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肩负特区使命建设经济强区

南方日报

40年前,珠海经济特区正式建立,磨刀门水道以西,现在金湾区的这片土地上尚是一片荒芜。19年前,珠海市正式设立金湾区,西部地区迎来新的发展使命;10年前,金湾区被纳入经济特区范围,翻开新的一页,成为近年来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特区40年,珠海走出一条锐意进取、敢破敢闯的改革之路,留下城市拓荒的脚印,筑起产业大厦的根基。作为经济特区的一支“新军”,金湾区早已沿着这一足迹路径留下印记。从红旗农场的滩涂围垦,再到与三灶的陆岛相连,“白纸”作画伊始,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机场建设启动,“亚洲第一爆”的一声巨响宣告了珠海金湾与“蓝天经济”的结缘,每两年一度的中国航展“蓝天盛筵”,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通航25年来,珠海机场成长为千万级别流量机场。航空新城破土而出,全市最大公立图书馆矗立城央,这一切都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蓬勃变化。

南海明珠,金色港湾。肩负特区使命,打造经济强区。在即将迈入建区20年之际,金湾区明确提出,将以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在奋力打造活力品质幸福新金湾、加快建设珠海城市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新征程上再出发,与全区人民一起,携手率先实现高质量的全面小康。

预计到2021年底,航空新城核心区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80万平方米,约为规划目标的七成,一座国际化的现代新城正在崛起。图为金湾航空城。 关铭荣 摄

预计到2021年底,航空新城核心区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80万平方米,约为规划目标的七成,一座国际化的现代新城正在崛起。图为金湾航空城。 关铭荣 摄

城市生长

珠海几何中心崛起现代新城

现代化气息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一站式”办事的市民服务中心、拥有大片绿地广场的金山公园,还有在建的五星级酒店、华发商都、市民艺术中心……环视如今的航空新城,很难想象在6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只有一条砂石路,仅仅三四百人居住的区域。

作为西城社区的首任书记,贺洪强可以说是看着航空新城“长大”的,在他眼中,航空新城的变化不亚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2014年社区成立,刚到这里的时候,较有规模的建筑只有三处,农贸市场、汽修厂和企业厂房。”回想起上任之初,贺洪强笑称,当时名为“社区”,实际上连城乡接合部都不如,仅仅是一片“沼泽荒草地”。

“现在3.8平方公里的航空新城核心区内,14条道路纵横交错,仅住宅小区就有14个,人口更是较六年前翻了400倍,用巨变来形容毫不为过。“在贺洪强的记忆中,西湖市场的变迁是观察新城发展最好的窗口。“从一开始一天卖不完一头猪,到现在每天15头猪可能还不够卖,真切地反映了城市的发展,人口兴旺发达。”

一组关于人口的数据更能直观地体现这种变化。2014年,社区的常住人口仅仅231人,户籍人口148人。截至去年,常住人口突破2万,而目前户籍人口已达到1.2万人。

一座国际化的现代新城正在珠海的几何中心崛起。据金湾区住建部门预计,到2021年底,航空新城核心区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80万平方米,约为规划目标的七成。“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金湾建设航空新城之初立下的“军令状”正变为现实。“有区无城”历史面貌彻底改变——在今年的金湾区“两会”上,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采用了这一令人瞩目的表述。

把目光扩大到整个金湾区,变化远不止航空新城一处。在红旗镇,新的文体广场已接近完工,广安路、虹晖路、文华路等主要干道完成升级改造,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开门迎客。近年来,不少人笑称,金湾区就像一个大工地,建设项目无处不在。这也侧面反映了金湾区在城市建设步伐上的提速。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85.16亿元,增长达到48.3%,建设如火如荼,城市茁壮成长。

产业能量

着力培育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飞利浦、联邦制药、摩天宇,在金湾区不难发现这些国际著名的外资、港资企业。其中,既有近年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而来的新成员,也有不少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已在此扎根的老牌企业。

1998年,珠海经济特区飞利浦家庭电器有限公司落户三灶,主要生产电动剃须刀和声波牙刷。近几年,企业的发展受到厂区面积和布局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去年年底,飞利浦(珠海)新工业园区项目在金湾定家湾工业区奠基动工,项目计划于2021年7月建成,2022年7月达产,拟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运营中心。

工业产值占比超过六成的金湾区,正在从“工业立区”快步迈向“工业强区”。“制造业稳,经济稳;制造业强,金湾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清晰表明了这一决心。

金湾区成立后,地广人稀的优势令其成为珠海宝贵的发展腹地,丽珠医药、汤臣倍健、航空工业通飞、银隆新能源和中兴智能汽车等一批优质企业陆续进驻。经过多年来的积淀,如今的金湾区已形成了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和传统优势产业的“3+1”工业产业格局。

根据计划,金湾区将制定制造业产业集群五年规划,通过发挥好珠海国际健康港、珠海国际动力港等平台集聚作用,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战场”,金湾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市的七成以上。数据显示,金湾区2019年生物医药规上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9%。近年来,除丽珠、联邦制药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之外,诸如瑞思普利、绿竹生物、数字精准医疗等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加入。

“珠海金湾已有初步建成体系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平台的建设对初创型企业进入市场前的各个环节有着非常细致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瑞思普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永奇表示,经过多方考察,2018年该公司从长三角搬到珠海金湾区,签约入驻珠海国际健康港。据介绍,目前珠海国际健康港二期(南拓区)建设正在加快建设中。

今年5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发展质量评价结果,金湾区医药·珠海高新区三灶科技工业园区示范基地由2018年的“三星级”升为“四星级”,已成长为珠三角乃至全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阵地之一。“接下来,金湾区将深耕生物创新药、抗体药、疫苗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产业。”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小康

发展经济特区共建幸福之城

发展不止步,民生再发力。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要惠及广大群众,夯实医疗教育等民生实事,壮大文化旅游等服务行业,这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更是经济特区肩负的重要使命。

在一台体检一体机上,仅需5分钟便能完成血压、血氧等多项检测,并现场拿到健康管理报告。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西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现实。去年,金湾区把建设覆盖全区村(居)的健康小屋作为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投入近800万元,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大家好,我叫姜允吉,从不适应到离不开,如今生活在西城社区,我的晚年更幸福快乐。这里有社工贴心服务、有大学生义工的爱心陪伴、有志同道合的老党员相伴、有社工领导的暖心关怀……”在西城社区文明实践站上,一位社区长者分享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西城社区养老服务站在2018年投入使用,社工、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员、家政员等组成多元化的服务团队,为长者及残障人士提供日间活动、医疗康复、社区饭堂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养老助残,医养结合”。

居有屋,老有养,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正在不断提升。金湾区在去年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16个、长者饭堂18个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构建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城市建设的成果,让更多人用脚投票定居金湾。“适龄儿童上学需求不断增大,新学校的建设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金湾每一年都有公办学校投入使用、开建。按照计划,省实金湾附中、金山实验学校将在今年建成。

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总投资2.3亿元的“新地标”金湾区图书馆在去年面世,更多的文化资源也下沉到村居、社区。目前,金湾区共建成镇级分馆2个,村(居)服务点20个,基本实现区、镇、村(居)全覆盖,多家24小时城市书屋试点陆续投入使用。

试点建设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示范社区,如今的金山公园更增添了各年龄段孩子的公共活动区域和设备。每逢周末,成百上千个家庭欢聚在这里,享受闲暇时光。“与全区人民一起,携手率先实现高质量的全面小康。”金湾的愿景在成为逐步清晰的现实场景。

发展经济特区,共建幸福之城。以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金湾再出发。

特区一线

沙脊之变:从水产养殖到岭南水乡样板

从上世纪90年代人均年收入约500元,到如今的近1.4万元,金湾区红旗镇沙脊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沛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带头人”之一。更令生于斯长于斯的他感到兴奋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沙脊村完成了“美丽变身”,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展示着岭南水乡的迷人风情。

沙脊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一直以来以耕种为主业,主要生产甘蔗、水稻等作物。过去红旗糖厂就是依赖于这一片区出产的甘蔗。但随着糖厂的没落,种植业为当地带来的利润大幅缩减。“闯出去”,谋求新出路,陈荣沛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在通过打工挖掘到第一桶金之后,陈荣沛选择了回到沙脊。1999年,陈荣沛成为了村里最早一批开挖鱼塘从事养殖的人。养殖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村里人看在眼里,心中也在思变。到2003年左右,在陈荣沛的示范带动下,从事养殖的人越来越多了。

地处河海交界处,金湾区在水产养殖方面本身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沙脊村已形成了整体以养殖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人均年收入也增长到了约6000元。

收入明显增长让沙脊村更有了底气。2008年,在担任村委会主任后,陈荣沛把改造村内道路的工作提上日程,生活道路的硬底化改造,机耕路的修整,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基本完成。从经济效益,到环境升级,折射出了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乡村之变。沙脊村也在2013年获评“广东省卫生村”。

昔日疍家小渔村,今朝岭南“秀”水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9年,金湾区投入4亿元打造4条乡村振兴区级示范村,沙脊村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外立面改造、一河两岸整治和公共配套提升,短短数月,沙脊村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污纳垢的河道被清理,水更清了;私搭乱建的棚屋、电线被清拆,村容村貌更整洁了;经过外立面的统一改造,岭南水乡的画风也明快了许多。

在陈荣沛看来,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村居环境的提升,都为沙脊村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日后,期待可引入第二、第三产业,如冷藏存储、加工等水产养殖的下游链条,同时发展农业观光等旅游服务业,吸引更多人来体验岭南水乡风情。”


观察眼

航展中的金湾:在历练中成长,在沉淀中蝶变

来自各国的飞行表演队在蓝天上排出花样阵列,留下一道道绚丽多彩的拉烟;轰鸣的战机呼啸而过划破长空,发动机怒吼余音不绝……这样的场景每两年都会在金湾上演,在头顶的这块蓝天幕布上绘出一幅幅精彩画面。

中国航展是一场蓝天盛筵,踏上这一世界级舞台,作为举办地的金湾也打开了一扇窗口,正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熟悉。中国航展、珠海金湾机场,这些关键词或许就是很多人眼里最初的金湾印记,而我恰恰也是其中一个。

2010年,尚在读大学的我第一次踏足金湾,开启人生的第一次航展之旅。坐上公交车从市区一路西行,既是期待又感急切,只盼望能快点抵达目的地。由于车辆较多,一路行进并不算顺畅,加上路途遥远,仅单程耗时就超过两个小时。一天的行程下来,既有激动喜悦,也感到奔波疲累。

偏远,遗憾地成为那时候对金湾的第一印象。

时间飞逝,与航展的第二次结缘在2014年,参与的身份也从观展人员转变为了媒体工作者。在与同事结伴从广州来到珠海,入住市区酒店后,作为“经验之谈”,我曾郑重其事地向同事建议,应充分预留时间提前出发。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一连数天的行程,早晚往返路途竟然十分畅顺,一改过去的印象,心情愉悦之余,沿路的景观也变得可爱起来。在完成了工作任务后,甚至还有时间体验当地的餐饮小食,便捷往来的交通使我开始有机会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便捷,成为了第二次航展之旅金湾印象的关键词。

又是4年过去,当2018年航展举行时,我已在珠海居住生活1年多,对于金湾区的了解不再仅仅是航展举办地。由于工作的原因,此次航展之旅令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到航展背后的故事。路面上来回疏导车辆的交警、维持着场馆内外清洁的保洁人员、提供问询引导等服务的热心志愿者……不同身份的他们,从各自的细节着眼,共同维护着航展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此次体验,让我感受到东道主显现的从容淡定,而其背后是无数金湾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在锻炼中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

从容,这是第三次航展之旅的金湾印象。

三次航展之旅,三次不同感受。从偏远、便捷到从容,透过航展的窗口,我看到的是东道主金湾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成长的自信,在一张白纸的荒土上着墨沉淀、蝶变升华。

中国航展已走过20多个年头,作为年轻行政区的金湾也即将年满20岁,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白手起家。如今,中国航展的招牌正愈发闪亮,成熟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大国气度。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的金湾区,也一改“有区无城”的局面,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发展机遇。

连通市区的跨海大桥——洪鹤大桥已经贯通,正在做通车前的最后准备。从东部的建成区,到西部的大腹地,珠海经济特区整体也将更加紧密地结合,促进经济要素有效流通,为新一轮的发展铺好道路。

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我们回首历史铭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眺望未来展现锐意进取的时代风貌。站在金湾的土地上,仰望蓝天,我们放飞承载民族梦想的大国重器;脚踏热土,迈开从容淡定的自信步伐,书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华丽新篇章,留下一个个与特区共成长的金湾印记。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董谦君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