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宋)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作者简介
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善于用"影"字著名。后世人称“张三影”。
诗词赏识
这首诗写的是秋雨后无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联写西溪及附近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近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积水涵虚"四字,场面很大,仿佛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的景况。
孟浩然写洞庭湖水,描摹了湖的渺茫宽阔;张先在这里突出江南雨后河湖溪塘涨满水的情况,是小环境组合成的大环境,都很神似。"上下清"即孟浩然诗的"浑太清",都写秋天天空晴朗,水光澄碧的景象,移不到别的季节去。次句写水边人家,以"岸痕平"说水涨得高,与"几家门"成为一个平面,也活生生地画出雨后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与诗词相关药材:浮萍
来源:浮萍科植物紫萍干燥的全草,6-9月捞采,全国各地湖泊、江河、水田均有生产。
性状:平叶状体,卵形或卵圆形,上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偏侧有一小凹陷,边缘整齐或微卷曲。下表面紫绿色至紫棕色,着生数条须根。体轻,手捻易碎。气微,味淡。
别名:苹、水萍、九子萍等。
性味:性寒,味辛。归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尿、透疹。
用法用量:
1、内服,3-9g,煎煮服用
2、外用,煎汤浸洗,或研末撒或调敷。
浮萍配薄荷,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治疗风热感冒有确切疗效。
浮萍配茯苓,增强利水渗湿之功效,治疗小便不利有一定疗效。
禁忌:体虚、虚汗者禁用。
浮萍故事
很久以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郊外采药途中突遇暴雨,路过河边,见一小船,遂与小船上避雨。船主老渔翁和他的孙子热情地接待了他。交谈了一会儿,老人对李时珍的身份便清楚了,老人把自己知道的药物知识全告诉了他。
末了,老渔翁想起一个问题,说:“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草药,能治身痒、癣疮。”李时珍问:“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征呢?”“这种草长在水上,离我们很近。”老渔翁笑哈哈地又说了四句话:“天生灵芝本无根,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根青青泛水面。”
在一旁孙子听后说了一首童谣:“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最爱随风飘,江河都是家。”接着,再唱一段儿歌:“有根不着地,有叶不开花。整日随风飘,四海就是家。”“这三个谜语都是一个谜底,你们祖孙二人出题考我也!”
李时珍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抬头看到船外,一种水草在风雨中依然团聚不散,飘飘游游,便指着船外说“就是它!”就是它,它是什么?您能猜得出吗?渔翁笑道:“浮萍也。”李时珍时其如珍宝,经过研究广泛用于临床,一直被流传于今。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