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蟑螂又开始嚣张起来,
相信这一幕大家都不陌生:
半夜口渴想去厨房或者客厅倒杯水喝,
一开灯就看到灶台、餐桌上密密麻麻的蟑螂四处乱窜,
还有些超大只带翅膀的专门朝人脸上撞,
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于是盘香、杀虫剂、粘虫板,
各式杀“蟑”神器齐上阵,
方法不少但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那么为什么蟑螂这么难杀呢?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今天我们就先走进蟑螂的前世今生,
来看看这个人送外号“杀不死的小强”的生物
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01
蟑螂何止是小“强”
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并非浪得虚名,恐龙都灭绝了它还在,经过两亿五千万年的洗礼,如今它已进化成为堪称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之一。
1.它是无所不吃的进食黑洞。
它的涉猎范围可以说囊括了世间万物,无论是干净的,如糖类、淀粉、肉类、奶制品等,还是不干净的,如腐烂的食物、痰液和毛发等,它都照吃不误。
并且它喜欢边吃、边拉、边吐,所以被蟑螂爬过或吃过的食物,不仅留下臭味,还有可能传播疾病。
国内曾报道从蟑螂体内分离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多种真菌、腺病毒、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并检出肝表面抗原、蠕虫卵(蛔虫、鞭虫、蛲虫、绦虫)、阿米巴和鞭毛虫等病原体。
2.它是莫得感情的生娃机器。
雄虫一生可以交配多次,而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就可以终身产卵,少则产下几个,多则可达90个。
举个例子,比如德国小蠊,一生中平均可产下约3个卵鞘,每枚卵鞘含30~48卵,也就是90-144只小蟑螂。(其他品种,譬如美洲大蠊、日本大蠊一生中产出的卵鞘数是德国小蠊的6~30倍)。
更可怕的是,未交配的雌蟑螂也能产出卵鞘。
所以,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等于还有一万只,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3.它有近乎变态的适应能力。
蟑螂繁殖时会先产下一个卵鞘,别小看这东西,它可是防水、防油、防虫、防酸、防毒、透气还自带营养成分的终极“安全屋”,一般的杀虫剂对它不起作用。
蟑螂的卵会在里面安全生长,然后孵化而出和家族一起在你家混吃混喝。
对了,悄悄告诉你,遇到蟑螂千万不要踩。
它们可以承受自身体重300倍的重量,所以很多时候单纯的拍打和踩踏,可能只是徒增了蟑螂的快感。
如果忍不住一脚下去了,千万记得把“残骸”清理干净,即使没了头,它们也还可以继续存活一两个星期,直到因为缺乏食物而死亡。
就算死了,它们肚子里“千千万万”的卵可能会粘在你家地板、鞋底,然后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喜提一窝蟑螂。
另外,它的尸体在同伴的眼里还是一顿高蛋白的营养大餐呢,没及时清理的尸体第二天之所以会消失,是被它同伴拖回家中开大餐了!
所以,遇到蟑螂千万不要踩,踩了得话一定记得清理干净“杀蟑的案发现场”。
02
对付蟑螂这样做才能杀绝
杀蟑螂这种事情,真的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对怕虫党、手残党而言,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杀蟑神器"——胶饵,一次使用可以达到数月无蟑的效果。
胶饵是一种引诱蟑螂吃带有杀虫剂的诱饵,对蟑螂具有很好的胃毒毒杀作用。
蟑螂吃了胶饵之后,不会立即发作,而是等到回窝后出现兴奋地抽搐、呕吐,因为蟑螂有吃同伴粪便、呕吐物和尸体的习惯,这样有毒物质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整个蟑螂窝里迅速蔓延,所以说一次用药便可以达到全部灭绝的效果。
使用诱饵杀蟑不仅具有用量小、用药方便、适口性好,药物表面不易干燥,不易霉变,使用区域不受限制,可在平面、立面、缝隙、洞口同时布药,采用隐蔽处多点投放等优点。
最重要的是,对婴儿和小猫小狗来说很安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说,胶饵是目前杀灭蟑螂的最好方法。
03
达到“团灭“效果三大要点
靠谱的胶饵虽然有“团灭”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施药的方法不到位,那也是白搭。所以,如果想巩固更长久的效果,请记住以下3个要点:
1.药物到位,全方位立体投药,不留死角。
2.药物长期保留,只要不清除就能长时间发挥药效,起到节省用药巩固效果的作用。
3.首次饱和投药,以后每月检查1-2次,视药物消耗和密度情况适当补充诱饵,即能达到长期有效的目的。
你学会了吗?
快转发告诉其他人吧!
作者:小m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手机/微信/QQ:15815537077,谢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