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珠海市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揭牌启用。崭新的800张床位、“黑科技”助阵带来的便捷就医体验,是珠海持续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过去4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以改革建立起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体系,把改革的红利真正送到社会的最基层。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险、市属公园免费开放还绿于民……珠海人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到时代发展的累累果实。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客观而言,现阶段珠海公共服务体系仍存在短板,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亟待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以改革新答卷回应民生新期盼。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1979年,在珠海拍摄取景的电影《甜蜜的事业》,上映后风靡大江南北。今天,推开新时代的大门,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珠海这座幸福之城将倾力续写“甜蜜事业”。
澳门与珠海唇齿相依,同饮一江水。钱文攀 摄
首开先河
敢闯敢试探索民生领域改革
改革没有先例可循,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迎着朝霞追赶。40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珠海勇于直面难题,创造出一系列的“率先”,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时至今日,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实施12年免费教育的地方仍然不多,但早在10多年前,珠海就首吃“螃蟹”。
2007年秋季起,珠海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成为全国首个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实施当年,全市16.5万余名学生受惠。
“不身临其境,很难理解这一政策对贫困家庭孩子的意义。每个学期1000多元学费,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珠海某职业中学学生处副主任田从兆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每年开学时,都会看到学生把钱从鞋子里掏出来交学费,令他心疼不已。
多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对教育的重视有增无减。统计公报显示,仅教育这一块,珠海2019年就支出104.21亿元,增长36.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约六分之一。截至去年9月,珠海共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584所,比上年新增25所。各级财政安排12年免费义务教育补贴资金3.52亿元,惠及全市191间学校的23.65万名学生。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亦是改善民生的重头戏。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珠海医保大胆先行:1993年,珠海出台全国首部社会保险法规,在养老金、失业金的基础上增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2002年,珠海率先为异地务工人员建立大病医疗保险;2006年,珠海发行全省首批未成年人社会保障卡;2016年,珠海在全省率先建立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医保待遇均等化。
针对近年来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1月起,珠海实施“大爱无疆”附加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实现大病住院费用高额部分、恶性肿瘤自费药等4个方面医疗费用的再报销。当前,珠海已经构建起“基本+补充+附加补充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加快补齐西部地区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也是珠海民生事业建设的重要篇章。
仅2020年,珠海就计划投资5.75亿元,加快西部民生项目实施,包括建成平沙医院、市技工学校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实现民生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如今,西部星星点点的村庄正在悄然改变。斗门莲洲镇石龙村1.3公里的民俗街上,100多栋白墙黛瓦的岭南古民居经过精心设计,成为市民游客的“心头好”、助力乡村美丽嬗变的催化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多年来,珠海积极探索民生领域改革,千方百计增加民生供给。随着城市一寸寸生长,一张惠及全城的民生保障网络也在织牢织密。
珠海对民生的倾情投入和不懈努力,换来的是一座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之城,阳光照在人们脸上,温暖长留心间。
珠澳同心
跨境合作演绎“双城记”
“同饮一江水,共叙两地情。”澳门与珠海唇齿相依。早在澳门回归祖国之前,经珠海地区输送的水、电、蔬果等物资就已源源不断。寒来暑往,在这片土地上,珠澳两地人民来来往往,延续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脉脉温情。
“当年,从各地调拨来建设竹仙洞水库的一共有4000多人。我们用肩挑石、用车推土,几乎全年无休。”86岁的罗雄超拄着拐杖,和老伴黄凤娟并肩走在水库旁,建设初期的情形清晰地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上世纪50年代末,澳门淡水资源匮乏,居民用水之难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经中央批准,位于珠海湾仔的竹仙洞水库作为对澳门供水的重要水利工程在1959年正式开工建设。去年10月,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正式通水。这条全长15.3公里的对澳供水管道,从横琴直连澳门路氹城区,日设计供水能力达20万立方米。
来自祖国的供给涵盖了方方面面,从淡水、供电到粮食、蔬果,让血脉相连的澳门同胞感受到关怀,也让珠澳两座城市更深刻地连接在了一起。
在教育、医疗、出行等面向公众的民生领域,越来越多的变化将两座城凝聚成一股力。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启用是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如果没有新校区,澳门大学很难取得如今这样的成绩。”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坦言。为支持澳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2013年,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式启用,占地1.09平方公里,较原址扩大20倍。
把学校“办”到珠海,打开了珠澳民生互动的一扇窗。如今,珠海通过招生考试优待政策,每年安排超过1500名在珠海工作和居住的港澳人士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在医疗保障领域,让两地受益的民生项目也不断涌现。
“小小一张卡,体现了内地对澳门同胞的关爱,太暖心了。”去年7月,珠海率先开展常住横琴的非就业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横琴居住且办理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澳门居民不仅在珠海可以持卡看病报销,在内地任何一家与珠海医保联网的医院都可以享受医保结算待遇。
今年1月起,试点推广到全珠海市范围内持居住证的非就业港澳台居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增持居住证参保的港澳台居民2100人,加上2019年通过“横琴试点”政策参加珠海医保的澳门居民,当前持居住证参保的港澳台居民共2488人。
现如今,澳门人生活工作在珠海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为拓展澳门居民生活空间,珠澳正加快推进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澳门新街坊”项目,推动澳门教育、医疗、社保、法律服务等民生配套延伸至横琴。
两座城,一条心。随着更多惠民举措的不断落地,珠澳将同心演绎出更具时代气息与人情味的“双城记”。
补齐短板
民生清单为幸福珠海加码
6月30日,备受瞩目的香洲区公办幼儿园招生电脑派位现场,15483名幼儿角逐4381个电脑派位学位。这意味着,平均每4个孩子,仅有一名“幸运儿”能够迈进香洲区公办园的大门。“入园难”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公办学位配套不足的“软肋”。
2019年,珠海市常住人口突破200万关口,达202.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人口增长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对城市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的承接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成为摆在珠海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以珠海基础教育为例。截至2019年初,珠海共有幼儿园336所,其中公办园仅45所,占比13.39%,学位增额远远赶不上需求。
学位压力不容乐观,基础医疗也是珠海市民极为关心、需求迫切的公共服务。挂产科号需要“秒杀”,预约彩超要提前好几个月;一边是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另一边是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高、医疗设备简陋……类似问题已困扰珠海市民多年。
此外,大部分老年人只能依靠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制约;车辆占道停车、乱停乱放现象突出,车位成为城市的硬伤;高房价导致外来人才和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难以满足,不得不过上中山居住、珠海工作的“候鸟生活”;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
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黄匡忠看来,未来珠海应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结构,引入市场力量,一定程度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具体而言,珠海民情观察员禹华超认为,针对学位紧缺,相关部门应根据新的人口政策进行科学测算,规划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财政资金的投放力度,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城乡教育服务水平;聚焦养老难题,建议政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治理停车难问题,应按照“上天入地”的原则,大力挖掘新改扩建项目的地上、地下有效空间,规划建设停车位,同时进一步挖掘现有停车资源潜力。
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到,珠海西部地区1173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应成为接下来平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阵地。
民生短板不是一日形成,补齐民生短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一份民生清单,件件直击民生痛点:新增中小学学位1.19万个,幼儿园学位7380个。其中,西部地区新增学位1.17个;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新增各类停车位5000个以上;加快推进珠海市慢性病中心等项目,新增公立医院床位1480张;配建不少于230个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覆盖100%城市社区、90%农村社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未来,珠海将努力续写民生新答卷,让民生幸福在点点滴滴中不断升温。
特区记忆
幸福狮山镌刻老珠海的时光印记
走在狮山颇具年代感的老街上,斑驳的墙壁,参天老树,随处都是岁月雕刻的痕迹。狮山街道位于珠海市主城区东北角,街道历史不长,片区却由来已久。
早在1961年珠海第二次建县,县治就设在这一区域。后来珠海建市,县政府升级为市政府。及至1980年特区诞生,珠海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仍坐落于此,成为特区建设的“指挥部”与“发动机”。
珠海市博物馆馆员杨长征是狮山街道的老居民,也是远近有名的“珠海通”,在安平台的蝉鸣声中,翻开地图,将狮山的故事娓娓道来。
风波山上挂风球
“紫荆绚丽,改革潮头千秋业;桃李芬芳,风波山下四时春。”在杨长征看来,街角处这副对联是狮山街道的最好概括。狮山与特区共成长,承载着不少老珠海人的共同记忆。
风波山上挂风球,是让杨长征津津乐道的旧时风物之一。
1961年,珠海恢复县制,县城选址香洲,渔港随即完善。因那时还没有卫星云图,建渔港少不了要看风球,为渔民出海提供警示。香洲渔港周围山头不少,如凤凰山、板樟山,但都离海较远。离海岸线仅1公里、海拔100米出头的风波山,成了挂风球的绝佳之地。
在那个没有高楼的年代,风波山像个巨大的金字塔屹立在县城香洲的西边,再安上20多米的铁塔悬挂风球,远在香港大屿山下的渔民在船上用望远镜都能看见。在杨长征的儿时记忆中,就有爬风波山看铁塔的场景。
与今天使用的四种台风预警信号不同的是,当时内地天气预报将风力级别分为12级,对应10种不同形状的风球。香港、澳门又各有一套风球系统,沿海渔民多半是流动渔民,需在粤港澳三地不同系统间互相换算。这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手机就能查到卫星云图了,也不用再挂风球了,”杨长征说。1989年,风波山建成香山公园,周边邻居散步休闲有了个好去处。
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有安平路上的樟树。杨长征回忆,这片樟树恰是种于特区诞生那年。40年来,从碗口大长到及腰粗,有些树一人都抱不过来。历经数次台风,枝干歪歪扭扭,尽是斑驳。
老狮山开启新生活
谈起狮山,很多人会联想到“幸福”一词。这里隐藏着生活最本真的模样,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却很远。
1975年随父辈来到珠海的杨长征,几十年间一直在狮山生活。从光明街搬到桃园新村,再搬到南厦丰泽园,生活轨迹从未离开狮山。他笑着说,狮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老狮山有历史积淀,树木葱郁,森林在城市中;有珠海最好的南坑市场、人民医院,还有几所好学校,孩子能从小学免费读到高中,幸福感真的很强!”杨长征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而今,沿着特区发展的脉络,老狮山开启了新生活。
闲暇之余,杨长征会到安平台上的狮山市民艺术中心坐坐。这个三层楼高、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市民艺术中心,在绿树掩映下格外引人注目。
狮山市民艺术中心是珠海第一个镇街艺术活动中心,疫情前“365天不闭馆”,每年到馆人次高达18万。4年多来为社区居民奉上了一道道增添幸福感的文艺大餐。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半,声乐提高班、老年大学模特队、狮山街道民族舞蹈队、春之声合唱团,还有新加入的阅潮书店、稚绘工场……量身定制的艺术活动精彩不断,辖区老中青居民各得其乐。
不远处还有去年新建的狮山街道长者饭堂,疫情前每周一至周五面向狮山户籍60岁以上老人开放,同时还提供日托、心理辅导、康复保健等多项服务,让居家老人们暖胃又暖心。
为什么人们到了狮山就不自觉放缓脚步?杨长征心里早有答案:“狮山是个理想居住地,生活美好又何必脚步匆匆?”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刘艳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