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爱情是永恒的创作主题,广东龙门的农民画创作与其客家山歌文化相辅相成,历代龙门人民用朴实赤诚的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来表达爱、歌颂爱,形成了极具岭南特色的艺术风格。
今天,我们结合淳朴真挚的客家山歌,对爱情主题的优秀龙门农民画作品进行展示,七夕传统佳节在悠扬的歌声中、绚丽的色彩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注释:①涯:我 ②老妹:年轻女孩
劳作男女之间的昵侬与羞涩朦胧的质朴情感是美好而真挚的,这在王汉池老师的画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日日落雨望天空/新作田基唔敢行
单竹架桥唔敢过/心想阿妹唔敢声
阿妹担水井边企/看到阿哥笑嘻嘻
阿哥问妹笑乜个/妹说昨夜梦到你
郎系鲫鱼妹系鲤/水底来往冇人知
水底来往冇脚迹/冇人敢话涯同尔
百兽恋山鸟恋林/ 田螺恋水又恋泥
妹是凤来哥是凰/ 涯盼为哥生儿郎
黄伟平
融合龙门特有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黄伟平老师的画作中有盈门高挂的红灯、喧天的锣鼓、象征甜蜜的年桔和小船、更有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情侣,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封不好山不出嫁/治不服水不出庄
青山绿水当花轿/满山花果当嫁妆
心肝阿哥要知情/崖今面前无别人
梅子黄了要来摘/莫等落了枉费心
大鼓唔敢打两边/行船唔敢两头牵
言语唔敢两面讲/妹子唔敢两头恋
想起恋妹真艰难/一日想妹两三番
阿妹好比月中桂/看就容易攀就难
红灯盈门高高挂/豪客降至映喜联
凤钗头上披彩霞/翘首静待君到来
急水撑船难上滩/初学恋郎好艰难
心头好比擂战鼓/面上好比火烧山
火辣唔怕生鲁箕/相爱唔怕旁人知
男大当婚女当嫁/男女总爱结夫妻
谭文希/黄伟平
唱山歌是龙门的一种传统民间风俗,从前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用山歌来抒发心中情感。从前人们的爱情大都由媒人牵线,朗朗山歌、媒妁之言,都是不敢对心上人言述的心中所念!
山歌好唱口难开/李子好食树难栽
白米好食田难做/溪鱼好食网难开
杨梅酸来李子甜/何必托媒讨妹嫌
不如两人当面讲/石板搭桥万万年
郎是山中千年树/妹是树上万年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阿哥开口妹喜欢/要妹开口妹就难
世上只有藤缠树/唔曾看见树缠藤
廖锦锋
趁着风光明媚,共舞一曲,或是共泛起轻舟,以互诉衷情,青春可依,未来可期...廖锦锋老师的画里描绘了热烈而快乐的二人世界。在这最好的韶华,你寻找到人间的另一半了吗?
唱歌就爱两个人/纺纱就爱两条情
弹琴就爱两条线/挨挨碰碰正热人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
句句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
八月十五月团圆/蝴蝶双双在花前
池中鸳鸯成双对/妹要恋郎正当年
钟永廉
第一幅画面描绘了一个收割稻谷的小伙和一位采茶姑娘在绿水青山间对歌传情。画面里,太阳为情爱的图腾,小鸟歌颂爱情。第二幅为小伙送姑娘牵牛花以表情深。钟永廉老师的画表达了真挚而淳朴的乡间恋曲。
对面哎介那下人/曰头瞪眼看吾清
系阿哥就过来料/系阿妹就过来倾
郎爱妹来妹爱郎/胜过伯虎点秋香
胜过牛郎配织女/胜过陈三与五娘
刘少夏
春色令人迷醉,多情多梦的青春令人留连。在刘少夏老师的画里,青春的气息丰盈漫溢,让我们踏入画中的多梦年华。
想看月光隔重云/想看阿妹隔重林
阿哥有箫妹和鸣/共享今朝春色盈
郎这岗来妹那岗/郎是日头妹月光
郎是葱来妹是蛋/葱花配蛋共盘装
三月桃花树树鲜/恋妹恋心最为先
真心之人讲情义/只为阿妹爱意献
罗秀芳
在罗秀芳老师的画作里,相爱的人同心协力辛勤劳作,共同扶持,创造财富,收获硕果。默默陪伴,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诗。
阿哥织布妹纺纱/你抛梭来崖转车
织好三丈织九六/俩人合心做起家
莲塘边上种苦瓜/未有三寸就开花
百万家财哥不想/只想同妹共一家
榕树落叶唔脱皮/阿哥柬苦唔丢尔
苎子同棉一下纺/两人夹线到伸尾
曾宝田
荔枝树下,云雾缭绕的茶园里,牛背上...男女互诉爱慕之情,曾宝田老师在画里谱写明快而温馨的乡间浪漫曲。
热天难舍大树荫/寒天难舍热火盆
皇帝难舍金銮殿/阿哥难舍有情人
哥系天上一条龙/妹系地下花一丛
龙唔翻身唔落雨/花唔淋雨开唔红
没水唔饮这杯茶/没秧唔莳这丘田
没妹唔行这条路/没妹唔看这重天
潘玉花
潘玉花老师第一幅作品描绘了小伙在遛牛的时候献花表白自己对心仪的姑娘的爱。第二幅是热恋男女互诉衷肠。真挚的告白无需物质的加持,一花一吻足矣。
好花一朵压千红/好妹一个情意浓
妹子叮嘱记心间/哥哥只恋妹一人
莫话不敢唱山歌/妹子开口似长河
山歌专唱郎搭妹/大郎叔公没奈何
梁彩欢
梁彩欢老师作品描绘了茶园里,年轻的男女在釆茶之时互对山歌,表达爱慕之意。色彩明快,场景大气。
一条罗帕五尺长/出门撞着打歌郎
有好歌来唱几只/同你对到日头黄
来源:惠州新闻、惠大美术馆(供稿 | 王汉池 黄伟平 谭文希 曾宝田 钟永廉 廖锦锋 梁少夏 潘玉花 梁彩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