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个“神器” 逃了23年的珠海杀人犯被抓了!

广东政法
+ 订阅

23年前,在珠海与人合伙伤害他人致死。珠海公安四处找他,就是找不到。他就这么一直逃了23年。

到了2020年,因为最新科技上马,这个逃犯只用了一天就被锁定了。科技强警,良非虚言。

23年前,他和工友一起打人,把人打死了

1997年,那个时候的珠海吉大就像现在的横琴一样,到处是工地,在火热的建设期中。

在九洲大道中一带,工地的工友们劳作之余,正在“斗三公”。赌着赌着,大家发生了口角。

很快口角的双方就按地域划分,变成了两派。广西VS四川。吵着吵着就升级为打架了。

广西这边陈某华和覃某平等三人立刻使用起了武力。覃某平随手拿起一把大砍刀就朝汪某背部砍去,陈某华也拿出一个大锅,准备击打。

汪某身中一刀,见势不妙,连忙夺路而逃。覃某平三人紧追不舍。一路追到工地外面。

汪某慌不择路,一路跑到一个水坑前,再也无路可逃。

而后面陈某华三个人,依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他一咬牙,连忙跳进水坑里。

那坑内水很深,有五六米,水性不好的人根本不敢跳下去。

陈某华一看打不到对方了,气不打一处来。拿起一块砖头朝着对方扔过去,不偏不倚,正好砸中汪某头部。

汪某顿时晕厥过去,咕咚咕咚水面上冒起一堆水泡,人就沉下去了。

这一番拍砖灌水,要了人命,汪某被打捞上来,法医尸检时发现,致命伤正是头部那一击。

23年前的警察这样抓人

发生这起事件的时候,看热闹的工友很多,所以汪某几乎是在光天化日被打死的。

这种事情一般警察很容易锁定嫌疑人身份,因为看热闹的都是熟人,知道是谁了,人自然也比较好抓。

可等警察到了现场,一问工友,这个杀人是谁啊。工友连说,哦,他呀,知道知道,扔砖头的那个叫华子,跟着跑的是肥仔,拿刀砍的是瓶子。

警察听了之后一脸懵,又问他们的全名叫什么?工友一下子也懵了,这个这个,几个工友凑在一起,回忆了半晌。

才说,华子应该叫刘某华(不是刘德华哦),瓶子应该是覃某平。肥仔他们真想不起来了。

获悉真名后,民警开始着手调查这几个人。你以为他们会怎么查?像这样查?

NO,这是现在的玩法,1997年,民警要通过人的全名找人,得这样:

就这样,找呀找,民警找到几个在珠海务工的刘某华,然后逐一排查,缩小范围,发现几个人可疑,逐一找回来一问,发现都不是。

拱北公安这下摸不着头脑了。分管刑侦的负责人凭经验大胆推测,不对,肯定是名字搞错了。

可是工友们都说是刘某华啊。

民警连忙把工友找来再问,这个刘某华是哪里人?哪个村的。

工友们这个倒记得听清楚,是广西某县某村的。

那时各地公安数据不像现在一样全国联网,珠海民警得马不停蹄出差赶到广西,翻查户籍档案。

经过大半天的翻查各种资料,民警发现,这个村有个叫陈某华的去过珠海打工。那个时候到珠海得办边防证,这个有记录。

民警认为,这个陈某华极有可能就是要找的人。于是马上报告珠海,两边在陈某华回家的路线进行堵截,却杳无音信。

陈某华是主犯,拱北公安集中大部分精锐力量围绕陈某华的社会关系做文章,一直做了大量工作也是毫无结果。

直到一年以后,民警在进行对在珠海工地的广西籍工人调查走访中得知,陈某有可能去了广西某地,在那里务工。

根据这条线索,民警循线出击,终于将陈某华抓获。一到案,他就认了。

这个人一跑就是23年

陈某华抓获了,覃某平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虽然工友明确指出这个人名叫覃某平,可是这只是读音,是哪几个字,工友说不出来。

民警只能根据读音去推测。结果跑到覃某平所在的村一查,发现只有中间那个字猜错了,其他全蒙对。

虽然发现了名字,但这个覃某平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民警四处寻找,都没有结果。

覃某平不但和他原来的广西圈子断了联系,连家也没回过。

因为涉及到命案,当地派出所每逢中秋春节这样特别容易思念亲人的节日,就派出便衣民警在他家附近伏击,可是一年年过去了,从没有守到他。

拱北口岸分局从未放弃努力。每一年,都专门派出民警深入到覃某平的家乡,通过他之前的社会关系不断排查,却一无所获。

当时间的指针拨到2000年以后,互联网科技开始飞速发展。各地的公安数据逐渐联网。

覃某平自然也被珠海公安网上追逃。尽管如此,覃某平好像就会隐身术一样,网络追捕也没有结果。

到了2010年,公安科技再上层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兴起,公安网络能集成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数据。

过去10年的公安追逃网威力大增,最明显的就是,珠海每年触网被抓的人越来越多。

拱北公安十分自信,尽管每年出动警察去抓,抓你不到,但是,这张网威力这么大,你迟早逃不过。

可是,10年过去了,一张大网波澜不兴,就是没有覃某平的下落,连张学友来珠海开两次演唱会都没有抓到他。

这项神器带来转折

事情在2020年出现转机。

这一年,拱北公安仍在为抓捕覃某平而伤神之际,广西某县突然传来好消息,说可能发现了覃某平。这个人已经被带回派出所,等待验明正身。

珠海警方喜出望外,连忙出差到广西。把人拿过来一审,这个人爽快地承认了,我就是覃某平。

他还不断地说,我就是砍了他一刀啊,人不是我杀的。

回珠海一审讯才知道,覃某平为了不让警察抓到他,躲在家乡附近的村里当起了几乎野人的生活,他就靠给人种菜生活。

自己种菜自己吃,多余换一点大米油盐之类的,在村里废弃旧屋随意改造了一下,一住就是20多年。

自知身负命案,他从不敢外出,手机都没买过,公交也没坐过。

直到最近不久,他到村镇转悠时,意外碰到了当年的同案犯陈某华。

原来陈某华当年被抓后,作为主犯被判无期。后来他在狱中表现良好,减刑后提前释放。

陈某华看到覃某平宽慰道,这事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肯定没事啦。我都放出来了,你还能有事?

覃某平一听,心中大定,好像被特赦了一样。

以为自己已经没事的覃某平外出次数也多了,当然他不是出去旅游,也就是跑出村外,到附近逛逛。

有一天,他来到一间小卖部买东西,这间小卖部刚刚装了一件神器。这件神器在覃某平一进小卖部就盯上了,并将信息比对传回给当地的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立刻把消息传给珠海。23年都抓不到的覃某平就这样落网了。

这个神器带来了很多惊喜

23年都抓不到的人,一个神器一装就抓到了。这样的神器珠海有没有?答案是有的。

珠海作为经济特区,一贯先行先试,自然都有这种神器。

据刑警说,这种神器放在拱北口岸最好用。就像一张蜘蛛网,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发现,上面粘了很多蚊子。

现在珠海基本各派出所的合成作战中心,都实现了对这种神器的运用。

比如拱北有个小偷偷了人家里东西。民警一调监控发现这小偷的体貌特征,然后逐步摸排他的行动规律,在系统内进行追踪。

不久,拱北口岸的神器就触发报警,然后警方直接到现场抓人。

光拱北口岸分局辖区,这个神器一年就要抓100多人。

这个神器这么高端,珠海作为经济特区有,那当然不足为奇。覃某平所在的这个城市,居然连小卖部都有,那么,这个城市得比咱们经济特区更发达吧?

在读者的印象里,抓获覃某平的那个城市一定是国家GDP百强之一,看上去一定是这样的:

NONONO,你想错了。抓获覃某平的是一个县城。那个地方是这样滴。

出行基本是摩托,公交车一共就两条线路。什么?出租车?没有。

你想买500块一件的衣服?对不起,实体店没有,除非你网购。

宾馆,最豪华最豪华的宾馆,放在普通的地市,连二星级宾馆都算不上。

民警去抓人,就住的这间宾馆,一个大房间150块钱一个晚上。4个民警想开两个标准间,结果前台告诉他,我们这没房了。

民警很惊讶,你们生意这么好吗?

前台说,是啊,县政府搞一个论坛,把这里几乎包了。民警很纳闷地问,县政府在这里包房?

前台服务员很自豪地说,那当然,我们是县城里最豪华的宾馆了。

结果4个民警只能住一个标间,两人睡床上,两人打地铺。

还有,覃某平落网的那个小卖部,那个装了神器的小卖部,它其实不是个小卖部,是供销社。

对,你没看错,是供销社,真的是供销社,就在村附近不远,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供销职能。

经济这么有待发展的地方也有高端的神器吗?

是的,小编说这个的意思也很简单,这种神器遍布全国,连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的供销社都有了。

23年跟警方躲猫猫的在逃犯都被神器搞定了。你觉得你会比他更厉害吗?

所以呢,还在逃的人,小侦真心劝你,还是归来吧。小侦为还在逃的嫌疑人唱一首《归来吧》好吗?小侦特别喜欢这首歌。

什么?怕我唱的不好听?那还是听陈慧娴唱吧。这首歌中有一句特别适合在逃的人们:心里的他快 归来 吧,这里才是快乐老家。

毕竟,看守所才是在逃的人们的快乐老家。

最后,应该还有一个问题,小侦说的神器到底是什么?这个,小侦用下来这张图片来回答。

来源:珠海刑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