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在珠海出生了,在我不到十个月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到了澳门定居,但我跟珠海的感情是无形当中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连接上了,在我40多年的人生里,我感觉我不是看着特区长大,而更像是我跟它一同成长。”
邱美宁,澳门人,2002年重返珠海。创立珠海首个高端烘焙连锁品牌“味蕾”,代理了台式甜品“鲜芋仙”,代理引进并投资“COMEBUY(甘杯)”。时至今日,邱美宁在珠海地区所经管和管理的餐饮连锁品牌旗下门店超过100家。她2007年被评为第四届“珠海市十大杰出青年”、2014年评为“珠海市三八红旗手”、2015年评为第二届“十佳广府青年”。
40年,由一座城到一座城
邱美宁的骨子里流动着珠海的基因。
在珠海出生不久,家人便带着她到澳门定居。葡国风情的城市里,霓虹闪烁,鹅卵石铺就的巷子与街角邻里的招呼,记录下她的成长轨迹。与家人居住于关口附近,放大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也让她从小感知着关口另一侧城市的变化。
——图片来源:李志均
随着城市主干道陆续建成通车,水田消失,山坡移平,“一个红绿灯、一个警察、一条大马路”的珠海如一颗蓄足养分的种子,活力充沛地生根、成长。人们从全国各地涌入珠海特区,珠海开启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时代。
儿时邱美宁(一排左一)与亲戚们在珠海宾馆拍照留念
邱美宁的父亲邱秋雄也是其中一名回珠海投资的澳门同胞。
怀着创业及建设家乡的情怀,她的父亲每日往返于珠澳之间。因父亲与家人的缘故,珠澳之间的通道邱美宁早熟稔于心,当时12岁的邱美宁已能拿着回乡证独自来回。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邱美宁右一)
那个年代的珠澳关口,每日过关的人们,从澳门带着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回乡”。四十年后今天,当年小女孩眼中的拱北关口,“人流”的方向已然改变。
于是毕业后,“回珠海工作”成为了她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生于珠海,长于澳门,最终又回归珠海,她的人生轨迹始终穿插着珠澳两城的发展、变化,邱美宁的身上,流动着化不开的珠海情结。
40年,由创业到品牌
2000年大学毕业后,邱美宁协助澳门最大的珠海乡亲社团——“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开展创会工作。在联合总会中接触到众多的珠海同乡,让她深刻感受到何谓“乡情”,更坚定了日后在珠海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2010年,邱美宁在珠海引进茶饮品牌“Come Buy(甘杯)”市场反响良好,于是将目光投向更为接近民生的面包糕点店。
努力让自己变成“专家”的邱美宁
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邱美宁也从一个烘焙“小白”磨炼成烘焙大师。就这样,第一间“味蕾”面包店于2010年在拱北口岸正式开张。“味蕾”的名字来源于她女儿的名字。源于在“味蕾”筹备时,她刚诞下三女儿。为了记录当时的艰辛不易,她以女儿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品牌。
开一家店是容易的,经营一个品牌却无比艰辛。邱美宁想做的,从来都不止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陪伴珠海人度过人生每个重要阶段的品牌。她说:“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有新进员工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是从小吃着味蕾长大的’。”
创业初期的那5年里,她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常午夜12点仍在测试新品。她亲力亲为地跟进设备技术与人员培训、不断找寻产品与人们消费习惯的突破口……几年的坚守,终于换来人们对“味蕾”的肯定,也让品牌扭亏为盈,稳健发展。
2012年,邱美宁又将另一台湾人气品牌——鲜芋仙带到了珠海,让珠海的城市生活,从此更增添一份健康与甜蜜。2020年,又引入全新人气餐饮品牌——盛香亭新式热卤,以时尚结合传统中式的店面风格,进驻各大城市购物中心。
40年,由心系到责任
算是半个珠海人的邱美宁,当企业扎根珠海十年之久时,她思考得更多了,企业能为城市、为社会做点什么?
从小邱美宁的父亲对她言传身教,90年代华东水灾,父亲从澳门请来狮队,带着她沿拱北莲花路商业街筹款赈灾,自此在她心里埋下公益慈善的种子。
邱美宁的父亲邱秋雄筹款赈灾
后来,公益也成了她最为关注的事业之一。
2020年,疫情期间,她巾帼不让须眉,连续不断的开展了近25场慰问捐赠,用实际行动捐献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品牌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00万元,且在邱美宁的倡议下,味蕾品牌全体人员自愿自发在特殊时期坚守岗位,为隔离期的珠海市民做好民生保障。
企业还郑重向珠海援鄂勇士送上“味蕾”终身免费卡。每年此批援鄂医疗人员的生日,他们都将收到来自珠海这个暖心品牌由衷的感谢与关心。
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凝聚了一个品牌、一家企业深沉的感恩之心、对社会的回馈之愿。
40年前,
珠海从小渔村成长为特区,
40年后,
珠海特区在二次创业的驱动力下,
在大湾区城市群共同协作下再次腾飞。
也激发出更多澳门青年同胞如邱美宁一样,
扎根一座城市,
扎根大湾区,
努力推动珠海发展、推动粤港澳融合。
珠海,下一个40年,必将璀璨!
编辑:于晓晓
视频:唐依婷、郭康清
部分素材:受访者提供
上期回顾
40年前他孤身到珠海,一只锅铲炒田螺成企业家|与珠海共成长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