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亲历者说丨陈基全: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就业

汕头观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还有2年,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办公室主任陈基全就要准备退休了。工作了40多年,陈基全为家乡这片热土奉献了大半辈子。提及1994年汕头市委、市政府“开发新南区”战略,他亲身经历,感同身受。

1994年,陈基全还是河浦镇人民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河浦人。他告诉记者,当时提出要将河浦镇划入汕头市区管辖,河浦镇干部群众几乎都是拥护与支持的。“那个时候河浦就是纯农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大家都盼着能够有更好地发展。”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同年7月,汕头市政府批准河浦区设置三河(现河浦街道)、玉新、滨海3个街道办事处,自己则从那个时候进入滨海街道工作至今。

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办公室主任陈基全。余丹 摄

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办公室主任陈基全。余丹 摄

陈基全办公台面上,有序地垒满了一叠叠文件。谈到滨海街道近几年的发展,他快速地抽出几本精美的画册,向记者介绍:“河浦大道原来只是一条土路,94年扩建后现在已是六车道的主路道;这是东陇社区,这几年乡村振兴也都大变样了;台商投资区、南山湾产业园区,有越来越多企业入驻。”陈基全感慨道,路通经济通,南区交通系统的改善为当地带来招商引资的条件。

随着南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滨海街道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辖区外有深汕高速公路相连,内有河浦大道直通324国道,街道河中路直通濠江区南山湾园区。同时广澳深水港近在咫尺,交通便利且工业储备用地充足,形成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区位优势逐渐凸显。

“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就业。”陈基全表示,近几年滨海街道围绕“交通通达、产业集聚、标致和美”的发展定位,扎实做好基础配套工作,创造优美环境,以往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无奈情况已逐渐减少。

滨海街道拥有长达12.7公里的海岸线、7000亩的海滩防护林和风景优美的度假景区,这几年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滨海的支柱产业。陈基全表示,未来滨海街道将继续利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与海岸滩涂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推进产业建设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余丹 实习生 郑钦元

编辑 叶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