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锐德:智能充电网里的产业新生态
城市里,每一栋建筑外墙都装上了光伏发电板块;城市里每一台车的电量、行驶信息等数据都和终端相连;一旦城市因突发状况停电,这些电动车智能充电网还能为周边的医院、住宅优先供电。在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锐德”)展厅的一角,一幅长达二十多米的巨幕描绘了特锐德对未来电动车智能充电网使用场景的宏伟想象。
8月上旬,顺德高质量发展对标考察团前往青岛,来到了特锐德调研。这家被誉为“中国创业板第一股”的企业一直致力于电动车智能充电网的研发建设。截至目前,特锐德已通过旗下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来电”)在全国335座城市布局了超28万台充电终端,规模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41%。
8月上旬,顺德高质量发展对标考察团前往青岛特锐德调研。羊建溶摄
“并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而是我们创新了什么,市场就一定需要什么。”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的这句话,点明了特锐德的发展路径。这句印在了展厅最显眼位置的话,也为顺德企业家们对标一流,制造争创高品质产品,打造高端品牌烙上了深刻的印记。
让充电终端“上云”
构筑核心领域应用新场景
打开专为电动车充电服务的App“特来电”,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使用该企业遍布在全国的充电网中的任意一台充电终端。App除了扫码充电外,还能显示不同地区充电终端价格的差异,以及附近的便利店、洗手间等便民设施的位置。如车辆附近没有充电终端,驾驶员只要遵循App内的导航指引,便可到达距离最近的一个充电终端。
图2:特来电充电终端。羊建溶摄
为何要将一座座孤立运行的充电桩互联互通,形成有能源和数据采集、交互、分析、管理的充电网?面对现场数十名顺德企业家的疑惑,展厅内的宣讲师王钦楠娓娓道出了缘由。
原来,充电桩只是单向把电充到车里的物理插头,充电时无法采集电流、电压、温升、温控等数据,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但充电网对一个区域里几十个充电桩做了智能化改造,可以让车与车、车与电网产生互动,实现有序充电和有序放电。
在这套充电网系统下,不同位置的充电终端将有不一样的充电价格,同一充电终端的充电价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也会有所波动,以此引导车主理性选择充电时间,缓解充电终端与电网压力。
在充电网内,车主不仅可以付费利用充电终端为车辆充电,还可将车内多余电量“卖”给终端,供其他车辆使用。讲解员所举的例子让现场不少调研人员耳目一新:车主可以提前一晚上在家里用0.5元/度电的价格把车充满电,白天回到公司上班后,再把车里的电以1元/度,甚至更高的价格,把电卖出。“这不仅能让车主充电放电‘赚钱’,还可以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如何让区域内仅有的电量,按车主的轻重缓急程度合理分配给每一台车,也是特锐德充电网的应用新场景之一。传统的充电桩采用“先来先充”的方式,用户只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充电,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充好电。“但在特锐德充电网内,什么时候充满电,由车主说了算;什么时候开始充电,由系统大数据说了算。” 王钦楠说。
图3:特来电城市微客厅汽车群充电解决方案场景效果图。特来电供图
网罗全球顶尖人才团队
前瞻布局充电网技术革新
“这么多涉及硬件、软件交互的新场景,背后的技术是怎么攻克的?”“充电网覆盖的面这么广,这背后的研发全都是特锐德自己完成吗?”……熟悉了这套改变电动车充电场景的充电网系统后,现场的企业家们都对充电网背后的核心技术攻坚之路感到十分好奇。
王钦楠给出的答案又一次出乎了企业家们的预料。原来,从电网调度、微网调度等充电网的技术架构搭建,到充电网和汽车间的主动安全防护几故障隔离技术、充电网故障分析、隔离与快速恢复技术……自2014年成立以来,特来电已研发出17项关键技术引领了电动汽车充电网领域的发展,并攻克了2项世界“卡脖子”技术。
6年开发17项关键技术,离不开特锐德对高精尖人才的“大手笔”招揽。王钦楠介绍称,一旦需要某领域的人才,特锐德会直接找到行业内最有建树的公司,再找到该公司里最有建树的人才,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挖过来。“我们不只邀请他一个人过来,而且请他把他的团队全都带过来。”
图4:特锐德智能柔性充电机器人。熊程摄
来自美国微软的专家加入了大数据研发中心;来自浪潮集团的首席架构师加入了云平台研发中心;来自美国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的人才团队加入了电子电力研发中心……目前特锐德研发团队已超千人,获各项技术专利已过千项。
如此“大手笔”的求贤之道让现场不少顺德企业家为之惊讶。但在惊讶之余,他们对人才和高端核心技术在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迈向高端之路上发挥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看见仅成立6年的特来电已经依靠攻坚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与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颖坚坦言,顺德不少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精神,但在日后为大企业代工的过程中,这种能力已经在渐渐消失。
“我们企业家必须要把顺德企业以前拥有的研发能力拿回来,才能生存发展壮大。”郑颖坚说。
特锐德为顺德企业家们对标一流,制造争创高品质产品,打造高端品牌留下深刻印象。欧阳少伟 摄
■编者按
8月3日至7日,由顺德区委政研室发起、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组织,在前期区内调研基础上携手19名企业家,组成顺德高质量发展对标考察团,5天跨越3000公里,走访深圳、合肥、青岛三座城市的先进企业单位,政企媒社共探高质量发展之道。8月17日起,南方日报推出顺德“三核两高”系列调研报道,敬请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羊建溶
【统筹】王基国 刘嘉麟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