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生态农业园:“挂图作战”背后的产业突围

南方日报

盛夏八月,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始作业,巨大的打桩机正轰击着大地,锤打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

“在桩基之上,这里将建起万豪集团在中国第一家乡村田园度假型酒店,填补广东乡村旅游无国际五星级酒店的空白。”岭南大地德尔塔酒店相关负责人说。

在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从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到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背后,是“挂图作战”机制的落地生根。

今年是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创建10周年,这样的“加速度”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

作为珠三角地区规划范围最大的生态园区,10年来,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构建都市农业全产业链,朝着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化的国家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目标砥砺前行。

其中,以岭南田园综合体、十里莲江、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代表的重点生态旅游、休闲农业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

重点项目

打响高质量发展突围战

把时间调回到今年2月底。此时,复工复产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已经重启。然而,开始重启并不等于完全复苏,经济引擎需要强大新动力。

“时间不等人,确保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是当前园区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没有之一。”珠海市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说,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投资是关键、项目是抓手。

狠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斗门生态农业园调动园区所有力量,战法明确清晰——为进一步落实市、区挂图作战机制和“五个一”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园区组建斗门生态农业园重点项目总指挥部为挂图作战领导机构,梳理出制约项目推进的卡点、难点、堵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开设挂图作战督导专题,跟踪推动问题解决。

面对疫情冲击,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是园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场关键战役,“作战”覆盖范围在实践中扩大。

“此次挂图作战不仅列入了16个省、市级续建、新开工和前期预备项目,还主动增列百奥年产100万套之智能湿温度控制设备制造基地(一期)、东升源智能电网设备总部基地2个作战项目。”斗门生态农业园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目标倒逼进度,进度倒逼效率”要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表》将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计划开工时间节点按月度进行细化,园区主要负责人下沉到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现场一线,成为重点项目的“突击队长”,而各个工作专班则组建一支支“冲锋队”“尖刀班”攻克“碉堡”,推动问题早解决、项目快推进。

“通过实行‘红绿灯’提醒机制,对有项目未完成挂图作战投资任务或未及时解决项目问题的责任部门,予以亮‘红灯’进行督办提醒,园区重点项目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实现了‘红灯’变‘绿灯’。”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斗门生态农业园完成投资6.62亿元,挂图作战计划完成率107.1%。

产业动能

智能制造助推城乡协同发展

在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刚刚集中签约动工的12家先进制造企业项目正在掀起一轮基建热潮,机器轰鸣,吊臂起落,给疫情下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底气。谈起工程进展,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仍信心满满。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园中园”。今年,从珠海市、斗门区到园区重点工作计划,多次重点提及这一新生的智能制造产业区园。

市、区和园区三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这块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要在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的智能制造产业将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基石。”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斗门白蕉新港片区集聚交通区位、土地载体、港口码头等资源禀赋于一体,通过产业集群驱动,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可以推动区域内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力,实现城市发展反哺乡村振兴的目标。”

在今年3月5日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斗门产业新城PPP项目入列。

实际上,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一设想从2017年开始提出,到成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再到吸引近百亿级投资落地,只用了短短不到3年时间。

去年11月,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斗门产业新城PPP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斗门产业新城。这一产业新城项目是珠海市首个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打造的产业新城类PPP项目,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区。其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该项目的重要产业园之一。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发建设,旨在打造珠江西岸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助力夯实斗门‘工业强区’基石,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看来,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为珠海西部乃至珠江西岸的创新型经济装上新引擎。

在正式签约2个月后,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大地上,基建的轰鸣之声响彻云霄。

园区发展,一刻也不能停。此前的6月24日,在细雨纷飞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举行签约暨动工仪式,12家企业签约,总投资超110亿元;6个产业项目及2个园区配套工程破土动工,总投资达27.1亿元,吹响斗门新一轮大招商、大开发、大建设“集结号”。

“截至目前,我们共签约了百奥、东升源、源呈等16个、总投资约129.2亿元的先进制造项目,年产值预计可达153亿元。同时,在谈储备项目约20个,包括深圳圣心、鼎科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项目大多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方向,瞄准5G、芯片、半导体及高端上下游产业供应链等行业前沿领域,其中不少企业为细分行业龙头。

振兴图景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

在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全国首个国家级河口渔业示范区内,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为现代农业经济插上了5G的翅膀。

“互联网+渔业示范基地项目”于2019年3月在鹤洲北基地开始动工,基地占地面积300亩,刚刚在今年6月完成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试用调试——基于5G网络打造的管理平台汇集了“生态平台、物联网、5G监控”三大功能,将传统水产养殖的生产、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对园区进行污染、噪音、雨、风、水流速数据搜集与实时监控,实现养殖环境的实时预警、设备远程控制、生产资料及人员优化管理、水产养殖过程记录等。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建设初期即设置了5G临时基站,计划测试物联网系统由4G向5G升级,利用5G网络优势解决现有的设备布线困难、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在园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已经成为常态。

2016年,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首次获得珠海市新型研发机构称号,在三年的建设周期内,主攻海鲈淡化种苗繁育、海鲈活鱼有水商业化运输、禾虫人工种苗繁育和滩涂增养殖三大方向的科研成果商业化应用推广,同时在园区的大力扶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高标准鱼塘改造和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不断强化实验基地配套设施。

2019年,研究所通过了市新型研发机构三年期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认定为广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斗门区唯一的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在珠海最北部的“生态之心”斗门莲洲,旷野田园、河网纵横,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之一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内,高端温室大棚栽培番茄迎来了成熟的季节,而这一项目也将于不久后正式对外开放。

“岭南大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瑞东表示,该田园综合体项目总面积1.7万多亩,以发展高端休闲农业为核心,以文化和科技体验为脉络,以绿色生态科创教育为载体,以休闲养生度假为特色,将打造成为一个宜农、宜文、宜教、宜居、宜购、宜养、宜乐、宜游的世外桃源,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从全国首个国家级河口渔业示范区到跻身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的创建项目——岭南大地,一幅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蓝图,正在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加速成为现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

特区一线

一条海鲈的产业链腾飞故事

北回归线以南,珠江三角洲西南端,这里终年热量丰富,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在珠海斗门,独特的咸淡水资源,养出了肥美的海鲈,让“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珠海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

如今,在珠海斗门,“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3.1万亩,产量达12.2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76%,发展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一条海鲈的产业链从此升级腾飞。

“早在2015年,园区就谋划在白蕉新港片区打造一个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水产品深加工、展销、交易、仓储、冷链物流、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彻底打破限制斗门区水产发展的深加工、仓储及冷链物流瓶颈,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建立这样一个“园中园”的设想,在三年前从蓝图化为现实。

三年前,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了强竞生态农业、绿兴冷链物流、诚丰优品等六个农业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目标新建30万平米的各类水产品深加工厂房,10万吨各种低温和超低温冷库。

建设一系列高端渔业基础设施的目标,指向斗门生态农业园一个宏大的产业理想——将白蕉海鲈产业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现代农渔业中最具特色、最具规模、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从绿兴冷链物流项目率先破土动工建设至今,这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经进入建设的尾声,预计2021年全部建成,2022年正式投产使用。

“届时,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带动海鲈养殖户数万户,预计每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并有利于斗门掌握白蕉海鲈的定价权,稳定和提升水产品品质,大幅提高斗门农民收入,推动全区水产业结构调整,让乡村振兴的图景更加美丽。”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观察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产业理想与乡村梦想的诗意交接

2020年,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横空出世,承载着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产业理想,更承载着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的重大使命。在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如何让智能制造与现代农业实现诗意的交接?

2020年,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重大发展契机,斗门区生态农业园将重点围绕“三心”,打造“四园”,兼顾“两翼”,以示范园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夯实发展平台,从用地保障、完善配套、产业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实现园区功能提档升级。

其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成为重要的项目平台。

按照计划,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聚焦“两轴一环·一户一心”建设,拉通核心骨干路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彰显魅力,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产业园的产业承载力,为企业入驻和运营提供优良软硬件环境。

目前围绕S365省道与新港大道两大轴线,G228景观提升、新港大道一期(黄杨大道-斗门港大道)改造等一批基础配套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园区服务中心已完成方案设计,人工智能产业港一期、水厂路、幸福大道也计划年内开工。

“未来,我们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产业发展持续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目标。”斗门生态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林郁鸿、杨瑞祥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