里,去年,惠城对以上管养的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记者】卢慧
【通讯员】邹壮新 吴文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