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膳今用】
今天要介绍的经典的古代膳方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篇,名叫“百合鸡子汤”。本方由百合七枚, 鸡子黄一枚, 泉水两升组成,能上清心肺, 中和脾胃,下滋肾水。平常可用于呕吐以后肠胃不适,或心烦失眠之症。
今日推荐——百合鸡子汤
材料:
鲜百合 1个,鸡蛋黄 1个。(1人份)
做法:
(1)将鲜百合浸泡晚出白沫,去水洗净。
(2)把鲜百合放小锅中,加水400毫升,煮至200毫升后去百合,加入鸡蛋黄,充分搅匀,再加少许冰糖,煮沸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方中鸡子黄入脾胃经, 润脾胃之燥。尤在泾有云: “《本草》: 鸡子黄安五脏, 治热疾, 吐后脏气伤而病不去, 用之不特安内, 亦且攘外也。”因其黄禀浊阴之性, 以浊者下沉而亲下, 故可使胃中浊气下行。方中运用鸡子黄以补土润燥, 以疗呕吐后胃虚津亏, 胃气失和之证。不单呕吐后能用鸡子黄,拉肚子也是可以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薯蓣鸡子黄粥, 用于治泄泻日久, 而肠滑不固者。吐或泻造成的胃肠阴津亏损,都可以用鸡子黄来补土润燥。
百合甘寒,能养阴补虚,同时去热。若有心烦、情绪不稳,睡眠不安这些虚热的表现,不宜用苦寒之物来清热,这个时候用百合就非常合适。
方中以百合配鸡子黄。百合上清心肺, 下滋肾水, 鸡子黄和中焦脾胃,特别适用于呕吐后肠胃不适,不欲饮食,口干舌燥,或者是平素情绪不稳,心烦不眠之人食用。
本期值班医师:
林淑娴,中级营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各种慢性病的饮食指导和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