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广东珠海斗门强竞农业集团养殖基地里,一汪汪鱼塘绵延至天际,碧波荡漾,鱼跃蛙鸣。鱼塘边晒得黝黑的小哥在忙着打捞鲈鱼,掀起的浪花在阳光下绚烂夺目。
身处南部沿海地区的珠海市,在1980年获批经济特区时,珠海经济发展产业少、基础弱、底子薄。许多“老珠海”回忆,当时这个以农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仅有一条街、一盏红绿灯、一家百货商店”。建成于1982年、伫立于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雕像,至今仍然是珠海市的象征。
助渔民圆“致富梦”
“那会的斗门区就有水产养殖户养殖海鲈,当时鱼苗的运输条件简陋,一番折腾下来,鱼苗成活率不到4成。”斗门区昭信村的村民朱伯,望着自家的鱼塘,回忆起当初的场景。
经济特区成立后,珠海提出“为城市服务,为特区服务,为出口服务”的农业经营导向,逐步打破农村原有的供销体制、购销政策、价格管制、出口配额、长途批发运销等制约框架,为农村商品经济松绑。这些年,昭信村里陆续成立了粤盛水产销售合作社、联生养殖场、进才水产养殖合作社,建立了昭信村市场,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对全村水产品实行统一销售,大大降低了海鲈的运输损耗和销售成本,还接到了来自香港、澳门、福建的大量订单。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一批立足农渔业的本土企业应运而生,广东强竞农业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扎根于斗门区白蕉镇,是专门从事农业产业化运营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刚成立时,只有200个员工、15台物流车。“一开始很不容易,饲料、电费等成本都很高。”广东强竞农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当地由于大部分资金已投入到鱼塘建设、鱼苗购买和对农户赊销饲料中,资金占用量大,急需外部资金补充。受制于当时的资产规模,申请银行贷款成为了一个难题。不仅企业发愁,银行方面也为企业着急。
“我们研究了很久,决定创新‘涉农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户’模式,引入省农担,帮助其获得贷款。”邮储银行珠海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说。截至今年6月,该行累计向珠海强竞农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300万元,为关联农户累计发放贷款5810万元。
朱伯就是强竞农业集团的一名养殖户,“在强竞的大力扶持下,我这几年承包了100亩鱼塘养海鲈鱼,每年能赚100多万元。”他笑着说。
邮储银行支持强竞农业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是珠海金融业助力特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人行珠海市中支始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信贷投放,持续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截至今年5月末,珠海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225.12亿元,同比增加34.38%。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珠海农渔业持续发展壮大。2019年,珠海渔业经济总产值达74.28亿元,同比增长10.17%。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作为供港澳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珠海全力打造湾区高质量发展“菜篮子”基地,加快供港供澳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强竞农业集团也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业务逐步扩展至养殖、食品、物流、供应链等领域,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冷链物流+食品精深加工+观光旅游”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强竞农业集团自建有6000亩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带动当地4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在该公司的带动下,斗门实现海鲈年产量15万吨,产值达25亿元。
助澳门青年圆“创业梦”
“一根鼻咽拭子、一个灭活裂解棒、一个检测芯片和一台快速检测设备,这组新冠病毒快检套装盒,可以在30分钟内报告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召集7名在广东省内过年的研发人员,紧急开展新冠病毒快检套装研发。
位于横琴青年创业谷的迪奇孚瑞空间不大,但办公室、实验室、生产车间等一应俱全。公司由澳门大学博士生团队组成,是一家面向临床和农业疫病检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的高科技企业。
作为一个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团队,迪奇孚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迪奇孚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在一开始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比赛的时候,被问得最多的一个尖锐问题便是——如何控制成本。企业研发成果的诞生和应用,背后需要充足的资金“撑腰”。
“珠海为我们提供了政策、法律、融资等各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对像我这样的澳门创业者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尤其是‘粤澳共享贷’为初创企业商业化转化创造了更多时间和空间。”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迪奇孚瑞是其首个“粤澳共享贷”客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该行提供了300万元贷款,为企业购置设备材料和申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提供资金保障。
澳门青年在珠海的创业故事,是多年来珠海市金融系统支持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9年末,珠海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13.05亿元,近5年年均增长7.2%,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在珠海圆了“创新梦”,珠海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也愈发轻快。
助湾区居民圆“幸福梦”
杨太太是澳门居民,在澳门生活了几十年。回忆起十几年前想来珠海买房的经历,杨太太用“非常麻烦”来形容,“政策不清晰、手续很复杂”,一直没下定决心买。
“听说现在澳门市民在珠海生活很方便,现在我们的聊天群里随时都在关注大湾区新出的政策。”杨太太存了不少珠海房地产公司的联系方式,来珠海看了好几次房。“去年,我在珠海横琴买了房,开户、贷款、查征信等手续都很清晰方便。”
多年来,珠海金融业始终致力推动珠澳生活更便捷,支持构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珠海—澳门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启动、全国首张银联标准多币卡在横琴发行、港珠澳大桥的银联移动支付应用平台推出、港澳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试点业务落地、澳门通Mpay钱包和澳门中银手机银行APP在珠海市的中国银行试点商户使用和线下支付、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业务上线、澳门单牌车机动车辆保险落地、“三地通保通赔”一站式跨境车辆保险服务推出、港澳“小额消费争议仲裁”机制引入、《粤澳地区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框架协议》顺利签订……这一切都在改变着像杨太太一样那些湾区人的生活。
杨太太过两年退休,打算退休之后就在珠海养老,“很多朋友都想去珠海生活和养老,希望大湾区出台更多惠民政策”。对于最近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政策,她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人行珠海中支行长龙勇表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人行珠海中支将积极投身珠海二次创业再出发,关注澳门民生发展,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珠海市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金融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