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率近90%!东莞中学南城学校集团化办学“成绩单”亮眼

教育莞家
+ 订阅

东莞教育频道头图

三年前,当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学生张璨第一次走进东莞中学时,她在校园内摘了一片叶子带回家,并告诉妈妈以后想进入莞中学习。今年,张璨以信息技术特长生的身份成功被莞中录取,超过720分的中考成绩同样上了莞中录取线。在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今年和张璨一样通过信息技术特长被莞中录取的学生还有6人。

南城学校托管前后校园环境对比(改造前)

南城学校托管前后校园环境对比(改造前)

2016年6月,受南城街道委托,东莞中学开始管理南城中学,并改名“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由此开创了东莞“公托公”集团化办学的先河。今年是托管的第四年,信息技术特长生的收获也成为南城学校办学创新高的代表,在今年东莞中考中,学校超市平均分25分,毕业生普通高中达线率近90%。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创造性地提出将在全省范围内创建超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作为东莞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首个试点,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的发展为全市集团化办学交出了怎样的答案?提供了什么样的办学路径?接下来又能为省级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怎样的思考借鉴?

中考超市平均分25分,莞中上线31人

疫情之下,今年的中高考毕业学子经历了特别的一年。

南城学校托管前后校园环境对比(改造后)

南城学校托管前后校园环境对比(改造后)

今年,东莞中学共4名考生进入全省高分榜,成绩被屏蔽,文理科各2名学生。疫情之下取得高考好成绩,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是东莞中学作为百年名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放、民主办学的综合实力体现。

中考放榜,好消息再传来,由东莞中学托管的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今年中考再创新高——学生成绩超市平均分25分、700分以上学生58人、14名学子以特长生资格被东莞中学录取。

“今年学校毕业生一共806人,712分以上上线31人,一共有37人被莞中录取。”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副校长朱忠明介绍,这样的一组数据,与四年前形成鲜明的反差。新生招不满、尖子生转学,这是2016年以前南城中学遭遇的办学困境。

以2015年为例,学校初一计划招14个班,最后每个班只招了37人,此后仍有学生不断转学,为此学校又缩减了两个班,学生入读率不到50%。改变从2016年6月开始。今年是东莞中学托管南城学校的第四个年头,在每一年的中考季,学校都交出了超越上一年的好成绩。

“以上线莞中的学生为参考,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是2名、1名和5名学生上线。”朱忠明透露,自2017年开始,这个数据开始增至两位数,到今年突破30人。其中,备受关注的2015年入学、2018年毕业生,经过三年加工11人上线莞中。

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学生成绩提升与全面发展。今年东莞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约为60%,南城学校普高率近90%;在今年上线莞中的学生中,还包括了14名特长生,包括信息技术7人、足球4人、排球2人、舞蹈1人。

围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运动,南城学校初一、初二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足球课

围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运动,南城学校初一、初二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足球课

张璨是7名信息技术特长生中的一人,三年前他加入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班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去到东莞中学,她带回了学校的一片树叶并立志三年后进入莞中学习。如今,带着当初的目标,张璨再次踏入莞中的校园,她的成功也成为东莞中学托管南城学校后学生成长的代表缩影。

8月7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调研组来到东莞中学南城学校调研,东莞中学校长兼南城学校校长黄灿明在会上汇报了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做法及取得成效,托管四年,背后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构建与教育教学创新。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让老师们更有冲劲

杨晓生是南城学校2020级初三级长,带领团队备考中考这一年,他最大的感触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样的直观体验来自管托办学后,学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不仅把老师们凝聚起来,且工作开展更加系统、有方法。

学校开设足球课,希望学生走出校园后心中一直有一片绿荫,有陪伴终生的体育爱好

学校开设足球课,希望学生走出校园后心中一直有一片绿荫,有陪伴终生的体育爱好

“托管之前,南城学校成文的制度不多,大多都是凭经验、习惯或领导层决策管理学校日常事务。”南城学校副校长娄汉高在学校教学一线多年,对于学校托管前后的变化,有着深刻认识,他透露托管后在借鉴东莞中学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校情,学校逐步厘清、理顺学校组织管理程序,明确完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和程序,为此学校特别编辑了《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教职工手册》和《学校管理权限清单》,由此确定学校“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学治校模式。

走出治校管理建章立制的第一步,托管后南城学校还进行了教职工团队改革的大胆尝试。一是采用全员聘任制,通过考核和重聘优化了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的结构,并通过合同制方式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二是建立中层干部竞聘机制,出台竞聘管理办法,3年一聘,竞争上岗,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受多种因素影响,托管之前南城学校团队工作氛围松散,教育教学更多依赖老师的自觉性,比如考试成绩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哪怕成绩比年级平均分低了15分,也有老师无所谓。娄汉高告诉南方+记者,南城学校教职工子女中出了多个清华北大学子,教师团队底子并不差,“托管后学校推出集体备课制度、成立学术委员,以扭转教学风气,把老师们的关注重点引导注重专业内涵发展的方向上。”

今年中考老师为学生加油祝福

今年中考老师为学生加油祝福

集体备课的推出打破老师们单打独斗模式,通过资源共享,让缺少经验的老师课堂质量也达到平均授课水准。而成立于2017年3月的学术委员会,由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学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公开月以及教师课题管理、青年教师培养和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听课检查、教学反思评选、教学比赛等,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提供全面参考意见。

“教学公开月,学校会挑选各学科优秀公开课进行展示推介,并组织各学科老师观摩。”章丽方是南城学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她表示虽然很多学校都会有公开课制度,但固定为教学公开月后,老师对待公开课和集体备课的态度和积极性有了很大转变和提高。

在不断反思中看到自己的成长,也在团结合作中感受团队的氛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南城学校教师团队拧成一股绳,教师团队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被激发。也正是这股韧劲,让教师们凝聚力更强,用杨晓生的话说,“老师们工作更有冲劲了。”

办学成效的持续突破为学校赢回社会口碑

如果说激发教师团队内驱力是从源头打下强校的基础,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适合校情的课程体系则是强校“方法论”。

以信息学课程为例,依托东莞中学在校本课程教学上积累的成熟经验,且每年招收信息技术特长生,2017年信息学被引入南城学校,学校不仅开设有信息学课程实验班,该课程还成为学校打造校本课程和特色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如今,信息学特色课程已经成为南城学校一张“王牌”,三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19年CSP-J认证第二轮(原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赛)中,南城学校4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4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

每学期南城学校开发设计近70门校本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每学期南城学校开发设计近70门校本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在信息学特色课程外,南城学校的校本课程还延伸到文艺、体育、科技,无线电教育等。学校每学期开设设计近70门校本课程,覆盖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机会,由此呼应莞中“对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在今年的中考中,有50名同学以特长生的身份被优质普高录取。

两所不同办学层次、不同文化、不同气质的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在黄灿明看来需要有统一的办学理念,但不能照搬,在秉承莞中办学传统和思想的同时,也要融合南城学校原有的教育特色,“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等,让两校理念、制度、文化、教学等方面实现融合统一。”

正是有了张弛有度、和而不同的共识,两校在集团化办学中把握住了平衡点,因而实现1+1>2的效果。从内部治理到制度构建,从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到学生个性化成长,作为东莞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首个试点,托管四年南城学校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了,老师的工作状态改变了,学校的生存状态同样改变了。

今年中考,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来到学校与考生击掌鼓劲

今年中考,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来到学校与考生击掌鼓劲

南城学校遭遇招生困境,很大原因在于家长对南城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信心,采访中校方一语道破背后的矛盾焦点。教育教学成果可以通过时间来沉淀,而家长的口碑、社会的肯定则是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通行证。

而现在,南城学校在一点点为学校口碑加码。托管进入第四年,南城学校已经成为家长眼中的“香馍馍”,在东莞教育扩容提质、不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的大背景下,今年秋季学校新初一招生规模已扩至24个班,计划招生1200人。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学校托管分步走战略,第一阶段(第一年)为补漏、改革;第二阶段(第二、三年)完善、突破;第三阶段(第四年)凝练、飞跃。根据规划,未来两校集团化办学的托管周期还有5年,未来学校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如何为东莞教育集团化办学或全省教育集团化办学做经验赋能?又该如何未雨绸缪布局5年后的独立发展?压在两校肩头的担子依然不轻松。

对此,校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站桩练内功,一是从行政干部的培养、学科带头人的突破上做好团队建设;二是倡导多元共生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品牌,打造精品学科、精品课程;三是立足学生培养,持续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

【记者】黄婷


编辑 李玲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