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大豆价格走势如何?农业农村部回应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今年春节后,国内玉米价格保持持续上涨走势。8月26日,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唐珂回应称,玉米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大体处于合理区间。

另外对于大豆进口的问题,唐珂表示,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自美国进口大豆有望继续增加,预计下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价稳。

玉米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

唐珂介绍,从5月28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启动以来,持续高成交、高溢价,玉米市场价格继续走强。目前,东北、华北的玉米平均收购价已分别达到每吨2150元和2400元左右,比年初上涨约30%,短期涨幅较为明显,同比涨幅也将近25%。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调度分析,他们对于当前玉米市场形势有两个大的判断:一是玉米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大体处于合理区间。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下游需求向好,同时随着临储玉米拍卖接近尾声,资本炒作和非理性的囤粮加剧,共同拉动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水平低于2014年每吨2240元的临储价,也低于此前的市场价历史高点,仍属于恢复性上涨。粮价适当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种粮收益,提高来年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唐珂说,当前玉米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后期价格将逐步趋稳。前期拍卖的临储玉米将陆续出库,目前全社会库存能够满足秋粮上市前后市场消费需求。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加上全球玉米总体宽松,我国玉米及大麦等替代品进口增加。预计全年玉米市场供给总量充足,价格有望趋于平稳。建议各类市场主体保持好购销节奏,不宜持续囤粮看涨。

预计大豆价格将高位回落

中国作为大豆进口大国,今年的大豆进口是否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对于进口大豆的问题,唐珂介绍说,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满足国内食用植物油和豆粕饲料需求。主要的进口国是巴西、美国、阿根廷。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客观上抑制了大豆需求,加上油价低迷打压了生物质燃料的需求,所以全球大豆的供需是宽松的,国际上大豆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大豆进口。

从数据看,今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增加,当前价格小幅上涨。据海关统计,1-7月累计,我国进口大豆5514万吨,同比增加了17.6%,其中7月份进口大豆1009万吨,同比增加了16.8%。7月份,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每斤1.62元,环比涨1.6%,同比涨2.5%。从国产大豆看,今年受食用需求旺盛拉动,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据监测,7月份黑龙江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75元,环比涨8.2%,同比涨51.2%。

从后期走势看,北美大豆陆续丰产上市,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自美国进口大豆有望继续增加,预计下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价稳,下游豆粕、豆油供应是有保障的。国储拍卖大豆陆续供应市场,再加上新豆即将上市,市场供应持续增加,预计国内大豆价格将高位回落。

(编辑:周上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