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 穗旅游业同比恢复至七成

文明广州
+ 订阅

  2020年以来,广州文化旅游业有序复工复产复苏。记者从8月26日举行的第171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精准有序开展文化旅游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广州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7-8月全市旅游业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左右。据悉,广州将积极引进世界级精品主题公园、大型国际展会和节庆赛事活动,打造一批国际性文化旅游品牌。

西关老城区成游客打卡地。

  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68家

  近年来,广州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特色村的创建与提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介绍,广州新增1个国家级、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番禺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全省仅有的两个示范区之一:“今年6月,从化区、增城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度假区。目前越秀区、海珠区正组织开展新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从化区正积极推动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吴青松透露,广州近期还新增了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和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以及6个国家级3A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计68家。

  另外,2020年7月,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增城区荔城街莲塘村、增城区蒙花布村、花都区塱头古村、南沙区大稳村等11个各具特色的村庄,获得广州市第二批旅游文化特色村称号,全市文化旅游特色村达到17个。从化区莲麻村、南平村,番禺区大岭村申报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已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中。与此同时,广州还新增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其中从化区温泉镇获2019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称号。

  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208名

  2020年7月份,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第七批共31名传承人。至此,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已达208名,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208名,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

  在此之中,传统医药类传承人数最多:“在本批认定的31名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医药类有7人,占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彰显了岭南中医药文化在广州非遗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此外,部分项目如广东汉乐(增城)、醒狮扎作、粤菜烹饪技艺、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陈李济中药文化等,补齐了传承人。”吴青松说。

  据了解,2016年底,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明确了3至5年时间广州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到200人以上的目标。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布后,市级非遗传承人总数共208人(不含已去世人数),已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吴青松透露,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51岁,整体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为进一步充实我市非遗传承队伍、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夯实了基础。

  资金扶持

  出台了“广州文旅暖企12条”,发放文化旅游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超2亿元,协调广州地区银行为文化旅游相关企业提供贷款150多亿元。

  新增景区

  广州近期新增了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和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以及6个国家级3A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计68家。

  特色非遗

  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已达208名,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208名,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

  协调各方为文旅企业提供贷款150多亿元

  吴青松表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从政策、资金、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全力引导、支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了“广州文旅暖企12条”,发放文化旅游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超2亿元,协调广州地区银行为文化旅游相关企业提供贷款150多亿元。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举办了一系列首发、首展、首演活动,包括广州人游广州、广东人游广州启动仪式、广州艺术季开幕式、雕塑作品乡村巡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主题活动。

  “自7月17日‘广州欢迎您’系列活动启动之后,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启动仪式、欢乐周两个阶段共27项活动,持续到明年2月,我市共将举办50余项大型文旅活动、1000余子项活动,共同打造‘幸福年’。”吴青松说。

  名家周末大舞台、广州艺术季、“戏·游花城”名家分享会这三大活动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据吴青松介绍,从7月25日到12月26日,每逢周末都会在广州塔移动舞台举办“名家周末大舞台”活动,共计23场精彩演出面向所有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每周都会邀请文艺大家和名师名团轮番登台献艺,以此打造现代都市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融合的文化旅游品牌,切实增强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打造“百厨百店”

  挖掘“百道名菜”

  8月25日,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活动技能交流竞赛在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导,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作为执行单位。来自广州涉农区的51位粤菜师傅学员们同台竞技,以菜交流,共同进步。在经过大师傅前期“送教下乡”培训教学后,学员技能大幅提升,在比赛中交出优秀成绩单。

  在技能交流竞赛上,记者从部分涉农区餐厅方面了解到,通过参加培训,他们的厨师技能和门店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带动餐厅营收。有餐厅本月业绩冲上今年以来最高值,营业额较上月提升20%。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方面表示,除了持续打造“百厨百店”,未来还将评选“百道名菜”,进一步传承广东美食,弘扬食在广东。

  涉农区餐厅:部分餐厅本月业绩冲上今年以来最高值

  在活动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方面表示,随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为传承和弘扬“食在广州”的粤菜文化,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按照《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工作项目》要求,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推进“百厨百店”培养工作。“除了“百厨百店”,未来还要进一步挖掘一百道名菜,将岭南美食文化推向全世界,弘扬食在广东。”

  早上9点半,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厨房内已经热气腾腾,36个镬头齐开。这天,厨房“变身”友谊赛竞技场,来自涉农区的粤菜师傅学员们同台比拼学习成果。当天竞赛,学员们在1小时内使用不同的主料,用不同的烹调技法,不同的口味制作两款热菜菜肴。其中主料有两款,分别用于两道菜,一是鲩鱼、二是自选一款禽畜类。竞赛最终决出10名至尊金奖,15名特金奖和26名金奖。

  据了解,技能交流竞赛是2020年广州粤菜师傅“百厨百店”培养活动的一次以赛代训,技能交流,开拓视野的竞赛。本次活动裁判长马健雄说,比起上一次的学习交流,这次以“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交流收到更大的成效,经过多次的培训,学员们的进步很大。前期有的学员只是停留在用简易的几样食材和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烹饪,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特色菜式的烹饪技法。

  据了解,伴随着厨师学员们的烹饪技能提升,给所就职的餐厅带来的竞争力也在提升。现场一位餐厅主理人许文彬说,本月餐厅的业绩达今年以来最高,营业额较上月提升20%。疫情期间,餐厅虽受影响,但也恢复了八九成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黎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