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消化内科独立开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打通患者生命营养的绿色通道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
+ 订阅

开通营养通道,为生命续航

近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独立成功开展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它的成功开展为吞咽障碍、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患者带来福音。

为患者施行手术

日前,我院内四科消化内镜中心收治了一名“消化道出血”患者,该患者入院时处在失血性休克状态,经积极处理后病情稳定,后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贲门癌。由于疾病因素,患者多日不能进食,只靠“肠外营养”支持。但这种方式经济成本高,而且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很大。

患者日渐消瘦,家属也一筹莫展,患者及家属对伦教医院高度认可,希望留在伦教医院继续治疗。为维持患者生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我院消化内科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经充分准备,8月25日,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解决了困扰患者的进食难题。

患者术后状态良好,严密观察2小时后返回病房。术后该名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家属表示非常感谢。

填补技术空白,为群众带来优质医疗服务

“临床上,经常有一些长期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需采用‘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这两种途径来获取营养支持。”消化内科主任邓亮介绍道,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滴注营养液,费用高,对局部血管刺激大,时间一长会导致静脉炎,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败血症、肝功能衰竭、胃肠道粘膜萎缩等情况。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来给身体供能,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通常采用经导管输入。“鼻胃管方法简单、效果肯定,但这些营养管径较粗,材质较硬,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尤其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得到广泛地应用。邓亮主任表示,该手术在胃镜引导下经皮直接穿刺胃腔,放置导管到胃内,为不能经口腔摄取营养,而肠道有正常吸收功能的病人再造营养支持的绿色通道。“与鼻胃管相比,其可避免长期置管所致的鼻咽、食道粘膜的糜烂及出血,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反流性食管炎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适合长期放置。”邓亮表示,该手术还有创伤小、恢复快、麻醉风险小、并发症少、术后护理简单等优点。

我院消化内科开展的这项技术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接下来,消化内科将继续推广此项技术,并在目前基础上积极发展新技术,给群众带来更多优质医疗服务。

健康科普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简称PEG,国际上已经较为成熟。它是一种无需开腹只需在内窥镜引导下进行的牵引式胃造瘘术。

适用于脑外伤、脑梗塞、神经性中风等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或者存在食管气管瘘或经口进食会呛咳的病人。

该手术集无需开腹、操作容易、胃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有效、护理方便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是一种对人体损伤性较小的微创手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患者的愈后较好并可在较短时间内进食,一般无太多不适感,仅皮肤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对患者来说,也减少胃食管返流和误吸入肺等情况,有助于维护患者仪表尊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什么情况下需要PEG呢?

食管癌及贲门癌伴梗阻,失去手术机会者;

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影响吞咽者;

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者;

神经肌肉病变导致吞咽功能异常者。

注:其中,临床应用最多的就是脑卒中导致的神经损害,引发吞咽呛咳的患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