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格局:地理末梢迈向湾区门户枢纽

南方日报

近日,随着最后一环管片的拼装完成,珠机城际二期三灶隧道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按计划,该工程预计将于2023年完工,届时可实现澳门轻轨与珠三角城际铁路网无缝换乘,更大的城市格局正在拉开。

重视经济社会、产业城市的统筹谋划,前瞻性布局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较早拉开城市发展格局,这是珠海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则是推动珠海未来从“小而精”向“大而强”转变的关键。

“多重战略机遇在珠海叠加,能否构建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更高水平开放的格局,成为摆在珠海面前的重大考题。”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一方面珠海需要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要继续向外走,在壮大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西部中心城区。关铭荣 摄

西部中心城区。关铭荣 摄

打通“经脉”

大基建引领开放发展大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澍已成为港珠澳大桥的常客。

华众联创是全省首家内地与港澳三地联营式工程顾问机构,于2018年9月落户珠海横琴新区。“港珠澳大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支点’。”闫澍说,为协调公司事务,他每月都要频繁往返珠港澳三地。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架起了珠江东西两岸连通的动脉,重构了大湾区的空间格局,也彻底改变了珠海的城市发展格局。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回忆起诞生之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老珠海人杨华民感慨万千,“当时从广州到珠海,都要转几次摆渡,花上大半天才能到,更不用说其它”。

交通发展是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能级量级的先决条件。珠海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以大基建引领大发展的跨越史。

从市内道路到市外高速,从大港口到大机场,从城际轨道到融入全国高铁网络,从贯穿珠海东西的珠海大道到横跨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40年间,珠海以交通基建为牵引,逐步拉开城市发展格局,架起联通外界的开放桥梁,一步步从曾经的地理末梢转而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

“机场于珠海的意义,十分重大!”谈及珠海机场建设的始末,珠海机场原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余荣霭说。

上世纪80年代末,珠海机场的建设提上日程;1992年5月,“珠海市兴建现代化机场”计划获得国家批准;1995年6月18日,珠海机场正式建成通航并投入运营。

这个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标准修建的大空港,成为当年国内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机场。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珠海为什么要花血本建机场,但正是这些当初‘超前’的规划,在日后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宝贵机遇。”在余荣霭看来,珠海前瞻性布局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也是特区经济的最好写照。“特区建设者一定要‘敢为人先、敢想敢干’。”

如其所言,如今,珠海机场已成功跻身千万级客流机场行列,通达航点80个,覆盖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上;珠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也实现快速增长,登上“全球增速最快集装箱港口”榜单。

“随着珠海交通地位的提升,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更多发展要素将汇集于此,使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陈鸿宇说。

协调发展

城市扩容提质提升能级量级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保持城市品质的基础上,40年间,珠海的城市发展框架也逐步拉大。

向西,是珠海的第一个梦想。

“东边水汪汪,西边甘蔗林,南边烂泥路,北边黄土堆。”这是上世纪90年代前,“老斗门”井岸镇的模样。

土地总面积占据珠海2/3的西部地区该如何发展?1988年12月,珠海成立三灶管理区,下辖三灶、红旗、平沙、南水四个镇,开启了珠海首轮西部开发的序幕。

此后,珠海不断推动发展资源向西部倾斜。2001年,斗门撤县设区,金湾区同步设立,珠海三大行政区的基本格局也就此确定。

“城市就像一棵大树,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延伸出多条枝干并开花结果。”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表示,随着珠海主城区的承载能力趋于饱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逐渐显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靠发展政策、产业规划和区域功能去调整。

2018年,面对珠海城市功能品质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要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的现实,珠海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首次提出,将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建设全省协调发展示范区。

目前,珠海正大力实施“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一个由环澳中心城区(香洲+南湾+横琴)、西部中心城区(金湾区+斗门区)以及多组团(唐家湾科创新城、空港新城、海港新城、富山新城)构成的渐进式、集约组团型空间结构也逐步成型。

同时,三大行政区齐头并进,产业分工也更加明晰。

香洲区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主城区商业中心地位;斗门区要将镇域和园区打造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载体,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金湾区将发挥好珠海国际健康港、珠海国际动力港等平台集聚作用,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伴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提升,40年间,珠海经济特区的范围也经历了四度扩容:从1980年的6.8平方公里,到1983年扩大为15.16平方公里,到1988年扩大至121平方公里,再到2009年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直至2010年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

内外联结

互联互通打造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

金海大桥首座主塔墩建成,洪鹤大桥即将全线贯通,深中、深珠通道加快推进……近段时间,珠海重大交通项目陆续迎来新进展,更大的区域布局正在拉开。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上,珠海目标坚定:要推动珠海经济特区加快发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这对珠海的城市格局、规模、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城市空间和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才能解决未来区域发展的问题。”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说。

“从整个大湾区协作发展的角度看,珠海必须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上作出更大的贡献。”陈鸿宇强调。

一方面,珠海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珠江西岸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使之成为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轴带支撑的重要基础。

目前,珠海正积极争取广江珠澳、广中珠澳高铁纳入大湾区城际铁路2020年启动项目,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横琴,与内地轨道交通便捷衔接。与此同时,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珠澳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深珠通道已开展详细规划,黄茅海跨海通道已于6月正式开工。

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用好港珠澳大桥、发挥珠海“双港”的核心优势,也至关重要。

目前,珠海正在加快建设大桥西延线的洪鹤大桥与鹤港高速,带动大桥向西辐射。金琴快线、兴业快线等项目也在逐步推进,以连通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两桥发展带。

空港经济是另一重要的突破口。按最新部署,珠海将加快谋划珠海空港经济区,推动珠港澳三地机场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按照计划,到2023年,珠海机场将启用T2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750万人次,大约是目前实际吞吐量的2.5倍。

国际口岸能否落地也备受关注。“如没有国际口岸,原材料进口、产品外运存在困难,飞机维修、制造等依托口岸和保税功能的产业项目也难以落地。”在不久前举行的珠海市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开通珠海机场国际口岸,明确其主要服务于珠江西岸及周边地区的定位,形成与广深港澳机场的错位发展。

而从城市内部来看,当前,珠海东西部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要求主城区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推动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此外,珠海要继续开发西部地区,将更多资源向西部和海岛倾斜,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陈鸿宇建议。

在多位专家看来,目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还是要围绕“人”的发展需求来推进,因此要把公共服务设施延伸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让城市配套更好地支撑产业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产城融合”,提升珠海城市发展格局。

特区记忆

见证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变迁的“二线记忆”

上冲、下栅检查站,曾经是珠海人熟知的“二线关口”。

1994年初,珠海“二线关”的设立,对初生经济特区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过滤和屏障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不断扩容,边防证逐步取消,珠海特区的“关内”“关外”已然成为历史。

如今,上冲和下栅两个检查站的隔离带、减速带、广告牌等已经拆除,唯有“珠海经济特区欢迎您”的红色字体仍旧醒目。打通特区命脉,见证特区变迁,“二线关”成为了早些年来到珠海打拼闯荡的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承载着他们当年对这片土地的热血与梦想。

蜿蜒45公里的3米高铁栅栏

“请出示您的边防证。”边防武警站在检查岗亭,人们手拿边防通行证,逐车、逐人排队接受证件查验……谈及“二线关”,老珠海人总能回忆起这样的画面。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为使特区关税、边防等各项政策得到落实,一条蜿蜒45公里、俗称“二线”的特区管理线开始发挥作用。

北起香洲区唐家镇金鼎渔牧海堤,南至香洲区南屏镇鹤洲北检查站,1994年1月,珠海“二线”正式成立,共设上冲、下栅、那洲、鹤洲北、嘉园5个检查站。“二线”包含着珠海经济特区管理线与边境管理线的双重含义。

南溪派出所民警刘军曾是当年值守在那洲检查站的一名边防战士。据他回忆,“二线”由约2米半至3米高的铁栅栏围成,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一个检查站。

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南下经济特区“闯天下”成为不少打工族的选择。“每天早上7点到8点半,从‘二线关’过关的有近一万人次。”刘军回忆,1994年,珠海打工工资高、中山生活消费低,每天早上关口人流都像潮水般涌入。

作为“二线关”的检查站,担负起“守卫”珠海经济特区的使命。“要进入特区,办理边防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关卡。”刘军说,按照最初规定,办理边防证需要开具介绍信,并注明“前往珠海经济特区”等字样。边防证使用完毕还需交回发证机关,再由发证机关定期销毁。

只有手持边防证才能通过“二线关”进入经济特区,这成为了一座特区的专属标志与集体记忆。

“关内”“关外”成为历史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对繁琐的过关手续,与巨大的人流车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时,有业内人士认为,“二线关”影响了特区人流物流的畅通,增加城市运作成本,对珠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也很不利。

2003年5日,珠海经济特区迎来边防管理一次重大改革:凭身份证可直接办理一年有效的通行证、取消介绍信等“九大举措”传来,大家齐声赞好。

边防证也开始逐渐淡出人们视野。2005年元旦,办理边防证取消收费,此后,凭身份证进入“二线关”慢慢成为常态。

2010年,中央送来一份“大礼”:珠海特区范围扩至全市,包括海岛、海域在内的7653平方公里全部纳入特区范围。这意味着,珠海已经彻底告别了“关内”“关外”历史。

在深圳获准撤销“二线关”的同时,珠海上冲、下栅检查站的通道路障等也陆续被拆除。“现在,这些检查站已经不再查证了,相当于一个个治安检查站。”刘军说。

40年过去,“二线关”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上冲检查站,曾经繁忙拥挤的“二线关”只剩下“珠海经济特区欢迎您”九个红色大字,静默地伫立在川流不息的来往车辆之上,见证了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沿革,承载着老一代珠海人的时代记忆。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蒋欣陈、刘梓欣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